Z形件精密弯曲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042 阅读:6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Z形件精密弯曲模,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上模包括上模座、固定凹模、活动凸模、模柄、碟形弹簧、螺栓、垫板、上导向板、导套、上靠板;下模包括导柱、下靠板、下模座、定位板、固定凹模、活动凸模、支撑板、螺栓、支撑板、螺母、碟形弹簧、顶杆、活动定位销、弹簧、盖板、下导向板、螺钉、后固定板、螺钉、前固定板。Z形件精密弯曲模将Z形件简化为两个V形件来弯曲,采用浮动凸模、凹模结构,用碟型弹簧提供弯曲时所需要的校正力,同时弯曲过程中板料始终与模具工作表面无相对滑动现象,这就极大的避免了采用传统弯曲方式所带来的摩擦问题,提高了弯曲件表面质量、大大降低了回弹,节约成本、操作安全方便、效率较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料冲压弯曲模,尤其是一种用于仪器、 仪表、照相机、汽车、电器等产品上的结构件的板料冲压弯曲模。
技术介绍
z形件是仪器、仪表、照相机、汽车、电器等产品上的结构件,常作为支架使用,这类件的材料多为紫铜、铜合金或铝合金,常常同一个产品、不同型号的z形件形状相同、尺寸相同,但厚度和材料不 同,z形件的加工主要采用弯曲成形。目前采用的冲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两副弯曲模具分别弯曲其优点是模具设计制造简 单,维修方便;缺点是模具占用设备和人员多、弯曲回弹大、效率 低下,板料厚度变化,模具必须更换,适应性差,更为严重的是弯曲 出的Z形件表面有严重的拉伤或拉毛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二是采用一副弯曲模具弯曲其优点是:生产效率较高;缺点是: 弯曲回弹仍然较大,板料厚度变化,模具必须更换,适应性差,更为 严重的是弯曲出的Z形件表面同样存在严重的拉伤或拉毛现象,严重 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由于传统弯曲方式所带来的板料与模具表面强烈摩擦,造成z形件表面严重的拉伤或拉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z 形件精密弯曲模,该弯曲模能消除z形件弯曲过程的表面拉伤或拉毛现象、大大降低弯曲回弹,节约生产成本、操作安全方便、效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Z形件精密弯曲模,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其特点是: 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固定凹模、活动凸模、模柄、碟形弹簧、螺栓、 垫板、上导向板、导套、上靠板,模柄与上模座过盈配合,导套和上 模座过盈配合,固定凹模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上导向板与上模座固 定连接,活动凸模置于固定凹模和上导向板之间,并在固定凹模和 上导向板之间上、下滑动,活动凸模用固定螺栓连接,螺栓上放置碟 形弹簧;下模部分包括导柱、下靠板、下模座、定位板、固定凹模、活动凸模、支撑板、螺栓、支撑板、螺母、碟形弹簧、顶杆、活动定 位销、弹簧、盖板、下导向板、螺钉、后固定板、螺钉、前固定板, 导柱与下模座过盈配合,下靠板与下模座固定连接,固定凹模与下模 座固定连接,定位板与固定凹模固定连接,下导向板与下模座固定连 接,活动凸模置于固定凹模和下导向板之间,并固定凹模和下导向板 之间滑动,活动凸模下面固定连接顶杆,螺栓固定在下模座上,螺栓 外套有碟形弹簧,碟形弹簧两端放置限制其安装位置的二块支撑板, 上支撑板上端与顶杆相接,下支撑板下端与旋在螺栓上的螺母相接。 在非工作状态,活动凸模的右斜面和固定凹模的右斜面共处在一个平面上。在非工作状态,活动凸模的左斜面和固定凹模的左斜面共处在一 个平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Z形件精密弯曲模将Z形件简化为两 个V形件来弯曲,采用浮动凸模、凹模结构,用碟型弹簧提供弯曲时 所需要的校正力,同时弯曲过程中板料始终与模具工作型面无相对滑 动现象,这就极大的避免了采用传统弯曲方式所带来的摩擦问题,提 高了弯曲件表面质量、消除了回弹,节约成本、使用安全方便、效率 较高。本技术一是为仪器、仪表、照相机、汽车、电器等行业的 弯曲结构件成形提供了一种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形状的有利措施,对 同一规格、不同厚度的产品不需要开新模具,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供了一种策略。二是为板料弯曲成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三是为弯 曲软质材料产品表面容易产生划伤的难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措 施。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2是图1的俯视图。贼魏放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l, 2所示,本技术的Z形件精密弯曲模,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l)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l、销钉2、螺钉3、固定凹模4、 活动凸模5 、模柄6 、碟形弹簧7 、螺栓8 、垫板9 、上导向板IO 、导 套ll、上靠板31。模柄6与上模座1过盈配合,导套ll和上模座l 过盈配合,固定凹模4与上模座1用螺钉连接固定,上导向板10与 上模座l用螺钉连接固定,活动凸模5用螺栓8连接,中间放置碟形 弹簧7 (产生弯曲力和校正力),活动凸模5可以上、下移动,并在 固定凹模4和上导向板10之间滑动。在非工作状态,活动凸模5的 右斜面和固定凹模4的右斜面共处在一个平面上。(2) 下模部分包括导柱12、下靠板13、螺钉14、下模座15、螺钉 16、定位板17、固定凹模18、活动凸模19 、支撑板20 、螺栓21、 支撑板22、螺母23、碟形弹簧24、顶杆25 、活动定位销26 、弹 簧27、盖板28、下导向板29 、螺钉30、 后固定板32、螺钉33 、 前固定板34。导柱12与下模座15过盈配合,下靠板13与下模座15 用螺钉16连接固定,固定凹模18与下模座15用螺钉连接固定,定 位板17与固定凹模18用螺钉14连接固定,下导向板29与下模座 15用螺钉连接固定,活动凸模19与顶杆25采用螺纹连接,可以在 固定凹模18和下导向板29之间滑动,上、下运动的位移由碟形弹簧 24的压縮量控制,弯曲力由碟形弹簧24产生,螺栓21采用螺纹与 下模座15固定,碟形弹簧24套在螺栓21上,用上,下支撑板20, 22限制安装位置。在非工作状态,活动凸模19的左斜面和固定凹模 18的左斜面共处在一个平面上。(3) 在非工作状态,活动凸模5的右斜面和固定凹模4的右斜面构 成的大斜面、活动凸模19的左斜面和固定凹模18的左斜面构成的大斜面相互平行。上、下模合拢采用双导向机构保证上、下模座通过 导套11和导柱12的间隙配合保证,固定凹模4、活动凸模5和固 定凹模18、活动凸模19的相互运动通过上导向板10和下靠板13之 间滑动及下导向板29与上靠板31之间滑动保证,并平衡侧向力,这 提高了冲压过程的稳定性。各个凸模、凹模为分块式,加工制造方便、 更换容易。将所冲的毛坯放在活动凸模19的左斜面和固定凹模18的左斜面 共同构成的斜面上,依靠活动定位销26限制沿斜面的滑动,前后的 自由度限制依靠定位板17上的凹槽实现。上模下行,在一个平面上 的活动凸模5的右斜面和固定凹模4的右斜面首先接触毛坯,碟形 弹簧7和碟形弹簧24压縮,产生弯曲力合校正力(碟形弹簧的力比 较大),上、下模继续下行,直到活动凸模19的底面碰到下模座15, 活动凸模5的底面碰到垫板9,上、下模刚性相撞产生校正力,保证 Z件表面质量、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而且材料厚度发生变化时,不 需要更换模具就可以实现。本技术为仪器、仪表、照相机、汽车、电器等行业的弯曲结 构件成形提供了一种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形状的有利措施,也为企业 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供了一种策略。其特点是(1)弯曲模各凸、 凹模伪分块式,装拆、更换和维修容易,操作方便;(2)采用导柱、 导套导向和导向板、靠板导向的双导向结构,降低了弯曲厚板料所带 来模具的冲击震动,并平衡水平分力,提高模具成形可靠性;(3)蝶 形弹簧提供的校正力和上下模刚性相碰产生的校正力相结合,减少成形零件的回弹、提高了尺寸精度;(4)零件的表面与凸凹模工作表面 在弯曲过程中始终无相对运动,因此弯曲的产品表面质量高,无划伤 现象;(5)该模具的弯曲深度是一般弯曲模的1/3,降低了模具的闭 合高度和工作行程,节约能耗;(6)为板料弯曲成形提供了一种新方 法;(7)为弯曲软质材料产品表面容易产生划伤的难题提供了一种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Z形件精密弯曲模,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固定凹模(4)、活动凸模(5)、模柄(6)、碟形弹簧(7)、螺栓(8)、垫板(9)、上导向板(10)、导套(11)、上靠板(31),模柄(6)与上模座(1)过盈配合,导套(11)和上模座(1)过盈配合,固定凹模(4)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上导向板(10)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活动凸模(5)置于固定凹模(4)和上导向板(10)之间,并在固定凹模(4)和上导向板(10)之间上、下滑动,活动凸模(5)用固定螺栓(8)连接,螺栓(8)上放置碟形弹簧(7);下模部分包括导柱(12)、下靠板(13)、下模座(15)、定位板(17)、固定凹模(18)、活动凸模(19)、支撑板(20)、螺栓(21)、支撑板(22)、螺母(23)、碟形弹簧(24)、顶杆(25)、活动定位销(26)、弹簧(27)、盖板(28)、下导向板(29)、螺钉(30)、后固定板(32)、螺钉(33)、前固定板(34),导柱(12)与下模座(15)过盈配合,下靠板(13)与下模座(15)固定连接,固定凹模(18)与下模座(15)固定连接,定位板(17)与固定凹模(18)固定连接,下导向板(29)与下模座(15)固定连接,活动凸模(19)置于固定凹模(18)和下导向板(29)之间,并在固定凹模(18)和下导向板(29)之间滑动,活动凸模(19)下面固定连接顶杆(25),螺栓(21)固定在下模座(15)上,螺栓(21)外套有碟形弹簧(24),碟形弹簧(24)两端放置限制其安装位置的上、下支撑板(20,22),上支撑板(20)上端与顶杆(25)相接,下支撑板(22)下端与旋在螺栓(21)上的螺母(23)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Z形件精密弯曲模,由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包括上模座(1)、固定凹模(4)、活动凸模(5)、模柄(6)、碟形弹簧(7)、螺栓(8)、垫板(9)、上导向板(10)、导套(11)、上靠板(31),模柄(6)与上模座(1)过盈配合,导套(11)和上模座(1)过盈配合,固定凹模(4)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上导向板(10)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活动凸模(5)置于固定凹模(4)和上导向板(10)之间,并在固定凹模(4)和上导向板(10)之间上、下滑动,活动凸模(5)用固定螺栓(8)连接,螺栓(8)上放置碟形弹簧(7);下模部分包括导柱(12)、下靠板(13)、下模座(15)、定位板(17)、固定凹模(18)、活动凸模(19)、支撑板(20)、螺栓(21)、支撑板(22)、螺母(23)、碟形弹簧(24)、顶杆(25)、活动定位销(26)、弹簧(27)、盖板(28)、下导向板(29)、螺钉(30)、后固定板(32)、螺钉(33)、前固定板(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继涛甘屹李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