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所述电加热装置特别用于机动车,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壳体,所述壳体被设置成围绕介质能够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提供加热肋板,所述加热肋板在所述循环腔室中突伸;提供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所述加热肋板与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热传导接触;以及提供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一结构单元中,具有至少一个组装的导线板,所述组装的导线板容纳在一控制壳体中,所述组装的导线板围绕产生功率损耗的至少一个控制元件;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控制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时,产生功率损耗的控制元件在接触压力下组装得抵靠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冷却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电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电加热装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电加热装置,具有壳体,该壳体围绕介质可以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加热肋板突伸到该循环腔室中,该加热肋板与至少ー个PTC加热元件热传导接触,以及具有设置在设有至少ー个组装的导线板的结构单元中的控制装置,该组装的导线板容纳在控制壳体中。
技术介绍
这种特征的ー种电加热装置公开于本申请人申请的EPl 872 986 Al中。这种现有技术的电加热装置涉及具有壳体类型的,该壳体围绕介质可以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在这个方面加热肋板突伸出在每种情况下在该循环腔室中被该加热肋板包覆的U形凹槽。该U形凹槽设置在壳体中并将待加热的流体可以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与其中流过电源电流以便为PTC加热元件供电的连接腔室相分隔。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种性质的通常为液体介质设计的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空气,特别是加热机动车内部的电加热装置也可以看作是常用的。在这种装置中,加热肋板通常由曲折型弯曲的薄金属条形成,该金属条暴露于待加热的空气流中并直接抵接PTC加热元件。这些PTC加热元件包括至少ー个PTC块,在它们的相对的侧面上抵接金属薄板带,通过该金属薄板带可以为该PTC块提供具有不同极性的电流。壳体通常由框架(通常是塑料)形成。这种框架在待加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具有非常小的延伸。具有设在结构单元中的控制装置的这种性质的通常电加热装置例如见于EP 0 901 311或DE 199 25 757。这种性质的电加热装置切换高电流。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加热功率,通常对于12伏的在板电压转换250安培的电流,而对于180至500伏的高压应用转换70安培的电流。这要求电加热装置的所有元件的在其它方面中的特殊的接触。在所有的有效连接上必须始終保证良好的接触电阻。此外,对于这种性质的电加热装置存在转换高电流导致电磁干扰的问题,具有设在结构单元中的控制装置的电加热装置一般可以减小电磁干扰,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因此,电磁兼容(EMC)问题仍然对令人满意的产生高热输出的电加热装置存在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在前言中提到类型的电加热装置,其以改进的方式考虑了 EMC问题并可以经济地制造。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意图是描述ー种在前言中提到类型的电加热装置,其具有设有组装导线板的控制装置,该组装导线板至少承载有一个产生功率损耗的控制元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可以特别容易地制造该电加热装置的方法。为了解决该装置相关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ー种电加热装置。这与通常的现有技术的状况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壳体包括控制壳体框架和抵接在该控制壳体框架的正面的壳体盖。该控制壳体框架周向地环绕该组装的导线板并由金属材料形成。以类似方式,该控制壳体盖也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形成。这样,在任何情况下,控制壳体都被设置成围绕该组装的导线板并因此将层叠导线板上的元件与外界屏蔽。该控制壳体框架这里优选地形成为圆柱形的元件,即,远离正面边界表面,特别是在控制壳体框架的端部上,它只有其表面相互平行延伸的壁。这里,该控制壳体框架由铝形成。但是该壳体盖可以由另一材料形成,例如由冲压钢板形成。该控制壳体框架可以与支撑框架结构实现为ー个部件,该支撑框架结构被设置为用于定位和/或固定该组装的导线板。该支撑框架结构这里优选地设置为格状结构并具有相对较薄的壁,以使得在控制壳体框架中该控制壳体框架的大部分内部空间不被该支撑框架结构占用。考虑到挤压成型过程中控制壳体框架的制造,在控制壳体框架上设置为一个部件 的功能表面和元件优选地在控制壳体框架的两正面之间延伸,优选地具有与控制壳体框架的壁所具有的相同纵向延伸量。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进ー步改进,该支撑框架结构被制造为单独的元件并连接到该控制壳体框架。为此目的,它可以例如设有纵向凹槽,该纵向凹槽形成在控制壳体的内壁区域,且其中该支撑框架结构的槌头部端被引入该纵向凹槽中以将它们保持在预定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该支撑框架结构优选地设置为使其上侧与该控制壳体框架的自由正面平齐,其中控制壳体盖抵接于所述自由正面。因此,螺接到控制壳体框架的该控制壳体盖形成了用于形成该支撑框架结构的单独元件的端部止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装置中,该支撑框架结构承载有可压缩的压缩元件,该压缩元件产生作用在该组装的导线板上的压缩力。因而该支撑框架结构在压缩カ下固定在该组装的导线板与该控制壳体盖之间。通过例如由存储弹性应变分量的元件(如压缩元件)夹持组装的导线板的特征本身可以作为专利技术的内容。在这种特征的ー个实施例中,除了权利要求I中前序部分的特征之外,另外至少还设置有用于将该导线板压在围绕待加热的介质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的壳体上或压在设置于该壳体中使其与待加热的介质热传导接触的散热片上的装置。该压缩元件可以与该支撑框架结构分离地形成或与该支撑框架结构形成为ー个部件。该支撑框架结构也可以整体形成压缩元件。用ニ元件注塑成型法来制造该压缩元件也是可行的,从而可压缩的更柔性的塑料被形成在组装的导线板附近,而更硬且更刚性的塑料位于控制壳体盖的附近。该压缩元件优选地由具有60到80之间的肖氏A级硬度的塑料形成。特别地,硅(Si)或橡胶(EPDM)可被认为是合适的材料。该压缩元件用于将该导线板固定到形成在加热装置的壳体下侧上和/或壳体基部上。由于该压缩力,该组装的导线板在控制壳体框架的高度方向上被固定,在相对于该压缩カ的作用方向横向延伸的平面上,该组装的导线板通常以具有微小游隙的方式容纳在该控制壳体框架的内表面之间并从而定位。压缩カ从压缩元件到组装的导线板的传递优选地通过支撑柱进行,该支撑柱相对于该组装的导线板的表面成直角延伸。这些支撑柱可仅搁置在组装的导线板的与支撑框架结构相対的表面上,它们能够贯穿导线板或在导线板上突伸出,并例如通过熔融该支撑柱的自由端而形成增粗的结构以将导线板牢固地连接至该支撑框架结构。通常,设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均可以与前文一祥的相互独立地形成。但是,通常,为了用压カ将该组装导线板压在前文提到的相対的表面上然后固定它,仅将支撑柱抵接在组装的导线板的面向支撑框架结构的表面上就足够了。由压缩元件产生的压缩カ优选地用于将ー个或所有控制元件的热量散逸到冷却元件上,所述控制元件产生功率损耗并由导线板承载。为此目的,产生功率损耗的控制元件设置在导线板的背向压缩元件的侧面上,也就是优选地位于支撑柱的自由端与冷却元件之间。这里,该支撑柱可以直接抵接产生功率损耗的控制元件 ,或者中间设有另外元件,特别地,中间是该组装的导线板。 特别地,对于用塑料制成的壳体,优选地将该冷却元件用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材料(比如,例如铝或铜)与其分离地形成,并提供与待加热的介质热传导接触。这里,冷却元件可以直接暴露在循环腔室中或暴露在与之分离的电加热装置的区域中并经受待加热介质的流动。然而该冷却元件可以仅由壳体的ー个区域形成,特别是当壳体本身是由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能的材料形成时。为了最好可能的热传导,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进ー步改进,提出了提供控制壳体基部,该控制壳体基部抵接控制壳体框架的除控制壳体盖以外的正面,并至少在支撑柱的延伸部中具有ー个开ロ。这样,获得了将产生功率损耗的控制元件与位于控制壳体外部(具体地,位于加热装置的壳体内)的冷却元件热传导地连接的可能性,该冷却元件还可以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所述电加热装置特别用于机动车,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壳体(2、4),所述壳体被设置成围绕介质能够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32);提供加热肋板(44),所述加热肋板在所述循环腔室中突伸;提供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24),所述加热肋板与所述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24)热传导接触;以及提供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一结构单元中,具有至少一个组装的导线板(14),所述组装的导线板容纳在一控制壳体(10)中,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围绕产生功率损耗的至少一个控制元件(98);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控制壳体(10)安装在所述壳体(2、4)上时,产生功率损耗的控制元件(98)在接触压力下组装得抵靠形成在所述壳体(2、4)上的冷却元件(76)。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0.08 EP 10013474.11.一种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所述电加热装置特别用于机动车,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壳体(2、4),所述壳体被设置成围绕介质能够从中流过的循环腔室(32); 提供加热肋板(44 ),所述加热肋板在所述循环腔室中突伸; 提供至少ー个PTC加热元件(24),所述加热肋板与所述至少ー个PTC加热元件(24)热传导接触;以及 提供控制装置(11),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一结构单元中,具有至少ー个组装的导线板(14),所述组装的导线板容纳在一控制壳体(10)中,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围绕产生功率损耗的至少ー个控制元件(98);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控制壳体(10)安装在所述壳体(2、4)上时,产生功率损耗的控制元件(98)在接触压カ下组装得抵靠形成在所述壳体(2、4 )上的冷却元件(7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应カ储存在可压缩的压缩元件(112)中,所述压缩元件产生作用在所述组装的导线板(14)上的压缩カ。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金属材料制成一控制壳体框架(12)并将ー支撑框架结构(104)设置为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茨·博伦德,米夏埃尔·尼德雷尔,
申请(专利权)人:埃贝赫卡腾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