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家庭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用于分布式电阻网络防盗窗的穿线方法。
技术介绍
分布式电阻网络防盗窗的基本框架由窗框以及设置在窗框中的横杆和纵杆构成,所述窗框、横杆和纵杆均为中空式管道结构,所述管道内穿设有ー根或者若干根彼此并联且完整的导线,导线的两端从防盗窗引出,并接入信号检测电路。当防盗窗的管道遭遇暴力破坏时,必然引起导线的断裂,此时和导线两端相连的信号检测电路将立即检测出电路断开,也即发生入侵事件;信号检测电路将此信号变化发给报警电路,进行现场声光报警以及其他报警方式。 然而在实际施工安装时,由于防盗窗的横杆和纵杆彼此交错布置,造成防盗窗网格较多,从而给穿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快速便捷地向防盗窗的管道内穿线,是ー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穿线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快速便捷地向防盗窗的管道内穿线,而且保证了防盗窗框架的结构强度,安装难度低且安装效果良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防盗窗包括方形的窗框,窗框内设有彼此交错的横杆和纵杆,所述窗框、横杆和纵杆的内腔均为中空状,且窗框、横杆和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分布式电阻网络防盗窗的穿线方法,防盗窗包括方形的窗框(10),窗框(10)内设有彼此交错的横杆(20)和纵杆(30),所述窗框(10)、横杆(20)和纵杆(30)的内腔均为中空状,且窗框(10)、横杆(20)和纵杆(30)的中空状的内腔彼此相连通而构成防盗窗的内腔,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窗框(10)与横杆(20)的相交处以及窗框(10)与纵杆(30)的相交处均设置开口(40),所述开口(40)设置在窗框(10)上,且所述开口(40)均与防盗窗的内腔相连通;2)、在窗框(10)上任取一开口作为入口,将与线(60)相连的导引物(50)通过该入口坠入防盗窗的内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布式电阻网络防盗窗的穿线方法,防盗窗包括方形的窗框(10),窗框(10)内设有彼此交错的横杆(20)和纵杆(30),所述窗框(10)、横杆(20)和纵杆(30)的内腔均为中空状,且窗框(10)、横杆(20)和纵杆(30)的中空状的内腔彼此相连通而构成防盗窗的内腔,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窗框(10)与横杆(20)的相交处以及窗框(10)与纵杆(30)的相交处均设置开ロ(40),所述开ロ(40)设置在窗框(10)上,且所述开ロ(40)均与防盗窗的内腔相连通; 2)、在窗框(10)上任取ー开ロ作为入口,将与线(60)相连的导引物(50)通过该入口坠入防盗窗的内腔中,翻转或倾斜防盗窗使导引物(50)在防盗窗的内腔中游走;当导引物(50)到达窗框(10)上的开ロ处时,用手或者工具将导引物(50)封堵在防盗窗的内腔中或者使导引物(50)在所到达的开ロ处转向,以使得线(60)按照预定要求布设在防盗窗的内腔中; 或者米用下述方式使线(60)分别穿设在横杆(20)和纵杆(30)中 A、对于纵杆(30) 对于任ー纵杆(30 ),使线(60 )与导引物(50 )相连,并使导引物(50 )从此条纵杆(30 )与窗框(10)相交处的开ロ进入此条纵杆(30)的内腔,导引物(50)在重力的作用下牵引着线(60)穿设在此条纵杆(30)中,直至导引物(50)到达此条纵杆(30)的另一端的开ロ处,然后用手或者工具使导引物(50)在所到达的开ロ处转向,翻转或倾斜防盗窗以使得线(60)在导引物(50)的引导下完成对剩余纵杆的穿设; B、对于横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光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蓝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