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滚筒组合式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
技术介绍
全国香蕉种植面积约400万亩,每年香蕉茎杆的生产量高达2700万吨。香蕉收获后的香蕉茎杆简单作为燃料或者自然腐烂来处理,易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香蕉的茎杆中含有优质的植物纤维,该纤维与其它植物及化学纤维相比具有强度高、伸长小、吸湿放湿快等诸多优点,不仅可以用来纺纱、制作各种高档面料,而且还可以用于纳米、医药和复合材料的生产。目前制约香蕉茎杆纤维利用率低的主要因素是缺少相应的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 具。印度Jarman .C .G等人对香蕉茎杆纤维的小规模提取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通过怄麻或用刮泥刀刮去肉渣后加工成纤维,该方法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的香蕉茎杆刮杂机,主要通过定刀与动刀片对香蕉茎杆进行打击提取纤维,该机器结构简单,但是整机存在机械化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研制一种机械化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的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械,不但能减少香蕉茎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为农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在香蕉主产区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术背景中所述研制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械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香蕉茎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滚筒组合式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其特征在于,滚筒组合式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中,正向喂料装置2和正向刮杂装置3置于机架I的上层,反向喂料装置7、反向刮杂装置8和动力分配装置4置于机架I的中层,出料装置9和电机5置于机架I的下层;所述机架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组合式香蕉茎秆纤维提取机,其特征在于,滚筒组合式香蕉茎秆纤维提取机中,正向喂料装置(2)和正向刮杂装置(3)置于机架(1)的上层,反向喂料装置(7)、反向刮杂装置(8)和动力分配装置(4)置于机架(1)的中层,出料装置(9)和电机(5)置于机架(1)的下层;所述机架(1)中,2个上层纵向梁(103)、上层前横撑(104)和上层后横撑(105)组成机架上层长方形框,机架上层长方形框水平固接在机架前端的2个竖直的支柱Ⅰ(101)的上端和机架中部的2个竖直的支柱Ⅰ(101)的上端构成水平的机架(1)的上层,2个上层短柱(107)在机架中部的2个支柱Ⅰ(101)之前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左右的上层纵向梁(103),上层横梁(106)在机架中部的2个支柱Ⅰ(101)之后横向水平固接在左右的上层纵向梁(103);2个中层纵向梁(108)等高度分别水平固接在左右两侧的2个支柱Ⅰ(101)的中部和机架后端竖直的支柱Ⅱ(102)的上端,中层纵向梁(108)的前端与机架前端的支柱Ⅰ(101)固接,中层纵向梁(108)的后端与机架后端的支柱Ⅱ(102)固接,中层后横撑(116)横向水平固接在左右的中层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组合式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其特征在于,滚筒组合式香蕉茎杆纤维提取机中,正向喂料装置(2)和正向刮杂装置(3)置于机架(I)的上层,反向喂料装置(7)、反向刮杂装置(8)和动力分配装置(4)置于机架(I)的中层,出料装置(9)和电机(5)置于机架(I)的下层; 所述机架(I)中,2个上层纵向梁(103)、上层前横撑(104)和上层后横撑(105)组成机架上层长方形框,机架上层长方形框水平固接在机架前端的2个竖直的支柱I (101)的上端和机架中部的2个竖直的支柱I (101)的上端构成水平的机架(I)的上层,2个上层短柱(107)在机架中部的2个支柱I (101)之前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左右的上层纵向梁(103),上层横梁(106)在机架中部的2个支柱I (101)之后横向水平固接在左右的上层纵向梁(103);2个中层纵向梁(108)等高度分别水平固接在左右两侧的2个支柱I (101)的中部和机架后端竖直的支柱II (102)的上端,中层纵向梁(108)的前端与机架前端的支柱I (101)固接,中层纵向梁(108)的后端与机架后端的支柱II (102)固接,中层后横撑(116)横向水平固接在左右的中层纵向梁(108)的后端,2个中层纵向梁(108)和中层后横撑(116)构成·水平的机架(I)的中层,中层横梁II (111)在机架中部的支柱I (101)处横向水平与左右的中层纵向梁(108)固接,在机架中部的支柱I (101)之后,2个中层T形柱(114)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左右两个中层纵向梁(108)上,在中层T形柱(114)之后,2个中层Γ形柱(115)弯头向后左右对称竖直固接在左右两个中层纵向梁(108)上,中层横梁I (110)横向水平固接在中层Γ形柱(115)弯头的端面上,在中层Γ形柱(115)之后,中层横梁IV(113)横向水平固接在左右两个中层纵向梁(108)上,2个中层纵向悬臂梁(109)在中层纵向梁(108)与下层纵向梁(117)之间等高度向前分别水平固接在左右的机架中部的支柱I (101)上,中层横梁III (112)横向与左右的中层纵向悬臂梁(109)的前端固接;2个下层纵向梁(117)、下层前横撑(118)和下层后横撑(119)在中层纵向悬臂梁(109)之下组成水平的机架下层长方形框,所述机架下层长方形框的前端固接在机架前端的2个支柱I (101)上,所述机架下层长方形框的后端固接在机架后端的2个支柱II (102)上,所述机架下层长方形框的中部固接在机架中部的2个支柱I (101)上,2个下层纵向梁(117)、下层前横撑(118)和下层后横撑(I 19)构成水平的机架(I)的下层; 所述正向喂料装置(2)由正向从动滚筒(201)、正向主动滚筒(202)、正向输送带(203)、正向夹杂滚筒(204)和正向喂料带轮(205)组成,正向夹杂滚筒(204)水平横向置于上层短柱(107)的后侧面上部,正向夹杂滚筒(204)通过两端的轴以及固接在上层短柱(107)上的轴承和轴承座结构与机架(I)构成转动连接,在上层短柱(107)和上层横梁(106)之间,正向主动滚筒(202)水平横向置于机架(I)的上层,正向主动滚筒(202)通过两端的轴以及固接在上层纵向梁(103)上平面的轴承和轴承座结构与机架(I)构成转动连接,正向主动滚筒(202)的轴线和正向夹杂滚筒(204)的轴线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正向喂料带轮(205)固接在正向主动滚筒(202)的右端轴的端部,正向从动滚筒(201)水平横向置于机架(I)的上层前端,正向从动滚筒(201)通过两端的轴以及固接在上层纵向梁(103)上平面的轴承和轴承座结构与机架(I)构成转动连接,正向输送带(203)套在正向从动滚筒(201)和正向主动滚筒(202)上构成正向喂料的皮带输送机构,正向夹杂滚筒(204)与正向输送带(203)之间有间隙; 所述正向刮杂装置(3)中,在上层横梁(106)之后,正向刮杂滚筒(302)水平横向置于机架(I)的上层后部,正向刮杂滚筒(302 )通过正向刮杂滚筒(302 )左右两端的正向刮杂滚筒轴(304)以及固接在上层纵向梁(103)上平面的轴承和轴承座结构与机架(I)构成转动连接,正向刮杂带轮(305 )固接在正向刮杂滚筒(302 )的左端的正向刮杂滚筒轴(304 )的端部,12 24把正向刮杂刀(303 )按径向等间隔分布沿轴向固接在正向刮杂滚筒(302 )的圆柱面上,在正向刮杂滚筒(302)前下侧,圆弧形的正向凹板(301)的内圆弧面向上,正向凹板(301)横向固接在上层横梁(106 )和中层横梁I (110 )上,正向凹板(301)的圆弧面的圆心线和圆柱形的正向刮杂滚筒(302)的轴线重合,正向凹板(301)的内圆弧面与正向刮杂刀(303)之间有间隙; 所述反向喂料装置(7)中,反向夹杂滚筒(704)水平横向置于两个中层T形柱(114)上端面上,反向夹杂滚筒(704)通过两端的轴以及固接在中层T形柱(114)上端面上的轴承和轴承座结构与机架(I)构成转动连接,反向主动滚筒(701)水平横向置于机架(I)中层的中层Γ形柱(115)和中层横梁IV(113)之间,反向主动滚筒(701)通过两端的轴以及固接在中层纵向梁(108)上平面的轴承和轴承座结构与机架(I)构成转动连接,反向喂料带轮(705 )固接在反向主动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瑞,梁栋,张劲,张雅千,李粤,薛忠,郑侃,陈致水,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