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断肢功能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26939 阅读:22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2-26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断肢功能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包括整机支架,两只带有扭转弹簧的能单向弯曲的前足,两只由同步带驱动的中足,两只带有扭转弹簧的能单向弯曲的后足和能转动的前腰部和后腰部;两只前足通过前支架和前腰部连接在整机支架前部,两只中足安装在整机支架两侧,两只后足通过后支架和后腰部连接在整机支架后部;前、中、后足的中部均安装有热敏感液体驱动的解锁机构;当解锁机构接收到中央处理器发送的断肢指令时,执行断肢动作,整机进入断肢行走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越障能力更强,系统复杂度和控制难度降低,提高了稳定性和实用性;能识别足部是否被困,自行断肢后可继续行走,提高了生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涉及ー种具有在困境中能切断肢体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相对于轮式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在崎岖路面,恶劣路况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避障行走能力。相对于履带机器人,足式机器人具有重量更轻,行走机构耦合性更弱,在一定自由度的机构失灵后仍能继续行走等特点。特别是六足机器人,有良好的路面适应能力,高速机动性和行走稳定性,结构可靠性,能比较轻松的跨越障碍。被广泛用于危险区域探測,灾难救援等领域。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六足机器人,此类机器人一般采用连杆驱动,能实现越障等 功能,但是很难越过超过自己身高的障碍。并且系统比较复杂,控制难度大。此外,美国波士顿动力开发的半圆环腿的六足机器人RHEX具有良好的越障能力,但是在崎岖路面行走时,一旦某足被卡住,无法脱出,整个机器人即陷入困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仿生的方法,利用六足机器人的系统冗余性,在某足被卡时可以像动物一样自行断掉此足,完成逃生;同时通过改进设计,加强越障能力,使其可以越过超过身高的障碍;利用欠驱动方式,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和控制难度。ー种具有自断肢功能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断肢功能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包括有整机支架(1),两只带有扭转弹簧的能单向弯曲的前足(2)、(3),两只由同步带驱动的中足(4)、(5),两只带有扭转弹簧的能单向弯曲的后足(6)、(7)和能转动的前腰部(8)和后腰部(9);其中,两只前足(2)、(3)通过前支架(11)和前腰部(8)连接在整机支架(1)前部,两只中足(4)、(5)安装在整机支架(1)两侧,两只后足(6)、(7)通过后支架(12)和后腰部(9)连接在整机支架(1)后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中、后足的中部均安装有热敏感液体驱动的解锁机构(22);当解锁机构(22)接收到中央处理器发送的断肢指令时,执行断肢动作,整机进入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断肢功能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包括有整机支架(I),两只带有扭转弹簧的能单向弯曲的前足(2)、(3),两只由同步带驱动的中足(4)、(5),两只带有扭转弹簧的能单向弯曲的后足(6)、(7)和能转动的如腰部(8)和后腰部(9); 其中,两只前足(2)、(3)通过前支架(11)和前腰部(8)连接在整机支架(I)前部,两只中足(4)、(5)安装在整机支架(I)两侧,两只后足(6)、(7)通过后支架(12)和后腰部(9)连接在整机支架(I)后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中、后足的中部均安装有热敏感液体驱动的解锁机构(22);当解锁机构(22)接收到中央处理器发送的断肢指令时,执行断肢动作,整机进入断肢行走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断肢功能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锁机构(22)包括有 与上肢体固连的壳体(39), 通过制退杆(41)固定在壳体(39)内腔中的活塞(38), 活塞(38)端面与壳体(39)内腔密封形成的燃料腔体(40), 通过滚珠(43)与壳体(39)左侧端面固连的内壁加工有轨道(37)的前端盖(36),以及左侧通过被压缩的弹簧(34)顶在后端盖(45)上、右侧顶在活塞(38)上、右侧外端面将滚珠(43)压紧在轨道(37)内的顶杆(44), 其中,前端盖(36)与后端盖(45)通过螺纹连接(35)固定在一起,后端盖(45)与下肢体固连,燃料腔体(40)内安装有加热装置和热敏性液体,制退杆(41)通过固定螺丝(42)和制退弹簧(46)滑动连接在壳体(39)的侧壁径向孔内; 正常状态下,弹簧(34 )压紧顶杆(44 ),迫使滚珠(43 )进入前端盖(36 )的轨道(37 )中,使上肢体和下肢体无法分离; 当接到触发信号后,燃料腔体(40)内的加热装置迅速加热热敏性液体,使其汽化,体积迅速膨胀,推动活塞(38)向左运动,活塞推动顶杆(44)后退,滚珠(43)失去约束,从轨道(37)中脱落,当顶杆(44)把弹簧(34)压缩到极限时,后端盖(45)开始带动前端盖(36)向左移动,当活塞(38 )运动到最左侧时,前端盖(36 )脱离壳体(39 ),完成脱离动作; 此时活塞(38 )的端面已经超过制退杆(41),制退杆(41)在制退弹簧(46 )作用下落入腔体,阻止活塞倒退,防止由于意外而引起机构脱离后再次锁紧。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断肢功能的六足越障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足由驱动电机(28),上肢(29),下肢(30)和开放自由度的膝关节(31)组成;驱动电机(28 )固定在前支架(11)前端部,并通过前足连接件(32 )和上肢(29 )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龙张先彪周威尹婷婷刘春杰张永成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05日 17:41
    早在1903年Hopfner就对3条完全断离的狗腿进行再植但未得到预期的效果1953年首先获得动物断肢再植的成功我国学者屠开元等在1960年作狗断肢再植5条成功6条失败临床上1963年1月我国陈中伟等首先报告成功地再植1例完全断离前臂功能恢复良好1964年波士顿Malt也报告了1例在1962年为一位12岁男孩上臂断离再植的情况30余年来全世界已有大量的成功病例报道断肢再植手术技术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