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瘢痕的磁性中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5476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瘢痕的磁性中药敷料,由逐层设置的药膜防护层、药膜层、磁性层和背衬层组成,通过以下步骤制得:1、制备中药提取物和基质,混合后制得药膜膏;2、制备磁性层;3、制备背衬层;4、制备敷料,并封装消毒。本发明专利技术磁性中药敷料适用于所有瘢痕患者,具有疗效确实、迅速、方便、价廉、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等特点,并内置有磁性层,通过磁性层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改善成纤维细胞良性增生修复,减轻瘢痕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用敷料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治疗瘢痕的磁性中药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从广义上说,没有瘢痕组织也就没有创伤的愈合。但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国内外医药界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实验研究,从人体组织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以期能够找到 一条能缩短损伤期、促进伤ロ愈合的安全、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使用的方法主要有ロ服药物治疗、药物注射治疗、激光治疗等,ロ服药物治疗和药物注射治疗祛除皮肤瘢痕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头疼、腹痛、恶心、呕吐等,激光治疗祛除皮肤瘢痕费用比较昂贵,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上述疗法在治疗后不同程度存在色素沉着或脱失,有的还会产生复发、再生等情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磁性中药敷料用于各种瘢痕的恢复性治疗,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药物有效成分不易散失,配合磁性层治疗效果更佳,为ー种较为理想的瘢痕治疗药物。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瘢痕的磁性中药敷料,由逐层设置的药膜防护层、药膜层、磁性层和背衬层组成,药膜层、磁性层和背衬层固定连接;所述的药膜防护层和背衬层的面积相等,磁性层的面积和药膜层的面积相等,背衬层的面积大于磁性层的面积;所述的药膜层由无纺布和涂抹在无纺布上的药膜膏组成,药膜膏的涂抹厚度为O. 5 5_ ;所述的药膜防护层为单硅离型纸,单硅离型纸与药膜层的药膜膏接触的一面覆有硅油;所述的背衬层为无纺布,在背衬层朝向磁性层的一面的周边设有ー圈不干胶,不干胶的宽度为2 5 cm ; 所述的药膜膏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30 50%,基质50 70% ;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的原料药由丹參、五倍子、透骨草、梔子皮、雪三七、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青酒缸根,醋制自然铜、蛰虫、水蛭,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丹參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梔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 所述的基质由聚维酮、甘油、微粉硅胶、纯化水、壳聚糖、聚こ烯醇和食用醋组成,各原料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聚维酮5 10份、甘油30 50份、微粉娃胶15 40份、壳聚糖8 15份、聚氧こ烯醇I 5份、食用醋5 10份和纯化水40 70份; 所述磁性层为经过磁粉和壳聚糖的悬浊液浸溃,烘干井置于磁场中磁化过的棉织物,磁化后的棉织物具有50 200mT的磁场强度; 所述磁粉是在Nd-Fe-B/ α -Fe基体相中添加镝Dy兀素,磁粉的组成为NdxFeyBzDyw,其中,x+y+z+w=100,且 I. O 彡 X 彡 18. 0,2. O 彡 z 彡 12. O、I 彡 w 彡 5. O ; 一种治疗瘢痕的磁性中药敷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药膜膏 〔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1)、按重量份数,取丹參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梔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200 400目,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參、五倍子、透骨草、梔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10 100%的こ醇进行浸泡,こ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2 I. 5倍,浸泡12 48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 10倍的浓度为10 100%的こ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 15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測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30g/cm3的稠膏,密度測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200 4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_■)、制备基质 (I )、按重量份数,取聚维酮5 10份、纯化水40 70份、聚こ烯醇I 5份、甘油30 50份、微粉硅胶15 40份、壳聚糖8 15份和食用醋5 1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维酮和纯化水10 20份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60 70°C,搅拌30 60分钟,使之充分溶胀,得到聚维酮溶胀液,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聚こ烯醇和甘油加入反应釜中,升温到70°C,搅拌30min,混合均匀,得到醇油溶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微粉硅胶、壳聚糖、食用醋和纯化水30 50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I 2分钟,再加入上述步骤(3)制得的醇油溶液,升温到40 70°C,搅拌2 10分钟,停止搅拌并静止2 5分钟;之后再将反应釜内的混合溶液升温至50°C,加入上述步骤(2)制得的聚维酮溶胀液,搅拌2 10分钟,制得基质; 〔三〕、制备药膜膏 按重量百分比取30 50%上述步骤〔一〕制备的中药提取物和50 70%上述步骤〔ニ〕制备的基质;先将基质加入反应釜中,使反应釜内的基质升温至45 55°C,再将中药提取物加入反应釜中,搅拌20 40分钟,即制得药膜膏; ニ、制备带有药膜防护层的药膜层 将上述步骤ー制得的药膜膏,均匀涂抹在无纺布上,然后裁剪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制得药膜层,其中,药膜膏的涂抹厚度为O. 5 5mm ;之后取药膜防护层,使药膜防护层的硅油面对着药膜膏,然后覆盖在药膜膏上,药膜膏处在无纺布与药膜防护层之间,制得带有药膜 防护层的药膜层; 三、制备磁性层 〔一〕、取Nd、Fe、B和Dy金属单质原料,按原子比Nd:Fe:B:Dy=x:y:z:w的比例配比,其中x+y+z+w=100,且I. O彡X彡18. 0,2. O彡z彡12. 0,I. O彡w彡5. 0,然后混合均匀制得配料,备用; 〔ニ〕、将步骤〔一〕中的配料放入真空电弧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瘢痕的磁性中药敷料,其特征在于:由逐层设置的药膜防护层(1)、药膜层(2)、磁性层(3)和背衬层(4)组成,药膜层(2)、磁性层(3)和背衬层(4)固定连接;所述的药膜防护层(1)和背衬层(4)的面积相等,磁性层(3)的面积和药膜层(2)的面积相等,背衬层(4)的面积大于磁性层(3)的面积;所述的药膜层(2)由无纺布和涂抹在无纺布上的药膜膏组成,药膜膏的涂抹厚度为0.5~5mm;所述的药膜防护层(1)为单硅离型纸,单硅离型纸与药膜层(2)的药膜膏接触的一面覆有硅油;所述的背衬层(4)为无纺布,在背衬层(4)朝向磁性层(3)的一面的周边设有一圈不干胶,不干胶的宽度为2~5㎝;所述的药膜膏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30~50%,基质50~70%;?????????????????????????????????????????????????????????????????????????????????????????????????????????????????????????????????????????????????????????????????????????????????????????????????????????????????????????????????????????????????????????????????????????????????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的原料药由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栀子皮、雪三七、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青酒缸根,醋制自然铜、蛰虫、水蛭,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丹参50~70份、五倍子50~70份、透骨草20~40份、栀子皮20~40份、雪三七50~70份、天山大黄50~70份、桃仁20~40份、芫花根20~40份、青酒缸根50~70份、醋制自然铜20~40份、蛰虫20~40份、水蛭20~40份、冰片8~15份、樟脑8~15份、乳香20~40份和没药20~40份;所述的基质由聚维酮、甘油、微粉硅胶、壳聚糖、聚乙烯醇、食用醋和纯化水组成,各原料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聚维酮5~10份、甘油30~50份、微粉硅胶15~40份、壳聚糖8~15份、聚氧乙烯醇1~5份、食用醋5~10份和纯化水40~70份;所述磁性层为经过磁粉和壳聚糖的悬浊液浸渍,烘干并置于磁场中磁化过的棉织物,磁化后的棉织物具有50~200mT的磁场强度;所述磁粉是在Nd?Fe?B/α?Fe基体相中添加镝Dy元素,磁粉的组成为NdxFeyBzDyw,其中,x+y+z+w=100,且1.0≤x≤18.0、2.0≤z≤12.0、1.0≤w≤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瘢痕的磁性中药敷料,其特征在于由逐层设置的药膜防护层(I)、药膜层(2)、磁性层(3)和背衬层(4)组成,药膜层(2)、磁性层(3)和背衬层(4)固定连接;所述的药膜防护层(I)和背衬层(4)的面积相等,磁性层(3)的面积和药膜层(2)的面积相等,背衬层(4)的面积大于磁性层(3)的面积;所述的药膜层(2)由无纺布和涂抹在无纺布上的药膜膏组成,药膜膏的涂抹厚度为O. 5 5_ ;所述的药膜防护层(I)为单硅离型纸,单硅离型纸与药膜层(2)的药膜膏接触的一面覆有硅油;所述的背衬层(4)为无纺布,在背衬层(4)朝向磁性层(3)的一面的周边设有一圈不干胶,不干胶的宽度为2 5 cm ; 所述的药膜膏由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组成,中药提取物和基质的重量百分比为中药提取物30 50%,基质50 70% ;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的原料药由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雪三七、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青酒缸根,醋制自然铜、蛰虫、水蛭,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组成,各药材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丹参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桅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 所述的基质由聚维酮、甘油、微粉硅胶、壳聚糖、聚乙烯醇、食用醋和纯化水组成,各原料加入的重量份数比分别为聚维酮5 10份、甘油30 50份、微粉娃胶15 40份、壳聚糖8 15份、聚氧乙烯醇I 5份、食用醋5 10份和纯化水40 70份; 所述磁性层为经过磁粉和壳聚糖的悬浊液浸溃,烘干并置于磁场中磁化过的棉织物,磁化后的棉织物具有50 200mT的磁场强度; 所述磁粉是在Nd-Fe-B/ α -Fe基体相中添加镝Dy兀素,磁粉的组成为NdxFeyBzDyw,其中,x+y+z+w=100,且 I. O 彡 X 彡 18. 0,2. O 彡 z 彡 12. 0,1. O 彡 w 彡 5. O。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瘢痕治疗的磁性中药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一、制备药膜膏 〔一〕、制备中药提取物 (1)、按重量份数,取丹参50 70份、五倍子50 70份、透骨草20 40份、桅子皮20 40份、雪三七50 70份、天山大黄50 70份、桃仁20 40份、芫花根20 40份、青酒缸根50 70份、醋制自然铜20 40份、蛰虫20 40份、水蛭20 40份、冰片8 15份、樟脑8 15份、乳香20 40份和没药20 40份,备用; (2)、将步骤(I)中取出的醋制自然铜、冰片、樟脑、乳香和没药,分别粉碎至200 400目,备用; (3)、将步骤(I)中取出的丹参、五倍子、透骨草、桅子皮和雪三七混合均匀,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将过筛后的药材置入渗漉筒中,加入浓度为10 100%的乙醇进行浸泡,乙醇的加入量为浸泡药材体积的I. 2 I. 5倍,浸泡12 48小时后,再加入浸泡药材原体积3 10倍的浓度为10 100%的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 (4)、将步骤(I)中取出的蛰虫、水蛭、天山大黄、桃仁、芫花根和青酒缸根混合后粉碎成粗粉,然后置于提取罐中,加入纯化水进行煎煮,纯化水的加入量为煎煮药材重量的10 15倍,提取时间为2小时,共提取3次,每次提取完毕后过滤,最后将3次提取的提取液合并,备用; (5)、将步骤(3)收集的渗漉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 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醇提稠膏,备用; (6)、将步骤(4)收集的提取液送入真空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至密度为I.10 I.30g/cm3的稠膏,密度测定在50°C时进行,同时回收溶剂,制得的水提稠膏,备用; (7)、将步骤(5)制得的醇提稠膏、步骤(6)制得的水提稠膏以及步骤(2)制备的药粉混合均匀,烘干后粉碎成200 400目的细粉,即制得中药提取物; 〔_■)、制备基质 (I )、按重量份数,取聚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万军郝希平李军胡伟黄金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