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54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模具和可以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后模具,推动所述的后模具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推进装置,以及向内管注入水流,并且可控制水压的水压控制系统。将内管套装在外管里,通过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使内管固定密封的同时,从内管一端向内管注水并加压,当水压达到预先设定的数值时卸载,内管在水压的作用下胀开,与外管紧密的复合在一起。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对金属管进行复合,加工效率高,工艺简单。(*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的产品装配中,经常进行不同材质的复合。例如铜铝复合散热器的铜管与铝翼片的复合,现有技术是铝翼片的外管开有缺口,铜管在牵引杆的拉动下胀开外管,伸入外管中,使外管和铜管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牵引杆的拉力要求必须均匀,而且当复合管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就不适合采用这种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设备,可在较长的复合管或外管不能有太大变形的情况下,有效进行金属管复合加工。上述技术问题可以这样解决,构造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包括设有水平导轨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模具和可以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后模具,推动所述的后模具在导轨上移动的推进装置,以及向内管注入水流、增加水压并可控制水压的水压控制系统;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设有处于同一中心线上的芯轴和设在芯轴外围的压块;所述芯轴为阶梯轴,前端直径小于内管内径、可以插入内管的端口,后端直径大于内管内径;所述后模具的芯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后端与水压控制系统相通。所述推进装置推动所述后模具向所述前模具移动,由所述芯轴插入内管并顶紧内管;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的压块分别设有气缸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块向中心移动、将内管端口与插入端口的所述芯轴压紧密封。所述的胀管机还包括依次控制所述推进装置推动所述后模具移动从而固定内管、控制所述气缸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块夹紧内管、控制所述水压控制系统向所述内管注水、并在达到一定压强后卸压的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的芯轴的前端设有环形凹槽和嵌入所述凹槽的O形密封圈。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的压块在与内管接触的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和嵌入所述凹槽的O形密封圈。在所述机架的导轨上、在所述前模具和和所述后模具之间设有固定高度的定位承托装置,所述定位承托装置承托外管,使套装在外管内的内管与所述芯轴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向将套装在外管里的内管充注一定压强的水流,使内管胀大,与外管紧密的贴在一起,完成复合的过程,采用这种设备,加工效率高,工艺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前模具和后模具的芯轴和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在本技术提供的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进行详细说明。在图1、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设有水平导轨11的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的前模具2和可以在水平导轨11上移动的后模具3,推动所述的后模具3在导轨上11移动的推进装置4,以及向内管10注入水流、可增加水压并控制水压的水压控制系统5。所述前模具2和后模具3设有处于同一中心线上的芯轴21、31和设在芯轴21、31外围的压块22、32。所述芯轴21、31为阶梯轴,前端23、33直径小于内管10内径、可以插入内管10的端口,后端24、34直径大于内管10内径;所述后模具3的芯轴31设有通孔35,所述通孔35的后端与水压控制系统5密闭连接。所述前模具2和后模具3的芯轴21、31的前端23、33设有环形凹槽38和嵌入所述凹槽的O形密封圈39,所述压块22、32在与内管10接触的面上设有环形凹槽36和嵌入所述凹槽的O形密封圈37,使得所述前模具2和后模具3夹紧内管的同时密封内管。所述推进装置4推动所述后模具3向所述前模具2移动,由所述芯轴21、31插入内管10两端并顶紧内管10。所述压块22、32设有气缸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所述压块22、32向中心移动、将内管10端口与插入端口的所述芯轴21、31压紧。在所述机架1的导轨11上、在所述前模具2和后模具3之间设有固定高度的定位承托架7,所述定位承托架7承托外管,使套装在外管内的内管10与所述芯轴21、31保持在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的胀管机还包括依次控制所述推进装置4推动所述后模具3移动从而固定内管10、控制所述气缸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块22、32夹紧内管10、控制所述水压控制系统5向所述内管10注水、并在达到一定压强后卸压的自动控制系统6。在加工过程中,首先,将内管10套装在外管里,两端伸出外管,将内管10置于所述定位承托架7上,内管10一端插在所述前模具2的芯轴21上,开启所述自动控制系统6,启动所述推进装置4,推动所述后模具3在导轨11上向所述前模具2移动,所述后模具3的芯轴31插入内管的另一端,顶紧并固定内管,所述推进装置4停止工作。然后启动所述气缸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前模具2和所述后模具3的压块22、32向所述芯轴21、31中心移动,将内管10端口与插入端口的所述芯轴21、31压紧密封,然后停止所述气缸驱动装置。进而启动所述水压控制系统5,所述水压控制系统5向通过所述后模具3的芯轴31中的通孔35向内管10注水,当水压达到预先设定的一个数值时,内管10在水压的作用下,胀开内管10,与外管紧密的复合在一起。完成复合后,所述水压控制系统5停止,并开始卸压,卸压后,所述后模具3的压块32的气缸驱动装置松开所述后模具3的压块32,所述推进装置5拉动所述后模具3后移,离开内管10,此时充注在内管10里的水流出,所述前模具2的压块22的气缸驱动装置松开所述前模具2的压块22,将已复合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10从所述前模具2的芯轴21上拨下,完成外管和内管10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水平导轨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模具和可以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后模具,推动所述的后模具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推进装置,以及向内管注入水流、增加水压并可控制水压的水压控制系统;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设有处于同一中心线上的芯轴和设在芯轴外围的压块;所述芯轴为阶梯轴,前端直径小于内管内径、可以插入内管的端口,后端直径大于内管内径;所述后模具的芯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后端与水压控制系统相通;所述推进装置推动所述后模具向所述前模具移动,由所述芯轴插入内管并顶紧内管;所述压块可以向中心移动、将内管端口与插入端口的所述芯轴压紧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水平导轨的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前模具和可以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后模具,推动所述的后模具在水平导轨上移动的推进装置,以及向内管注入水流、增加水压并可控制水压的水压控制系统;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设有处于同一中心线上的芯轴和设在芯轴外围的压块;所述芯轴为阶梯轴,前端直径小于内管内径、可以插入内管的端口,后端直径大于内管内径;所述后模具的芯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后端与水压控制系统相通;所述推进装置推动所述后模具向所述前模具移动,由所述芯轴插入内管并顶紧内管;所述压块可以向中心移动、将内管端口与插入端口的所述芯轴压紧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复合管加工用胀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具和后模具的压块分别设有驱动所述压块向所述芯轴中心移动夹紧内管的一个气缸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文
申请(专利权)人: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