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66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箱,包含烘箱、循环风扇、加热器;所述烘箱包括左侧壁、左中板、右中板;所述循环风扇置于烘箱右侧;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烘箱机体内部且在通过驱动所述风扇而产生气流的路径上;其特征在于:与进风口、内腔构成一个热风循环的循环风通道、置于烘箱左侧壁的排气孔;所述进风口均布排列在箱体右中板上,与循环风扇置于烘箱同侧;所述循环通道置于烘箱内左中板上;所述内腔由托盘和烘箱壁构成;本实用性新型通过设计单边加热和热风循环,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使干燥时间缩短,提高了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箱,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烘干箱,属于茶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茶叶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条形和卷曲形名优茶加工后期都有一热风干燥过程,干燥前期即自由水挥发阶段,为恒率失水,干燥效率较高;而后期为结构水挥发阶段,茶叶含水率从15%降至5%,结构水需要克服水分子转区的阻力,要求干燥温度低、时间长,传统的热风干燥方式存在热风对流干燥效率低、能量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的弊端,必须寻求新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茶叶烘干箱。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叶烘干箱,包含烘箱体、循环风扇、加热器;所述烘箱包括左侧壁、左中板、右中板、烘箱壁;所述循环风扇置于烘箱右侧;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烘箱机体内部且在通过驱动所述风扇而产生气流的路径上;其特征在于与进风口、内腔构成一个热风循环的循环风通道、置于烘箱左侧壁的排气孔;所述进风口均布排列在箱体右中板上,与循环风扇置于烘箱同侧;所述循环通道置于烘箱内左中板上;所述内腔由托盘和烘箱壁构成;所述托盘插接在左中板、右中板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茶叶烘干箱通过设计单边加热和热风循环,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使干燥时间缩短,提高了干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增加了企业的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 其中1、进风口 ;2、循环风通道;3、热循环风扇;4、加热器;5、排气孔;6、托盘;7、内腔;8、烘箱壁;9、右中板;10、左中板;11、箱体左侧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I所示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茶叶烘干箱,包含烘箱体8、循环风扇3、加热器4 ;所述烘箱体8包括左侧壁11、左中板10、右中板9 ;所述循环风扇3置于烘箱体右侧;所述加热器4设置在烘箱体8内部且在通过驱动所述风扇3而产生气流的路径上;其特征在于与进风口 I、内腔7构成一个热风循环的循环风通道2、置于烘箱左侧壁11的排气孔5;所述进风口 I均布排列在箱体右中板9上,与循环风扇3置于烘箱体8同侧;所述循环通道2置于烘箱体8内左中板10上;所述内腔7由托盘6、左中板10、右中板9、烘箱体8构成;所述托盘6插接在左中板10、右中板9之间。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茶叶烘干箱通过设计单边加热和热风循环,一方面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使干燥时间缩短,提高了干燥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提高了茶叶的质量,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烘干箱,?包含烘箱体、循环风扇、加热器;所述烘箱包括左侧壁、左中板、右中板;所述循环风扇置于烘箱右侧;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烘箱机体内部且在通过驱动所述风扇而产生气流的路径上;其特征在于:与进风口、内腔构成一个热风循环的循环风通道、置于烘箱左侧壁的排气孔;所述进风口均布排列在箱体右中板上,与循环风扇置于烘箱同侧;所述循环通道置于烘箱内左中板上;所述内腔由托盘、左中板、右中板、烘箱体组成;所述托盘插接在左中板、右中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烘干箱,包含烘箱体、循环风扇、加热器;所述烘箱包括左侧壁、左中板、右中板;所述循环风扇置于烘箱右侧;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烘箱机体内部且在通过驱动所述风扇而产生气流的路径上;其特征在于与进风口、内腔构成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