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扩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415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扩音装置,至少包括手持基座于前端设有一容置空间,行动电话可套合在容置空间内,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设置于容置空间的一侧边,并且让第一接口连接行动电话的扩音器以传送声源,第二接口连接行动电话的传声器以接收一音源,当使用人开启行动电话的扩音功能时,即可在第一号角接口及第二号角接口所分别对应的扩音槽输出一立体声化的声源,并且使用人可透过第二接口与远端的公共交换电话网和网际网路进行通联,由于手持式扩音装置无须使用如有线或无线耳机所必须使用的电子线路,所以不会产生电源损耗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手持式扩音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不需电源且具有能使行动电话单声道输出声源立体声化的手持式扩音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行动电话的接听方式不外乎是直接以手机所具有的听筒听取、使用有线耳机或是使用无线耳机,因此若是不想直接以手机所具有的听筒听取声源以进行通联,则皆是需要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以电性连接一耳机,并利用一传输线电性连接行动电话,让使用者透过耳机可以和对方进行对谈。然而现代的行动电话,因现今智慧型手机的诉求,触控萤幕是以大尺寸萤幕发展,因此智能手机(Smartphone)的整体设计也是以大尺寸的方向进行发展,而若是使用有线耳机或是使用无线耳机,也仅能供使用人进行对话,不论是有线耳机或无线耳机皆是与行 动电话或智能手机为各别独立的元件,行动电话或智能手机仍有放置不易上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人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藉由大量分析,终于开发出一种手持式扩音装置,得以改善以上所述之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扩音装置,行动电话可套合在手持基座的容置空间内,当使用人开启行动电话的扩音功能时,即可在第一扩音槽及第二扩音槽中输出一立立体化的声源,并且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手持基座,在前端设有一容置空间,以供置放一行动电话,且前端的两侧边设有一第一扩音槽及一第二扩音槽;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接口,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边,该第一接口连接该行动电话的一扩音器,以传送一声源,该第二接口连接该行动电话的一传声器,以接收一音源;一第一导音管,设置于该手持基座的后端,且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三开口,该第一开口连接该第一扩音槽,该第二开口连接该第一接口,以接收该声源;以及一第二导音管,设置于该手持基座的后端,且具有一第四开口及一第五开口,该第四开口连接该第二扩音槽,且该第五开口连接该第三开口,致使该第一扩音槽及该第二扩音槽能够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手持基座,在前端设有一容置空间,以供置放一行动电话,且前端的两侧边设有ー第一扩音槽及一第二扩音槽; 一第一接ロ及一第二接ロ,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边,该第一接ロ连接该行动电话的ー扩音器,以传送一声源,该第二接ロ连接该行动电话的ー传声器,以接收一音源; 一第一导音管,设置于该手持基座的后端,且具有一第一开ロ、一第二开ロ及一第三开ロ,该第一开ロ连接该第一扩音槽,该第二开ロ连接该第一接ロ,以接收该声源;以及 一第二导音管,设置于该手持基座的后端,且具有一第四开ロ及一第五开ロ,该第四开ロ连接该第二扩音槽,且该第五开ロ连接该第三开ロ,致使该第一扩音槽及该第二扩音槽能够用于输出该声源。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持式扩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号角接ロ及一第二号角接ロ,该第一号角接ロ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开ロ,相对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一扩音槽,该第二号角接ロ的一端连接该第四开ロ,相对的另一端连接该第二扩音槽。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巍
申请(专利权)人:巍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