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电压工作的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77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双电压工作的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轴及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及第二换向器、第一及第二转子绕组线圈、第一及第二碳刷;其中转子铁芯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分别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并位于转子铁芯的两端;第一转子绕组线圈绕制在第一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相对应的两端上,第二转子绕组线圈绕制在第二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相对应的两端上;第一碳刷的位置与第一换向器的位置相对应形成通电回路,第二碳刷的位置与第二换向器的位置相对应形成另一套通电回路。其优点为:可以使两套工作电路间起到有效隔离,从而使电机的电气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使一台永磁直流电机实现在两种不同的电压下工作;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装配方便,结构强度好,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可双电压工作的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电产品只能使用在一种工作状态下,如电动门在单一的电压下工作;当出现外部供电异常时,产品将无法工作;为解决此问题,产品上往往需加装一套备用的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使一台永磁直流电机实现在两种不同的电压下工作,节省材料,结构简单的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双电压工作的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轴及转子铁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向器、第二换向器、第一转子绕组线圈、第二转子绕组线圈、第一碳刷及第二碳刷;其中所述转子铁芯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所述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分别套设固定在转子轴上并位于转子铁芯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子绕组线圈绕制在第一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相对应的两端上,所述第二转子绕组线圈绕制在第二换向器与转子铁芯相对应的两端上;所述第一碳刷的位置与第一换向器的位置相对应形成通电回路,所述第二碳刷的位置与第二换向器的位置相对应形成另一套通电回路。所述第一碳刷的两输出线组分别穿过两套管与外电路电连接,所述两套管分别安装在安装盘上,所述安装盘安装在定子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双电压工作的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轴(4)及转子铁芯(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向器(5)、第二换向器(7)、第一转子绕组线圈(8)、第二转子绕组线圈(9)、第一碳刷(10)及第二碳刷(11);其中所述转子铁芯(6)套设固定在转子轴(4)上,所述第一换向器(5)和第二换向器(7)分别套设固定在转子轴(4)上并位于转子铁芯(6)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子绕组线圈(8)绕制在第一换向器(5)与转子铁芯(6)相对应的两端上,所述第二转子绕组线圈(9)绕制在第二换向器(7)与转子铁芯(6)相对应的两端上;所述第一碳刷(10)的位置与第一换向器(5)的位置相对应形成通电回路,所述第二碳刷(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双电压工作的永磁直流电机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轴(4)及转子铁芯(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换向器(5)、第二换向器(7)、第一转子绕组线圈(8)、第二转子绕组线圈(9)、第一碳刷(10)及第二碳刷(11);其中所述转子铁芯(6)套设固定在转子轴(4)上,所述第一换向器(5)和第二换向器(7)分别套设固定在转子轴(4)上并位于转子铁芯(6)的两端;所述第一转子绕组线圈(8)绕制在第一换向器(5)与转子铁芯(6)相对应的两端上,所述第二转子绕组线圈(9)绕制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显堂胡俊杰张守军文凯平唐小军张小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