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逸君专利>正文

一种可串联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37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串联插头。该可串联插头包括壳体(2)和一组电极插片(1),在壳体内部至少设置一组与电极插片(1)并联的电极插座卡片(3),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3)上方对应的壳体设置有插孔(4)。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可串联插头作为插头应用的同时,其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以插入其他插头,解决了插座插孔不够用的问题;在插孔不够用时,就可以一个个可串联插头叠加起来,使它们都并联到电源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插头,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提供插座的可串联插头
技术介绍
电源插头和插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电器。我们在家里、学校里使用电源插头和插座时,肯定出现过插孔不够用的情况,给使用电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作为电源插头又可以提供插座的可串联插头,在使用插座的插孔的同时提供一组插孔用于连接插头。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可串联插头,包括壳体和一组电极插片,在壳体内部至少设置一组与电极插片并联的电极插座卡片,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上方对应的壳体设置有插孔。所述的一组电极插座卡片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源的指示灯。所述的插孔为兼容圆柱形、扁平形电极插片插入的形状。一组电极插片并联一组电极插座卡片,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与电极插片接触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串联插头作为插头应用的同时,其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以插入其他插头,解决了插座插孔不够用的问题;在插孔不够用时,就可以一个个可串联插头叠加起来,使它们都并联到电源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I所不,一种可串联插头,包括壳体2和一组电极插片1,在壳体内部设置一组与电极插片I并联的电极插座卡片3,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3与电极插片I接触连接,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3上方对应的壳体设置有插孔4,所述的插孔4为兼容圆柱形、扁平形电极插片插入的形状,便于各种不同类型电极插片的插头使用,所述的一组电极插座卡片3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源的指示灯5,用于显示电极插座卡片3是否连接到电源上。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一般不要叠加多个大功率电器,防止电流过大损坏线路,引起火灾。权利要求1.一种可串联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和一组电极插片(I),在壳体内部至少设置一组与电极插片(I)并联的电极插座卡片(3),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3)上方对应的壳体设置有插孔(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串联插头,包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电极插座卡片(3)之间设置有用于显示电源的指示灯(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串联插头,包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4)为兼容圆柱形、扁平形电极插片插入的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串联插头,包括其特征在于一组电极插片(I)并联一组电极插座卡片(3),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3)与电极插片(I)接触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串联插头。该可串联插头包括壳体(2)和一组电极插片(1),在壳体内部至少设置一组与电极插片(1)并联的电极插座卡片(3),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3)上方对应的壳体设置有插孔(4)。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可串联插头作为插头应用的同时,其上还设置有插孔,可以插入其他插头,解决了插座插孔不够用的问题;在插孔不够用时,就可以一个个可串联插头叠加起来,使它们都并联到电源上。文档编号H01R31/06GK202616562SQ20122016466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刁逸君 申请人:刁逸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串联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和一组电极插片(1),在壳体内部至少设置一组与电极插片(1)并联的电极插座卡片(3),所述的电极插座卡片(3)上方对应的壳体设置有插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逸君
申请(专利权)人:刁逸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