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导馈电缝隙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21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波导馈电缝隙天线,包括输入矩形波导,辐射端口,以及连接二者的至少2节连接矩形波导段,所述连接矩形波导段两两相互连接,输入矩形波导的高度小于辐射端口的高度;所述连接矩形波导段的长度为B,在工作频段的最高频率处,该连接矩形波导段的TE10模的波导波长C,B≤C/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各矩形波导的连接面存在较大的不连续性,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频带内满足对一定反射系数的设计要求,并且连接矩形波导段的长度小于最高工作频率处该连接波导段的主模TE10模的波导波长的1/6。(*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波导馈电缝隙天线,特别是一种由高矮相间的矩形波导组成的紧凑型波导馈电缝隙天线。
技术介绍
波导馈电的缝隙天线可以实现朝向大平片单侧的辐射。波导中传输TElO模,波导的宽带L必须大于二分之一波长(以传递能量)而又小于波长(以抑制高次模的传输)。沿宽度方向水平伸展的缝隙,在导体片的法向方向上辐射垂极化波。这种波导馈电缝隙天线的关键是实现输入矩形波导与缝隙(即辐射端ロ)的阻抗匹配。传统的做法是在高度方向渐变,或者在二者之间添加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器,进而可以实现阻抗匹配。为了展宽工作频带,国内外的普遍做法是添加多节阻抗变换器,理论上讲,多节变换器的级数越多,其匹配频带越宽,因η节变换器有η个变换段、(η+1)个连接面,相应地有(η+1)个反射波,这些 反射波返回到始端时,彼此以一定的相位(取决于其行程差)和幅度相叠加,振幅很小、相位各异的众多反射波叠加的结果总会有ー些波彼此抵消或部分抵消,从而使总反射波在较宽的频带内保持较小的值。这种变换器的主要缺点是频带增宽的同时,尺寸的增大和成本的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紧凑的波导馈电缝隙天线,其尺寸小,成本低。为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导馈电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矩形波导(1),辐射端口(2),?以及连接二者的至少2节连接矩形波导段(3),所述连接矩形波导段(3)两两相互连接,输入矩形波导(1)的高度小于辐射端口(2)的高度;所述连接矩形波导段(3)的长度为B,在工作频段的最高频率处,该连接矩形波导段(3)的TE10模的波导波长C,?B≤C/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源谭宜成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