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29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它有一圆环形支架,在支架上通过螺纹联接的方式装有二只以上具外螺纹的顶杆,顶杆的轴线处在支架的径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口径管对接的施工中,可将管口部位校圆,使对接管子的管口轮廓彼此间较好的吻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校圆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的复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对大口径管的管口进行校圆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成品的薄壁大口径管(直径大于500mm),例如薄壁钢管、聚乙烯管等,由于制作的误差、运输中的挤压等原因,其管口都有一定的不圆度。这就给管与管间对接的施工中造成了较大的麻烦。目前,在薄壁大口径管对接焊接的施工中,遇到管口与管口间因不圆度而造成彼此轮廓不吻合的情况时,采用的校圆手段是,用千斤顶将管口局部的下凹部位向外顶起,使二只对接管子的管口吻合后,施行焊接。采用千斤顶对管口校圆时操作相当麻烦,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它能对薄壁大口径管的管口进行快捷的校圆,使对接管子的管口轮廓彼此间较好的吻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它有一圆环形支架,在支架上通过螺纹联接的方式装有二只以上具外螺纹的顶杆,顶杆的轴线处在支架的径向。由上述方案可见,大口径管对接焊接时,将对接的管口对准后,先用焊机的夹瓦夹紧管口的外部,然后使本校圆装置进入管口内,将一顶杆的前端对准管口的下凹部位,并将其他各顶杆的前端顶住管子的内壁,使本校圆装置固定后,旋动对准管口的下凹部位的顶杆,由该顶杆即可将管口的下凹部位顶起,将管口校圆,使对接的两只管子的管口轮廓吻合。二只对接的管子的管口吻合后,即可施行对接管子的焊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校圆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它有一圆环形支架1及二只以上具外螺纹的顶杆2,支架1上设有螺纹孔1′,顶杆2联接在螺纹孔1′上,顶杆2的轴线处在支架1的径向。本实施例中顶杆2为六只,且顶杆2沿支架1的周向均布。为使顶杆2上端顶住所校圆的管子内壁转动时,二者间的摩擦较小,顶杆2的上端为半球状。顶杆2的下端为六棱柱形,用扳手夹持住顶杆2的下端即可将其转动。参见图2在支架1的内侧固设有螺母3,顶杆2穿过支架1与螺母3的螺纹孔3′联接,顶杆2位于支架1外侧的一端活络连接有一顶块4。本实施例中顶杆2也为六只,且顶杆2沿支架1的周向均布。由图1可见,本校圆装置进入管口内,对管口进行校圆时,使一顶杆2的前端对准管口的下凹部位,并将其他各顶杆2的前端顶住管子的内壁,使本校圆装置固定后,用扳手转动对准管口下凹部位的顶杆2,由该顶杆即可将管口的下凹部位顶起。由图2可见,本校圆装置进入管子的管口内,对管口进行校圆时,使一顶杆2的前端的顶块4对准管口的一个下凹部位,并将其他各顶杆2前端的顶块4顶住管子的内壁,使本校圆装置固定后,转动对准管口下凹部位的顶杆2,由该顶杆2及顶块4即可将管口的下凹部位顶起。图2所示的校圆装置与图1所示的校圆装置相比,图2所示的校圆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在顶块4抵住管壁,转动顶杆2进行校圆时,顶块4保持不转,这样,可减小转动顶杆2时所须的外力,并能避免顶块4与管子的内壁间因彼此摩擦而造成的磨损现象。对于管口其他各处的下凹部位均可采用上述方式校正,直至将管口校圆。二只对接的管子的管口都校圆且彼此的轮廓基本吻合后,即可实施焊接。另外,本校圆装置尤其适用于聚乙烯管的校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

【技术保护点】
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一圆环形支架(1),在支架(1)上通过螺纹联接的方式装有二只以上具外螺纹的顶杆(2),顶杆(2)的轴线处在支架(1)的径向。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一圆环形支架(1),在支架(1)上通过螺纹联接的方式装有二只以上具外螺纹的顶杆(2),顶杆(2)的轴线处在支架(1)的径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口径管对接校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架(1)上开有螺纹孔(1′),顶杆(2)联接在该螺纹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昌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光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