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溶液电导率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恒温检测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1526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液电导率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恒温检测池装置,内、外两个杯状容器之间充入恒温液体介质,内、外两个杯状容器一体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封闭空腔壁的检测池,内、外杯状容器上口结合在一起形成检测池的开口上缘,使检测池具有中空的内外双层侧壁和中空的上下双层池底,形成恒温液体介质暂存和流通的液体介质工作腔室,在检测池的外层侧壁上或在检测池的下层池底处分别设有液流出口和液流入口,并分别与超级恒温水源相连通,形成液流循环回路。该恒温检测池装置部件一体集成度高,能够满足被测溶液的恒温要求,缩短预热准备时间,确保了电导率测定的检测精度,减小了传统恒温检测池体积,并简化了恒温检测池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溶液电导率测定实验仪器设备,尤其是一种恒温检测池装置,能够满足被测溶液的恒温要求。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精确测定溶液电导率值的恒温检测池很多,结构基本类似。参见图1,其构成部件主要包括盛装待测液的玻璃试管18及恒温槽体,恒温槽体又由玻璃水缸19、加热棒16、搅拌机13、温度计12、温度传感器14及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系统15组成,与电导率仪11连接的电极17直接浸入玻璃试管18中的待测液中进行溶液电导率测定。这种老式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要想达到恒温预热时间长,受外界温度对流影响大,设定或者调节恒温操作复杂、恒温效果差,同时诸多部件加重了实验员仪器维护和实验准备工作 量。这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测试速度和工作效率,安装使用也非常不方便,大大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溶液电导率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恒温检测池装置,该恒温检测池装置部件一体集成度高,能够满足被测溶液的恒温要求,缩短预热准备时间,确保了电导率测定的检测精度。同时使传统仪器设备中恒温槽和测试管一体化集成,减小了传统恒温检测池体积,并简化了恒温检测池结构。本技术还具有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液电导率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恒温检测池装置,由内、外两个杯状容器嵌套组合构成,其中内杯状容器盛装待测液,与电导率仪(2)连接的电极(3)直接浸入待测液中进行溶液电导率测定,所述内、外两个杯状容器之间充入恒温液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个杯状容器一体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封闭空腔壁的检测池(4),所述内、外杯状容器上口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检测池(4)的开口上缘,使所述检测池(4)具有中空的内外双层侧壁和中空的上下双层池底,所述检测池(4)的内外双层侧壁层之间为空心柱状的侧壁环形空腔,所述检测池(4)的上下双层池底层之间为底部夹层空腔,所述底部夹层空腔与所述侧壁环形空腔相通,形成恒温液体介质暂存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液电导率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恒温检测池装置,由内、外两个杯状容器嵌套组合构成,其中内杯状容器盛装待测液,与电导率仪(2)连接的电极(3)直接浸入待测液中进行溶液电导率测定,所述内、外两个杯状容器之间充入恒温液体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两个杯状容器一体连接形成一个具有封闭空腔壁的检测池(4),所述内、外杯状容器上口结合在一起形成所述检测池(4)的开口上缘,使所述检测池(4)具有中空的内外双层侧壁和中空的上下双层池底,所述检测池(4)的内外双层侧壁层之间为空心柱状的侧壁环形空腔,所述检测池(4)的上下双层池底层之间为底部夹层空腔,所述底部夹层空腔与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苗张小平饶薇薇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