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116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其包括称重传感器、传感器承力柱、传感器承力柱盖及传感器底板,该防护结构还包括防水防尘装置,所述防水防尘装置设置有安装于传感器底板上的传感器防护罩及相对于传感器承力柱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承力柱防护罩、传感器承力柱盖及承力柱外圈保护装置。该防护结构,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高压水枪对称重传感器的直接冲洗,也使得称重传感器在受到过载的多方向作用力下得到保护,提高了产品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称重计量领域的防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的防水防尘、防过载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各类称重系统中,传感器的防护方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传感器本身的技术发展和二次仪表性能指标的不断提高,整台称重系统中,这两部分所占误差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秤体的机械防护装置特别是传感器后期应用中由于水浸、尘染、过载等造成的误差越来越占系统的主要部分,直接影响到整台设备的总体精度指标。过载保护与密封是影响称重传感器工作质量的要害工序,是称重传感器耐受客观环境和感应环境条件影响而能稳定可靠工作的根本保障。如果过载保护不到位,则传感器 就无法承受对多方向力的过载保护,很容易对传感器造成永久性的损坏;如果密封不良,电阻应变计和应变胶粘剂接触微尘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就会使胶粘剂层膨胀增塑,造成绝缘电阻、粘结强度和刚性急剧下降,引起零点漂移和输出无规律变化,直至称重传感器失效。此时称重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再精湛、技术性能指标再优良也无法发挥作用,所以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称重传感器的前提性技术指标。确保此项指标必须进行有效的过载保护与密封,提高称重传感器防过载、抗振动、冲击和防尘、防潮、防水、防盐雾的能力。称重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实际测试表明,传感器在受到超过额定量程的大约I. 5倍拉力的情况下就会使称重传感器产生不可恢复性的破坏,而与此同时,称重传感器在受到水的直接喷射和浸泡时,潮气的渗入都会使应变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和绝缘电阻下降,因为潮气并不完全是H20,通常是许多复杂的水溶液,它能渗入各种聚合物.使其增塑而改变性能。盐雾是一种气溶胶状体,主要成份是氯化钙、氯化镁和其它杂质,对弹性元件、电阻应变计和应变胶粘剂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这些都是称重传感器防护的重点,如果防护不良,将使此前各项工艺成果前功尽弃,可见防护的重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称重传感器的防水防尘、防过载的防护结构,该结构能够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实现对称重传感器的防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包括称重传感器、传感器承力柱、传感器承力柱盖及传感器底板,其中,该防护结构还包括防水防尘装置,所述防水防尘装置设置有安装于传感器底板上的传感器防护罩及相对于传感器承力柱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承力柱防护罩、传感器承力柱盖及承力柱外圈保护装置。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该防护结构还包括防过载装置;所述防过载装置包括设置于传感器承力柱上的限位保护装置和安装于传感器底板上的过载保护装置,该传感器承力柱及固定于其上的限位保护装置可随称重传感器相对于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在受力位置和闲置位置之间相对移动,当所述称重传感器受到超过额定量程的力时,即传感器的形变量超过所述可相对移动行程时,传感器被限位不再产生变形。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承力柱安装于称重传感器一端,传感器承力柱自柱体一侧沿与传感器承力柱安装端相对的方向水平内剖,限位保护装置位于传感器承力柱的竖直剖面上,传感器承力柱内剖面与限位保护装置上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称重传感器在受力位置和闲置位置之间相对移动的行程的两倍。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承力柱安装于称重传感器一端,传感器承力柱自柱体一侧沿与传感器承力柱安装端相同的方向分别设置两个限位保护装置,所述限位保护装置彼此之间间距大于称重传感器在受力位置和闲置位置之间相对移动的行程的两倍。·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承力柱及固定于其上的限位保护装置可随称重传感器相对于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在受力位置和闲置位置之间相对移动的行程为0. 5_。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于传感器底板上的过载保护装置为门形或几字形,过载保护装置上端部介于传感器承力柱内剖面与限位保护装置上端面之间,且不与传感器承力柱相接触。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于传感器底板上的过载保护装置为门形或几字形,过载保护装置上端部介于两个限位保护装置之间,且不与传感器承力柱相接触。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于传感器底板上的传感器防护罩包括防护罩外壳及向四周延伸的下缘部,所述下缘部上设置有与传感器底板相配的复数个穿孔。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力柱防护罩呈上口大下口小的形状,并使得承力柱贯穿所述承力柱防护罩,且承力柱防护罩与所述传感器防护罩满封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感器承力柱盖与传感器承力柱固定连接,传感器承力柱盖内径与承力柱防护罩最大口径处有间隙。本技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高压水枪对称重传感器的直接冲洗,完全避免了无防水保护装置时,使用高压水对传感器冲洗后,普通硅胶传感器在较短时间内及会出现硅胶乳化,应变片短路,使传感器损坏的情况,同时由于其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本技术的过载保护装置可以使称重传感器在受到过载的压力,拉力,侧力等多方向作用力下得到保护,提高产品寿命;此防水防尘方法可以使普通硅胶传感器应用到分选秤上,达到ip65的防水防尘等级。而直接使用高压水对主机进行冲洗,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易清洗性及抗干扰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中防过载装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中防过载装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中防过载装置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中防过载装置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的传感器承力柱防水防尘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 6所示,I、称重传感器,2、传感器承力柱,201、限位保护装置,202、过载保护装置,3、传感器承力柱盖,4、传感器底板,5、传感器防护罩,501、防护罩外壳,502、下缘部,503、穿孔,6、承力柱防护罩,7、承力柱外围保护装置。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请参见图I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由称重传感器、传感器承力柱、传感器承力柱盖3、传感器底板4,及防过载装置(图中未标示)和防水防尘装置构成,其防水防尘装置一部分是通过安装于传感器底板4上的传感器防护罩5对称重传感器(图中未标不)进行封闭防护,所述传感器防护罩5又可细分为防护罩外壳501及向四周延伸的下缘部502,在所述下缘部502上设置有与传感器底板4相配的复数个穿孔503,这些穿孔503皆可通过紧固件与传感器底板4上的穿孔相固定,从而对传感器防护罩5进行安装固定。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结构,包括称重传感器、传感器承力柱、传感器承力柱盖及传感器底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结构还包括防水防尘装置,所述防水防尘装置设置有安装于传感器底板上的传感器防护罩及相对于传感器承力柱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承力柱防护罩、传感器承力柱盖及承力柱外圈保护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迈自动化科技大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