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021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涉及一种可用于挂烫机等电器的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包括密闭的蒸汽发生器主体、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上的进水口以及出汽口、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内的发热体以及汽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腔连接有储垢槽。其中,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包括所述汽化腔及设于两端的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均通过密封装置与蒸汽发生器主体连接。该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通过设置与汽化腔连接的储垢槽,增加水垢的堆积空间,使水垢堆积在储垢槽而减少对蒸汽流道的影响,防止水垢堵塞流道,从而提高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涉及一种可用于挂烫机等电器的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蒸汽设备不断出现,比如蒸汽清洁机、蒸汽熨斗、蒸汽地拖以及蒸汽站等等。发热芯是蒸汽站的核心部件,一般包括主体、外壳、入水口、出汽嘴及加热部件等,但是现有蒸汽站的发热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很多缺点,诸如热效率低下、内压高、不方便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2109455U公开了一种蒸汽站,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发热芯,发热芯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设置于主体外部的入水口和出汽嘴以及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发热体,所述主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一个入水口和出汽嘴,且入水 口和出汽嘴为同一管体。这种蒸汽站将发热体设置在内、外汽化室之间,使得汽化效果更佳,也更省电,同时加快了汽化速度,克服了传统蒸汽站在使用前需长时间等待的弊端。但是,现有的发热器一般是由发热管采用铝压铸的方式组成的,且上述种类的蒸汽站在蒸汽发生器加热产生蒸汽时,所产生的水垢很容易将发热器内部的蒸汽通道堵塞,造成蒸汽发生器失效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通过设置与汽化腔连接的储垢槽,使水垢堆积在储垢槽而减少对蒸汽流道的影响,提高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包括密闭的蒸汽发生器主体、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上的进水口以及出汽口、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内的发热体以及汽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腔连接有储垢槽。其中,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包括所述汽化腔及设于两端的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均通过密封装置与蒸汽发生器主体连接。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均通过密封装置与蒸汽发生器主体连接,构成了密闭的蒸汽发生器主体,防止蒸汽从密封盖的缝隙流出而发生漏气现象。可选地,所述汽化腔包括至少两个腔体,腔体与腔体之间通过开槽连接,所述储垢槽与腔体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汽化效果,设置至少两个腔体,增加水蒸汽的流通行径,水蒸汽通过开槽从一腔体流向其他腔体,最后完成汽化过程。优选地,所述汽化腔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开槽,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之间设有第二开槽,所述储垢槽包括第一储垢槽以及第二储垢槽,所述第一储垢槽与第一腔体连接,第二储垢槽与第二腔体连接。水从进水口流进第一腔体,第一腔体所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水汽化,当第一腔体的水装满以后,水通过第一开槽流进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继续对水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汽通过第二开槽流进第三腔体,第三腔体通过加热产生的高温蒸汽从出汽口喷出。同时,第一储垢槽与第一腔体、第二储垢槽与第二腔体的对应设置,增加了水垢的堆积空间,使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产生的水垢分别在第一储垢槽及第二储垢槽形成,减少了水垢对流道的堵塞,提到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开槽处设有弯管。弯管卡接在第二开槽处,使第二腔体的产生的水蒸汽不能直接通过第二开槽流进第三腔体,而必须经过弯管流入,由此增加了流道的长度,进一步提高蒸汽的汽化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一储垢槽及第二储垢槽设置于第二密封盖上,所述进水口及出汽口设置于第一密封盖上,进水口与第一腔体连通,出汽口与第三腔体连通。保证进水与出汽的同时,使储垢槽同向设置,便于清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进水管,第三腔体内设有出汽管,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口连接,出汽管与出汽口连接;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口连接的另一端、出汽管与出汽口连接的另一端均接近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接近第一密封盖设置。增加进水管与出汽管的长度,并且使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接近第一密封盖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流道的长度,延长流体的汽化行径,更进一步提高蒸汽的汽化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通过设置与汽化腔连接的储垢槽,增加水垢的堆积空间,使水垢堆积在储垢槽而减少对蒸汽流道的影响,防止水垢堵塞流道,从而提高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的实施例,包括密闭的蒸汽发生器主体10、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10上的进水口 11以及出汽口 12、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10内的发热体20以及汽化腔,汽化腔连接有储垢槽。其中,蒸汽发生器主体10包括汽化腔及设于两端的第一密封盖13、第二密封盖14,第一密封盖13与第二密封盖14均通过密封装置15与蒸汽发生器主体10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汽化效果,设置至少两个腔体,增加水蒸汽的流通行径,水蒸汽通过开槽从一腔体流向其他腔体,最后完成汽化过程。本实施例中,汽化腔包括第一腔体31、第二腔体32以及第三腔体33,第一腔体31与第二腔体32之间设有第一开槽34,第二腔体32与第三腔体33之间设有第二开槽35,储垢槽包括第一储垢槽41以及第二储垢槽42,第一储垢槽41与第一腔体31连接,第二储垢槽42与第二腔体32连接。另外,第二开槽35处还设有弯管36。水从进水口 11流进第一腔体31,第一腔体31所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水汽化,当第一腔体31的水装满以后,水通过第一开槽34流进第二腔体32,第二腔体32继续对水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汽通过卡接在第二开槽35处的弯管36流进第三腔体33,第三腔体33通过加热产生的高温蒸汽从出汽口 12喷出。同时,第一储垢槽41与第一腔体31、第二储垢槽42与第二腔体32的对应设置,增加了水垢的堆积空间,使第一腔体31及第二腔体32产生的水垢分别在第一储垢槽41及第二储垢槽42形成,减少了水垢对流道的堵塞,提到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为了使用及清洁方便,本实施例的第一储垢槽41及第二储垢槽42设置于第二密封盖14上,进水口 11及出汽口 12设置于第一密封盖13上,进水口 11与第一腔体31连通,出汽口 12与第三腔体33连通。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第一腔体31内设有进水管16,第三腔体33内设有出汽管17,进水管16与进水口 11连接,出汽管17与出汽口 12连接;进水管16与进水口 11连接的另一端、出汽管17与出汽口 12连接的另一端均接近第二密封盖14,第一开槽34与第 34与第二开槽35接近第一密封盖13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流道的长度,延长流体的汽化行径,更进一步提高蒸汽的汽化效果。该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通过设置与汽化腔连接的储垢槽,增加水垢的堆积空间,使水垢堆积在储垢槽而减少对蒸汽流道的影响,防止水垢堵塞流道,从而提高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包括密闭的蒸汽发生器主体(10)、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上的进水口(11)以及出汽口(12)、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内的发热体(20)以及汽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腔连接有储垢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包括密闭的蒸汽发生器主体(10)、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上的进水口(11)以及出汽口(12)、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主体内的发热体(20)以及汽化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腔连接有储垢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包括所述汽化腔及设于两端的第一密封盖(13)、第二密封盖(14),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均通过密封装置(15)与蒸汽发生器主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腔包括至少两个腔体,腔体与腔体之间通过开槽连接,所述储垢槽与腔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腔包括第一腔体(31)、第二腔体(32)以及第三腔体(33),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设有第一开槽(34),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忠宋延平刘翠霞刘榕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