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南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87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气泵,包括:机壳,其由上、下盖体对合而成,机壳的表面设有控制感应区;泵体,其整体呈横向卧式设置,泵体包括马达、气缸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杆及活塞结,泵体将马达转轴的旋转运动通过连杆及活塞结转化为活塞的水平往复运动;集成电路板,其上设有面向机壳控制感应区的非接触感应器,通过控制感应区的手指感应以及非接触感应器的信号传输控制泵体的启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表面设置感应式的控制开关,可有效确保整个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泵,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喷笔绘画领域的微型气泵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喷笔绘画的微型气泵通常包括安装于机壳内的泵体和控制泵体工作的电路板,电路板设有机械式的触动开关,触动开关在机壳表面的触摸或按钮的触动下控制气泵的启停。此结构的缺点在于气泵本身体积微小结构紧凑,没有配备缓冲用的储气装置,因此必须频繁启动以满足工作需要,这会导致壳体表面的触膜以及触动开关的工作寿命较短,损坏后会造成整个设备无法使用;而且如果使用贯通壳体表面的按钮,由于按钮周边存在的空隙,易使得工作环境中的液体物质渗入机壳而造成电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集成电路控制触摸开关的设计,确保有效延长整个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微型气泵,包括机壳,其由上、下盖体对合而成,机壳的表面设有控制感应区;泵体,其整体呈横向卧式设置,泵体包括马达、气缸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杆及活塞结,泵体将马达转轴的旋转运动通过连杆及活塞结转化为活塞的水平往复运动;集成电路板,其上设有面向机壳控制感应区的非接触感应器,通过接触控制感应区时的感应以及非接触感应器的信号传输控制泵体的启停。上述技术方案中,机壳控制感应区设置于上盖体的表面,为凹陷的沉孔。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成电路板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成电路板上还可设有抗电子干扰元件。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成电路板上还可设有用于保护马达的电源二极管元件。上述技术方案中,马达通过橡胶垫座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泵体出气口与机壳出气口之间串接有控制出气压力的出气压力调节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壳体表面设置控制感应区以及在集成电路板上设置相应的非接触感应器,可有效确保整个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微型气泵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微型气泵的零部件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微型气泵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技术微型气泵下壳体外观示意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I-上盖,11-控制感应区,12-出气压力调节孔,2-下盖,21-出气口,22-螺丝,3-泵体,31-马达,311-橡胶垫座,32-偏心轮,33-气缸体,34-气缸盖,35-单向膜,36-气缸壳体,361-定位脚,37-气缸壳体盖,4-集成电路板,41-非接触感应器,5-喷笔笔架,6-出气压力调节器,7-盖体支脚。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微型气泵如图I所示,包括机壳、泵体3和集成电路板4,其中,机壳由上盖I、下盖2对合而成,泵体3 (即空气压缩机)和集成电路板4设在上下盖之间的容置空间中。该容置空间中还设有用于调节出气压力的调节器6,调节器6类似于阀门,其顶部的柱状部分伸出上盖I的通孔(即出气压力调节孔12),出气压力调节器6连接在泵体3的出气口和机壳的出气口 21之间,可以调节出气压力。出气口 21设在图I下盖2的右下角, 且横向设置。泵体3横向卧式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可使活塞(图中未示出)沿水平横向工作,从而节省空间。本技术的泵体开启和关闭由集成电路的触摸开关组件完成,其中,集成电路板4上设有非接触感应器41,相应地,在上盖I的相应位置处设有控制感应区11,控制感应区11处为一沉孔设置,该沉孔与通常操作者的手指尺寸相适配(在一些设计中也可以是区别周围区域凸起结构)。安装时,可在柱状的非接触感应器41上套设一弹簧(图中未示出),弹簧一端抵接在集成电路板4上,另一端抵接在上盖I上。通过将手指放入控制感应区11,集成电路板的非接触感应器41感应到手指放入并发出启停信号,控制泵体3启停。集成电路板4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可控制泵体3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当马达工作时间过长,或者遇到阻力太大超负荷,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造成马达温度过高有烧毁危险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产品和周边安全。集成电路板4上还设有抗电子干扰的元件和保护马达的电源二极管元件。进一步如图2所示,泵体3的核心部件包括马达31、气缸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杆及活塞结32,马达31的旋转轴与连杆及活塞结32传动连接,带动连杆及活塞结32旋转并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在气缸体内的往复运动,在气缸体内形成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两个阶段。气缸包括气缸体33和气缸盖34,在气缸体33顶部设有单向膜35,吸气冲程阶段单向膜35关闭,而排气冲程阶段单向膜35开启从而将压缩空气排出至喷笔。本段内容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属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进一步如图2所示,组装后的气缸安装在气缸壳体36和气缸壳盖37中,并与马达31、连杆以及活塞结32等组成本技术的泵体3。为使马达31运行时保持稳定,在其外围设置橡胶垫座311,并通过螺丝22紧固在上、下盖1、2上,马达31与集成电路板12和位于机壳外部的电源端子电连接。机壳内的零部件均采用阻燃材料,其安全功能设计比现有技术明显增强。下盖2上安装有盖体支脚7,摆放更为方便、平稳。气缸壳体36与气缸壳盖37的设计,使用安全、可以防止灰尘的进入。气缸体33通过固定橡胶脚(即定位脚4)固定位置。触摸开关组件的非接触感应器41以及控制感应区11的设计外观时尚,而且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开关设计更加耐用,采用触摸开关因为不存在零部件的磨损现象,所以使用寿命更长,且控制泵体3启停更为方便、快捷,确保整个设备的无故障工作时间。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由上、下盖体对合而成,机壳的表面设有控制感应区;泵体,其整体呈横向卧式设置,所述泵体包括马达、气缸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杆及活塞结,所述泵体将马达转轴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连杆及活塞结转化为活塞的水平往复运动;集成电路板,其上设有面向所述机壳控制感应区的非接触感应器,通过所述控制感应区的接触感应以及非接触感应器的信号传输控制所述泵体的启停。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2.20 CN 201220054953.21.ー种微型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由上、下盖体对合而成,机壳的表面设有控制感应区; 泵体,其整体呈横向卧式设置,所述泵体包括马达、气缸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杆及活塞结,所述泵体将马达转轴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连杆及活塞结转化为活塞的水平往复运动; 集成电路板,其上设有面向所述机壳控制感应区的非接触感应器,通过所述控制感应区的接触感应以及非接触感应器的信号传输控制所述泵体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南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