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传宾专利>正文

轨道定向转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8821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系统单向转动装置。其基本原理是转动装置的运动系统受重力作用作滑行运动,可以平稳地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即,一种轨道系统定向转动装置,包括上传动齿圈、下传动齿圈、重力机车和轮毂。所述上传动齿圈和下传动齿圈均是一段圆弧。所述轮毂通过轮毂轴承安装在轴上、并与所述上传动齿圈和下传动齿圈的圆弧同心地安装在支撑架上,在轮毂上呈轮辐状固定着不少于3条轨道系统。每一条轨道上安装有由重力机车的往复运动带动旋转的螺旋传动轴。所述螺旋传动轴与动齿轮连接。所述上传动齿圈和下传动齿圈的齿面相反,由于重力机车的滑动,使螺旋传动轴带动动齿轮旋转并与分别所述下、下传动齿圈啮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量转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受季节、地域影响非常小,适用于工业生产、科研教学的轨道系统定向转动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重力势能都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的能量。生活中,我们需要有实现这些能量转化成动能或电能的装置。目前,实现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的装置通常只有实验用的演示装置,这些装置结构简单,负载小,不能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科研教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系统单向转动装置。其基本原理是转动装置的运动系统受重力作用作滑行运动,由此产生的系统内力通过机械传动对系统外的固定系统施力,在固定系统的反作用下绕固定系统作旋转运动。重要的是,转动系统的运动部分受重力作用运动所产生的系统内力以机械传动的方式,在固定系统的反作用下改变了动力点的分布,即改变了旋转系统的运动力矩。利用本装置,可以平稳地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进而通过连接轮毂连接负载,将动力输出。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轨道系统定向转动装置,包括上传动齿圈、下传动齿圈、重力机车和轮毂。所述上传动齿圈和下传动齿圈均是一段圆弧。所述轮毂通过轮毂轴承安装在轴上、并与所述上传动齿圈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定向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传动齿圈(1)、下传动齿圈(3)、重力机车(4)和轮毂(14);所述上传动齿圈(1)和下传动齿圈(3)均是一段圆弧;所述轮毂(14)通过轮毂轴承(9)安装在轴(8)上、并与所述上传动齿圈(1)和下传动齿圈(3)的圆弧同心地安装在支撑架(18)上,在轮毂(14)上呈轮辐状固定着不少于3条轨道系统(7);每一条轨道系统(7)具有至少两条支撑重力机车(4)的滑轨(20),所述滑轨(20)之间安装有由重力机车(4)的往复运动带动旋转的螺旋传动轴(5);所述螺旋传动轴(5)与动齿轮(2)连接;所述上传动齿圈(1)和下传动齿圈(3)的齿面相反,当轨道系统(7)运动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定向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传动齿圈(I)、下传动齿圈(3)、重力机车(4)和轮毂(14); 所述上传动齿圈(I)和下传动齿圈(3)均是一段圆弧; 所述轮毂(14)通过轮毂轴承(9)安装在轴(8)上、并与所述上传动齿圈(I)和下传动齿圈(3)的圆弧同心地安装在支撑架(18)上,在轮毂(14)上呈轮辐状固定着不少于3条轨道系统(7 ); 每一条轨道系统(7)具有至少两条支撑重力机车(4)的滑轨(20),所述滑轨(20)之间 安装有由重力机车(4)的往复运动带动旋转的螺旋传动轴(5);所述螺旋传动轴(5)与动齿轮(2)连接; 所述上传动齿圈(I)和下传动齿圈(3)的齿面相反,当轨道系统(7)运动至接近装置的上方时,由于重力机车(4)的作用,使螺旋传动轴(5)带动动齿轮(2)旋转并与所述上传动齿圈(I)啮合;当动齿轮(2)运动至接近装置的下方时,由于重力机车(4)的作用,使螺旋传动轴(5)带动动齿轮(2)反转并与所述下传动齿圈(3)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轨道定向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传动轴(5)通过轴承(62)与轨道系统(7)或轮毂(14)连接,所述重力机车(4)通过不少于两对的滑轮(10)卡在轨道系统(7)上滑动;重力机车(4)连接具有两个分支的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的两个分支夹住所述螺旋传动轴(5)的螺旋轨道(64);当重力机车(4)滑动时,所述传动杆(12 )带动螺旋传动轴(5 )旋转。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宾
申请(专利权)人:徐传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