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设备,尤其是一种可抗强风的风力发电机桨叶,其特别适用于处在强台风、飓风等多发区的风力发电机中,可以有效降低风力发电机在遭遇极端风环境时所发生的破坏。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化石资源诸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不断突显,这些都对能源持续供给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能源安全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中所必须直面的一个难题与挑战。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因具有储量大、无污染、使用便捷等特点,其开发和利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愈加受到重视。风力发电技术是涉及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机械工程、电机学、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系统,它是风能利用最主要形式,当前已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海上风力发电具有风能储量大、节约用地、减少噪音污染等优点,如今已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海上风电场的运行条件较陆上时更为严酷,可能遭受的环境作用包括强风、巨浪、地震、偶然撞击等。由于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及风电技术的发展和经验不断积累,人类势必克服重重困难,推动海上风能的规模化及海上风电产业的进步。风力发电机组从能量转换的角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抗强风的风力发电机桨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桨叶外壳(1)、第二桨叶外壳(2),所述第一桨叶外壳(1)的一端连接轮毂,第一桨叶外壳(1)的另一端设有开口(3),所述第二桨叶外壳(2)的一端通过开口(3)伸进第一桨叶外壳(1)的内腔;在第一桨叶外壳(1)和第二桨叶外壳(2)之间设有可调节第二桨叶外壳(2)的伸进距离的伸缩杆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抗强风的风力发电机桨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桨叶外壳(I)、第二桨叶外壳(2),所述第一桨叶外壳(I)的一端连接轮毂,第一桨叶外壳(I)的另一端设有开口(3),所述第二桨叶外壳(2)的一端通过开口(3)伸进第一桨叶外壳(I)的内腔;在第一桨叶外壳(I)和第二桨叶外壳(2)之间设有可调节第二桨叶外壳(2)的伸进距离的伸缩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抗强风的风力发电机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机构包括在第一桨叶外壳(I)的内腔沿径向设置的支撑导轨(4),所述支撑导轨(4)的一端连接轮毂,另一端设置驱动齿轮(5)和位移传感器(21);在第二桨叶外壳(2)的内腔沿径向设置齿条(6),所述齿条(6)的一端连接第二桨叶外壳(2)的内壁,另一端与驱动齿轮(5)配合,齿条(6)的齿顶平面与支撑导轨(4)的侧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抗强风的风力发电机桨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机构包括在第一桨叶外壳(I)的内腔沿径向设置的伸缩油缸(7),所述伸缩油缸(7)的外侧依次套设第一节臂(11)、第二节臂(10)、第三节臂(9)和第四节臂(8);所述第四节臂(8)的一端与第二桨叶外壳(2)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节臂(11)的一端分别连接轮毂和伸缩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祝谭雍,舒赣平,王龙花,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