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运煤转载点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855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运煤转载点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2)、安装在防尘罩(2)内的旋转喷雾器(3)和固定在防尘罩(2)出煤口和进煤口的活动式挡风帘(1),满眼信号线(5)固定在防尘罩(2)的内壁上,满眼信号线(5)与固定在防尘罩(2)进煤口的活动式挡风帘(1)之间设有隔离保护帘(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维修方便,为全封闭的防尘装置,在用于井下运煤转载点时,可提高转载喷雾的捕尘效果和转载点的降尘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防尘装置,具体涉及ー种用于井下运煤转载点的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其不但威胁矿井安全,而且直接影响职エ身体健康。井下粉尘产生于采掘工作中,通常都把煤矿防尘工作的重点放在采掘工作面,但是煤在井下的转载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粉尘。从采掘工作面运出的破碎煤块上就粘附大量的细微粉尘,这些煤块在转运过程中,由于相互碰撞及风吹,粘附的细小粉尘会逐渐变成浮游粉尘,在井下空气中扩散,严重污染空气。传统方式处理转载点的煤尘靠转载喷雾来消除,其煤尘不易控制。煤尘在巷道中飞扬,不但危害身体健康,易造成作业人员患上尘肺病,而且使作业场所能见度降低,影响 作业安全;严重时导致煤尘堆积,也对安全管理形成直接威胁,历来是煤矿井下现场管理中一个棘手的问题。由此可见,转载运输系统的防尘是矿井综合防尘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载点喷雾的使用与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有效控制煤尘飞扬的用于井下运煤转载点的防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井下运煤转载点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安装在防尘罩内的旋转喷雾器和固定在防尘罩出煤口和进煤ロ的活动式挡风帘,其特征在于满眼信号线固定在防尘罩的内壁上,满眼信号线与固定在防尘罩进煤ロ的活动式挡风帘之间设有隔离保护帘。防尘罩釆用铁皮制成,隔离保护帘釆用风筒布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I、本技术为全封闭的防尘装置,在用于井下运煤转载点时,能有效控制煤尘飞扬,減少煤尘扩散范围,落在皮带上的煤尘雨起到湿润煤流作用,使煤尘不能二次飞扬,防尘喷雾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提高了转载喷雾的捕尘效果和转载点的降尘效率。2、本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活动式挡风帘釆用旧皮带制成,防尘罩釆用铁皮制成,隔离保护帘釆用风筒布制成,成本低廉利于推广。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井下运煤转载点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井下运煤转载点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2、安装在防尘罩2内的旋转喷雾器3和固定在防尘罩2出煤口和进煤ロ的活动式挡风帘I,满眼信号线5固定在防尘罩2的内壁上,满眼信号线5与固定在防尘罩2进煤ロ的活动式挡风帘I之间设有隔离保护帘4。防尘罩2和活动式挡风帘I形成密闭空间,将转载点扬起的煤尘控制在防尘罩2内,使煤尘不能四处飞扬;安设在防尘罩2内的旋转喷雾器3在使用时匀速旋转喷水,形成的水幕从上而下全断面的覆盖产尘点,能有效地将煤尘和水、混合形成尘雨,落在皮带上使 煤流呈湿润状态,可防止煤尘在运输过程受到振动时产生二次飞扬。安装在防尘罩2内的满眼信号线5不受喷雾影响,当在皮带机出现故障煤炭堆积时,堆煤将隔离保护帘4托起,接触到满眼信号线5时,满眼信号立刻运行停止运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井下运煤转载点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2)、安装在防尘罩(2)内的旋转喷雾器(3)和固定在防尘罩(2)出煤口和进煤口的活动式挡风帘(1),其特征在于:满眼信号线(5)固定在防尘罩(2)的内壁上,满眼信号线(5)与固定在防尘罩(2)进煤口的活动式挡风帘(1)之间设有隔离保护帘(4)。

【技术特征摘要】
1.井下运煤转载点防尘装置,包括防尘罩(2)、安装在防尘罩(2)内的旋转喷雾器(3)和固定在防尘罩(2)出煤口和进煤ロ的活动式挡风帘(1),其特征在于满眼信号线(5)固定在防尘罩(2)的内壁上,满眼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峰付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