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7774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蓄排水隧道淤积物清理的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主要包括入流竖井、蓄排水隧道、消力井、虹吸管和设置在蓄排水隧道末端的排淤池及排污泵,蓄排水隧道倾斜贯通设置在各个入流竖井之间,入流竖井连通下水道井口和蓄排水隧道,消力井设置在蓄排水隧道底部对应入流竖井的位置,相邻消力井之间设置有虹吸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利用虹吸原理实现了无动力清理地下蓄排水隧道内的淤积沉淀物同时达到节能和入流消能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防汛的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我国城市防汛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的滞后,导致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雨季内涝的问题。当短时强降雨引起的内涝现象发生时,地表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城市水体,导致水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态破坏。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惯常的思路是扩建或新建排水管网及雨水处理厂站。但是,受工程用地、道路、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扩建或新建管网和雨水处理厂的实施难度很大。针对我国目前大中城市人口数量大、用地数量少、建筑和街道以及管线布 局复杂等特点,通过高效利用深层地下空间,采用具有调蓄容量可提升、对环境影响小、可分散和集中处理等特点的深层地下蓄排水隧道,地下蓄排水隧道多建设于城市深层地下空间,隧道直径及埋深均较大,可调蓄数万甚至数十万平方米的雨污水。但是,由于蓄排水隧道的运行是以入流、调蓄和排水为主要程序,隧道埋深较大,在隧道水流入流时存在入流水流落水高度较大对隧道底部形成较大冲击负荷,易引起构筑物破坏、隧道水流产生水击水锤等不利现象,同时,雨污水中常携带有大量悬浮颗粒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蓄排水隧道的末端的排淤池及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系统还包括:若干入流竖井,所述蓄排水隧道倾斜贯通设置在多个所述入流竖井之间,所述蓄排水隧道底部对应所述入流竖井处设置有消力井,相邻所述消力井之间设置有虹吸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蓄排水隧道的末端的排淤池及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系统还包括若干入流竖井,所述蓄排水隧道倾斜贯通设置在多个所述入流竖井之间,所述蓄排水隧道底部对应所述入流竖井处设置有消力井,相邻所述消力井之间设置有虹吸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虹吸式蓄排水隧道清淤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仁勇张善发胡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