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堤防过堤通道形式,适用于堤防及其他类似工程。
技术介绍
为减小堤防断面尺寸,降低工程投资,一般在堤顶的迎水一侧设置防浪墙。防浪墙是斜坡式海堤、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控制越浪,以降低堤顶高程,增加堤防稳定性,并可节省大量投资。根据规范要求,后方堤顶道路路堤面高程与防浪墙顶净高一般I.20m左右。而为保证堤防的正常运行,堤防管理人员常需要翻越防浪墙到堤防外侧进行检查,因此每隔一定距离就需要设置过堤通道,过堤通道如直接采取开缺设闸门方式则比较复杂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常采用过堤爬梯,但由于其坡度陡,使用不便,长期使用锈蚀严重,因此也存在一定缺陷,其他一些形式的过堤通道还存在占用堤顶道路,影响堤顶道 路通行宽度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堤防过堤通道,其既能够满足堤防防洪标准,又在不影响堤顶道路的通行宽度情况下保证道路的使用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堤防过堤通道,过堤通道设在防浪墙处,所述防浪墙的内侧为堤顶道路,所述防浪墙的外侧为堤防外侧护面,所述堤防外侧护面为沿着堤顶道路倾斜向下的斜坡,所述斜坡的底部连接一外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堤防过堤通道,所述过堤通道设在防浪墙(1)处,所述防浪墙(1)的内侧为堤顶道路(2),所述防浪墙(1)的外侧为堤防外侧护面(3),所述堤防外侧护面(3)为沿着堤顶道路倾斜向下的斜坡,所述斜坡的底部连接一外侧平台(9),其特征是:所述过堤通道包括预留在防浪墙上的进口通道(4)、上踏步(5)、下踏步(6)和平台踏步(7),所述上踏步(5)、下踏步(6)和平台踏步(7)均设在堤防外侧护面(3)上方,所述上踏步(5)和下踏步(6)之间设有驼峰(8),所述驼峰(8)高度和防浪墙(1)的高度相同,所述上踏步(5)为从进口通道(4)处上到驼峰(8)顶的楼梯,所述下踏步(6)为从驼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彩娥,高占学,刘汉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