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举威专利>正文

分区进水厌氧折流板废水处理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82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55
分区进水厌氧折流板废水处理反应器为市政工程学科中的废水厌氧处理处理技术装置,装置包括进水口、出水口、集气口和排泥口。为了减小反应器前部格室有机负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应器每个单元下向流室均设有1个进水口,废水按照一定比例分别从各格室进水口进入反应器,这样避免了反应器前部有机负荷过高,反应器后部营养缺乏的弊端,从而强化了反应器的水解酸化能力,提高了反应器的COD去除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学科中的废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废水的厌氧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特点,此工艺无须填料且对微生物的持留能力强。ABR反应器运行稳定并具有较高的污水处理效果,仅次于UASB,而高于其它厌氧反应器。目前以至未来,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都会呈现一种与日俱增的态势。而且,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愈高,人们制定的废水排放标准愈高,就愈要应用水解酸化技术。因此,用户和潜在用户都会愈来愈多,市场前景愈来愈好。又因为水解酸化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极小的剩余污泥产率等经济技术优势,其他废水处理技术短时期无法取代,使得该技术长期占有市场有保障,因而各类风险也就明显地小。目前,ABR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不同种类中、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但是,现有的ABR反应器采用的进水方式为单侧进水,由于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前部格室,导致反应器前部格室有机负荷过高,在较强的水解和酸化作用下,造成了挥发性脂肪酸VFA过度的积累。这样势必会造成反应器前面格室的营养过度集中,而在反应器后面格室内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又较匮乏,只存在能降解乙酸的产甲烷菌弊端。其结构均采用直板构造,进水方式为单侧进水。而将ABR反应器进水方式变化多点进水的研究未见报道,实为专利技术首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ABR的结构与运行方式进行全方位改善,通过采用多点进水方式,强化了反应器的水解酸化能力,提高了废水生化比(B/C)值,为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节省运行与基建费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装置特征在于1、各格室均设有进水口 1,可同时在各格室按运行以不同水量进水;2、反应器各室内装有活性污泥,各室下部设有排泥孔4 ;3、反应器上部设有沼气收集孔3 ;4、处理后由排水口 2排出。原水箱中的废水由恒流泵分别从各单元格进水口处按比例进入反应器,各进水口进水量可根据废水浓度、废水类别按不同比例由下向流室后进入上向流室,基质与颗粒污泥充分接解后,达到提高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反应器的下向流室与上向流室宽度比I : 4,单元格的长宽高为I : I : 3,反应器内部的导流板夹角为120°,反应器各格室顶部设有沼气收集口。装置运行时,大部废水由第I格室的下向流室进入上向格室,第I格室处理后的废水会同进入第2格室部分废水由下向流室进入上向流室处理,再会同第3格室进入的废水依次流经反应器的后部各格室进一步处理,最终达到污染物的去除。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装置采用4格室反应器,反应器的下向流室与上向流室宽度比I : 4,单元格的长宽高为I : 3,反应器内部的导流板夹角为120°,每格内填厌氧活性污泥。实验用水采用污水处理厂细格栅后的出水,废水由恒流泵分别从各单元进水口处按4:3:2: I的比例进入反应器(各进水口进水量可根据废水浓度、废水类别按不同比进入反应器)。废水在反应器中运行情况是大部废水由第I格室的下向流室进入上向格室,第I格室处理后的废水会同进入第2格室部分废水由下向流室进入上向流室处理,再会同第3格室进入的废水依次流经反应器的后部各格室进一步处理,后由出水孔流出。接种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在静止24h后,去除表面的死污泥,接种污泥指标见下表。表I反应器接种污泥性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区进水厌氧折流板废水处理反应器,包括各单元格室进水口、导流板、集气口、排泥口和出水口;其主要特征是各单元格下向流室均设1进水口,废水可同时由各进水口按比例进入反应器。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区进水厌氧折流板废水处理反应器,包括各单元格室进水口、导流板、集气口、排泥口和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举威
申请(专利权)人:彭举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