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65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包括安装于调度绞车滚筒上的一对半轮,所述半轮中心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调度绞车滚筒相配合,所述半轮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台,一对所述半轮的固定台相配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轮轮缘上设置有绳槽。该驱动轮为铸钢件,耐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会出现咬绳现象。解决了煤矿工人上行难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斜井助行器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
技术介绍
煤矿斜井助行器的驱动装置一般采用调度绞车,调度绞车的滚筒小,速度慢,不适用。且滚筒外径呈圆柱状,使用时产生咬绳现象。因此调度绞车不能直接做驱动轮使用。根据需要必须在滚筒上再设计一个驱动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包括安装于调度绞车滚筒上的一对半轮,所述半轮中心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调度绞车滚筒相配合,所述半轮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台,一对所述半轮的固定台相配合,并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轮轮缘上设置有绳槽。进一步的,所述绳槽底部有一定的斜坡。优选的,所述半轮由两侧面及所述绳槽底部组成的一个中空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驱动轮为铸钢件,耐磨,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会出现咬绳现象。解决了煤矿工人上行难的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半轮主视图;图2半轮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半轮,101、绳槽,102、安装孔,103、固定台,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I、图2所示,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包括安装于调度绞车滚筒上的一对半轮1,所述半轮I中心为安装孔102,所述安装孔102与所述调度绞车滚筒相配合,所述半轮I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台103,一对所述半轮I的固定台103相配合,并通过螺栓2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轮I轮缘上设置有绳槽101。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绳槽101底部有一定的斜坡。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半轮I由两侧面及所述绳槽101底部组成的一个中空结构。将钢丝绳在绳槽101中绕两圈,增大围包角,防止钢丝绳打滑;钢丝绳绕两圈的螺旋方向应顺着调度绞车的旋转方向,这样才能避免咬绳。调度绞车做旋转运动,带动钢丝绳做直线运动(巷道中)和螺旋运动(调度绞车驱动轮处)。螺旋运动使钢丝绳逐渐往驱动轮的圆锥大端处上升,由于重锤拉紧的作用,当重锤拉力大于螺旋运动的上升力时,钢丝绳会下滑,滑至驱动轮圆锥的小端,产生新的平衡。周而复始,避免了钢丝绳出现咬绳的现象。巷道中的钢丝绳直线运动,通过助力杆可带动工人上行,从而减少了工人上下班途中的体力消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调度绞车滚筒上的一对半轮(1),所述半轮(1)中心为安装孔(102),所述安装孔(102)与所述调度绞车滚筒相配合,所述半轮(1)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台(103),一对所述半轮(1)的固定台(103)相配合,并通过螺栓(2)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轮(1)轮缘上设置有绳槽(101)。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斜井助行器用调度绞车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调度绞车滚筒上的一对半轮(I),所述半轮(I)中心为安装孔(102),所述安装孔(102)与所述调度绞车滚筒相配合,所述半轮(I)端部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台(103),一对所述半轮(I)的固定台(103)相配合,并通过螺栓(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全山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百思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