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91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包括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杯托支撑部、杯径上扭结部和杯径下扭结部;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均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支撑片构成,支撑片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相对应于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之间设杯径上扭结部;杯径上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上扭结片组成;相对应于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之间设置杯径下扭结部;杯径下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下扭结片组成:杯径上扭结片和杯径下扭结片的形状完全相同,均在正中位置设置有圆心通过对角线的圆形孔,在一条对角线上设置有对角压痕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
技术介绍
在现在市面上的高脚杯的包装都是千遍一律的方形瓦楞纸盒外包装,内部多选用片状瓦楞芯纸作为防护,不管是在包装防护性能还是包装的装潢上都有很大改良空间。作为日趋普及化的低成本玻璃制品,厂家原本使用的包装成本虽然很低,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包装仅仅依靠几片随意放置的片状瓦楞芯纸作为保护,虽然成本低廉,但是由于片状瓦楞芯纸的抗压强度并不高,所以使用种低成本的包装带来的产品损坏率很高。而使用高強度的塑料制品或者其他材料的包装盒的话,成本过高,不能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实用、成本低廉、制作简单、防护性能卓越、装卸方便的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包括支撑部和扭结部;所述的支撑部包括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所述扭结部包括的杯径上扭结部和杯径下扭结部;所述的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均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支撑片构成,所述的支撑片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相对应于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之间设置杯径上扭结部;所述杯径上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上扭结片组成;相对应于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之间设置杯径下扭结部;所述杯径下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下扭结片组成所述杯径上扭结片和杯径下扭结片的形状完全相同,均在正中位置设置有圆心通过对角线的圆形孔,在一条对角线上设置有对角压痕线。作为对本技术的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的改进所述杯身支撑部的支撑片上设置有杯身支撑部粘结片;所述杯径支撑部上设置有支撑部粘结片;所述杯托支撑部上设置有杯托支撑部粘结片。本技术的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时,通过扭结使开槽相互重叠形成圆形孔径,每个扭结部中的4个等径圆孔通过扭结最終重叠成I个圆孔,形成双孔结构用于固定内装物,扭结后形成的双层扭片结构将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在装潢上也能印刷出精美的图形,具有实用、成本低廉、制作简单、防护性能卓越、装卸方便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的展开图;图2是图I组装成型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图I给出了一种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包括支撑部和扭结部。以上所述的支撑部包括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扭结部包括杯径上扭结部和杯径下扭结部。杯身支撑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身支撑片I 111、杯身支撑片II 112、杯身支撑片III 113和杯身支撑片IV 114组成。杯身支撑片I 111左侧的棱线与杯身支撑片II 112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身支撑片II 112左侧的棱线与杯身支撑片III 113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身支撑片III 113左侧的棱线与杯身支撑片IV 114右侧的棱线相连接;在杯身支撑片IV 114的左侧棱线上设置有杯身支撑部粘结片119。以上所述的杯身支撑部下方为杯径上扭结部,杯径上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 径上扭结片I 211、杯径上扭结片II 212、杯径上扭结片III 213和杯径上扭结片IV 214组成。杯径上扭结片I 211上侧的棱线与杯身支撑片I 111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上扭结片I 211左侧的棱线与杯径上扭结片II 212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上扭结片II 212上侧的棱线与杯身支撑片II 112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上扭结片II 212左侧的棱线与杯径上扭结片III 213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上扭结片III 213上侧的棱线与杯身支撑片III 113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上扭结片III 213左侧的棱线与杯径上扭结片IV 214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上扭结片IV 214上侧的棱线与杯身支撑片IV 114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上扭结部下端为杯径支撑部;杯径支撑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支撑片I 121、杯径支撑片II 122、杯径支撑片III123和杯径支撑片IV 124组成。杯径支撑片I 121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上扭结片I 211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支撑片I 121左侧的棱线与杯径支撑片II 122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支撑片II 122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上扭结片II 212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支撑片II 122左侧的棱线与杯径支撑片III123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支撑片III123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上扭结片III213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支撑片III123左侧的棱线与杯径支撑片IV 124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支撑片IV 124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上扭结片IV 214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支撑片IV 124的左侧棱线上设置有杯径支撑部粘结片129。以上所述的杯径支撑部下方为杯径下扭结部,杯径下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下扭结片I 221、杯径下扭结片II 222、杯径下扭结片III 223和杯径下扭结片IV 224组成。杯径下扭结片I 221上侧的棱线与杯径支撑片I 121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下扭结片I 221左侧的棱线与杯径下扭结片II 222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下扭结片II 222上侧的棱线与杯径支撑片II 122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下扭结片II 222左侧的棱线与杯径下扭结片III 223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下扭结片III 223上侧的棱线与杯径支撑片III 123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下扭结片III 223左侧的棱线与杯径下扭结片IV 224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下扭结片IV 224上侧的棱线与杯径支撑片IV 124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径下扭结部下端为杯托支撑部;杯托支撑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托支撑片I 131、杯托支撑片II 132、杯托支撑片III133和杯托支撑片IV 134组成。杯托支撑片I 131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下扭结片I 221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托支撑片I 131左侧的棱线与杯托支撑片II 132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托支撑片II 132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下扭结片II 222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托支撑片II 132左侧的棱线与杯托支撑片III133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托支撑片III133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下扭结片III223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托支撑片III133左侧的棱线与杯托支撑片IV 134右侧的棱线相连接;杯托支撑片IV 134上侧的棱线与杯径下扭结片IV 224下侧的棱线相连接,杯托支撑片IV 134的左侧棱线上设置有杯托支撑部粘结片139。以上所述的杯径上扭结片I 211上设置有对角压痕线,对角压痕线2与右上端到左下端的对角线完全重合,在杯径上扭结片I 211正中位置设置有圆形孔1,圆形孔I的圆心在对角压痕线2上。以上所述的杯径上扭结片I 211、杯径上扭结片II 212、杯径上扭结片III 213、杯径上扭结片IV 214、杯径下扭结片I 221、杯径下扭结片II 222、杯径下扭结片III223和杯径下扭结片IV 224为完全相同的形状。实际使用时,步骤如下I、分别将杯身支撑部粘结片119与杯身支撑片I 111粘结,杯径支撑部粘结片12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包括支撑部和扭结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部包括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所述扭结部包括杯径上扭结部和杯径下扭结部;所述的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均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支撑片构成,所述的支撑片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相对应于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之间设置杯径上扭结部;所述杯径上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上扭结片组成;相对应于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之间设置杯径下扭结部;所述杯径下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下扭结片组成:所述杯径上扭结片和杯径下扭结片的形状完全相同,均在正中位置设置有圆心通过对角线的圆形孔(1),在一条对角线上设置有对角压痕线(2)。

【技术特征摘要】
1.扭结式双孔固定的高脚杯防护包装,包括支撑部和扭结部;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部包括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所述扭结部包括杯径上扭结部和杯径下扭结部; 所述的杯身支撑部、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均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支撑片构成,所述的支撑片从左到右依次连接; 相对应于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身支撑部和杯径支撑部之间设置杯径上扭结部;所述杯径上扭结部由四块形状相同的杯径上扭结片组成; 相对应于杯径支撑部和杯托支撑部的支撑片,在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佳奇何霞王文瑶高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