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535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可卡固在轨道上的“门”形阻车主体,在阻车主体的两侧帮内侧壁上、位于轨道侧部所在位置处、沿着向轨道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开设有长槽,长槽的槽深自长槽起始端和长槽尾端渐浅;在长槽中放置有阻车钢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拆装复杂、手动操作频繁、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的缺陷,使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煤矿单向轨道阻车装置,特别涉及ー种利用静摩擦力的机械自锁实现轨道单向自锁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轨道阻车装置拆装复杂、手动操作频繁、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适用条件苛刻;而已有的针对临时阻车通常是采用木楔,但木楔只适用于静态,且在放置木楔时往往存在挤手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 环境的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以期克服拆装复杂、手动操作频繁、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的缺陷,提高使用安全性。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的结构特点是设置一可卡固在轨道上的“门”形阻车主体,在所述阻车主体的两侧帮内侧壁上、位于轨道侧部所在位置处、沿着向轨道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的槽深自长槽起始端和长槽尾端渐浅;在所述长槽中放置有阻车钢球。本技术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长槽的起始端在阻车主体的前端面为通槽,在所述阻车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用于封闭长槽起始端的端板。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I、本技术的使用无需耗能,由此避免了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2、本技术使用安全,大大減少安全生产的隐患,适用条件广泛,不会在使用过程产生污染。3、本技术能够多次利用、安装拆卸方便,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使用特别方便。4、本技术单件使用实现单向自锁阻车,当将两件本技术装置对称放置时可以实现双向阻车。附图说明图I为本实用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端板;2长槽;3阻车钢球;4螺钉;5阻车主体;6轨道。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I、图2,本实施例中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的结构形式是设置一可卡固在轨道上的“门”形阻车主体5,在阻车主体5的两侧帮内侧壁上、位于轨道侧部所在位置处、沿着向轨道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开设有长槽2,长槽2的槽深自长槽起始端和长槽尾端渐浅;在长槽2中放置有阻车钢球3。具体实施中,为了便于拆装,将长槽2的起始端在阻车主体5的前端面设置为通槽,在阻车主体5的前端面上设置用于封闭长槽2起始端的端板I ;端板I通过螺钉4可拆式固定连接在阻车主体5的前端面上。本技术利用静摩擦力实现单向自锁,进而实现阻车,阻车主体5的外部形式可以与根据实际需要相适宜,以实现不同目标的阻车需求。使用时,首先将阻车主体5卡放在轨道6上,阻车钢球3位于长槽2的起始端,此吋,阻车钢球3与轨道6的侧部相互之间仍存在有间隙,以利顺利装配;随后,将端板I通过螺钉4固定连接在阻车主体5的前端面上,即完成装配。当阻车主体受到朝向长槽2起始一端的作用力吋,随着阻车主体被推移,阻车钢球3在长槽中向深度更浅的长槽尾部所在一端滚动,由于阻车钢球的挤压,致使阻车主体被锁定在轨道上,实现单向锁定。在保证阻カ钢球及长槽所受的カ不能物理破坏该阻车装置的情况下,无论受到多大的作用力,本技术都能保持在自锁状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可卡固在轨道上的“门”形阻车主体(5),在所述阻车主体(5)的两侧帮内侧壁上、位于轨道侧部所在位置处、沿着向轨道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开设有长槽(2),所述长槽(2)的槽深自长槽起始端和长槽尾端渐浅;在所述长槽(2)中放置有阻车钢球(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单向轨道阻车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可卡固在轨道上的“门”形阻车主体(5),在所述阻车主体(5)的两侧帮内侧壁上、位于轨道侧部所在位置处、沿着向轨道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开设有长槽(2),所述长槽(2)的槽深自长槽起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林清赵岗倪海春程伟耿延和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