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447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目前模压成型用的模具采用铝合金材料经坯体压铸或机加工而成,下模是不可分离的一整体,对其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制作时间长;另外,模具为一实体,在工作时的热量损耗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上模和与其相配的下模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包括外框和紧附在外框上部的型腔层,外框的内腔为空腔,由金属板焊接而形成,型腔层内置有导热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下模由外框和型腔层组合而成,加工简便,制作时间短,型腔层表面无精度加工的要求,加工成本低,热损耗小,可以方便地进行加热水管的维修或更换,延长了模具的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压成型用的模具,尤其是一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模压成型用的模具采用铝合金材料经坯体压铸或机加工而成,其包括上模和与上模相配的下模,下模是不可分离的一整体,对其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难度大,成本高,工序多而复杂,制作时间长;另外,模具为一实体,材料用量大,在工作时的热量损耗大。此外,当模具中的加热水管破裂时,由于加热水管是预埋在模具中,更换或维修非常困难, 一般都将模具报废,影响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其成本低,加工简便,制作时间短,热损耗小,无加工精度要求及使用寿命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由上模和与其相配的下模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包括外框和紧附在外框上部的型腔层,外框的内腔为空腔,由金属板焊接而形成,型腔层内置有导热体。型腔层采用聚氨酯浇注而成,浇注前预先安置导热体。内腔为空腔的外框较大节省了外框的材料用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热损失;由于模具的下模为外框和型腔层组合而成,加工简便,制作时间短;型腔层所用的材料为聚氨酯,型腔层表面无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由上模(1)和与其相配的下模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包括外框(2)和紧附在外框(2)上部的型腔层(3),外框(2)的内腔为空腔(5),由金属板焊接而形成,型腔层(3)内置有导热体(4)。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由上模(I)和与其相配的下模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包括外框(2)和紧附在外框(2)上部的型腔层(3),外框(2)的内腔为空腔(5),由金属板焊接而形成,型腔层(3)内置有导热体(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制造汽车内饰件的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巨昂精密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