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57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包括钨铜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为刀片状结构。该电极头的厚度可以在40-50um之间,如此可以确保电极能够在待加工零件上面刻出凹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电极通过绝缘体放电—产生电弧—放热—切割等动作能够完成对体积小、厚度薄的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电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
技术介绍
火花机电极,也称为铜公,也是火花机加工中不可缺少的。火花机加工时,电极和工件分别连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在电极与工件上施加的脉冲电压产生火花放电。放电的瞬间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高温使得工件表面局部气化或熔化。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电极与工件间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通过无数次的重复脉冲放电,最后便加工出与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电极的形状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火花机加工中,电极的作用是输送加工脉冲,并以电极自身最小的损耗去蚀除工件。常用的电极材料有紫铜、石墨、铜鹤合金、银鹤合金、钢、黄铜、铸铁等。 但是现有电火花成型机中,一般使用约手指粗细的钨铜薄片电极,而由于金属薄片的体积小、厚度薄,传统的电极无法完成在待加工零件上面刻出凹痕的动作,因此亟需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能够在体积小、厚度薄的待加工零件上面刻出凹痕。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包括电极头,所述电极头为刀片状结构。所述电极头的厚度为40-50um之间。所述电极头采用钨铜、紫铜、石墨、铜钨合金、银钨合金、钢、黄铜、或铸铁制成。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将薄片电极的电极头设计为刀片状结构,并且其厚度在40-50um之间,使得电极通过绝缘体放电-产生电弧-放热-切割等动作能够完成对体积小、厚度薄的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如图I所示,包括钨铜电极头1,所述电极头I为刀片状结构。该电极头I的厚度可以在40-50UH1之间,如此可以确保电极能够在待加工零件2上面刻出凹痕。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电极头不仅可以采用钨铜制成,还可以采用紫铜、石墨、铜鹤合金、银鹤合金、钢、黄铜、或铸铁制成。 不难发现,本技术将薄片电极的电极头设计为刀片状结构,并且其厚度在40-50um之间,使得电极通过绝缘体放电一产生电弧一放热一切割等动作能够完成对体积小、厚度薄的待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包括电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1)为刀片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包括电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I)为刀片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火花成型机的薄片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斌朱治伟仇治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六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