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消除冷铁印痕及避免加工后产生色差的铸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38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消除冷铁印痕及避免加工后产生色差的铸型结构。一种能消除冷铁印痕及避免加工后产生色差的铸型结构,包括砂型、石墨块、木板,其特征在于:在砂型内埋入石墨块,石墨块外侧设有木板。同现有技术相比,用石墨块代替原来的灰铸铁或碳钢作为激冷物,石墨块可反复使用,降低成本;在激冷物外侧增设一层型砂,成为“暗冷铁”,将铸件与石墨块隔离,消除外冷铁引起的印痕、色差及表面白口层;加工后,T字槽无显微疏松和缩松;这样铸件表面光洁,组织均匀,本体硬度在HS30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地说是ー种能消除冷铁印痕及避免加工后产生色差的鋳型结构。
技术介绍
对铸件中局部厚大部位或要求提高硬度的部位,鋳造行业通常用的エ艺手段是在该部位放置外冷铁,这个措施可以使该部位激冷,达到调节铸件各部位冷却速度或使该部位激冷,从而提高该部位硬度的目的。但随之而来的会带来以下两个问题1.冷铁四周由型砂包围固定在鋳型内,接缝处必然会产生高低不平,浇注后铸件表面会留下明显印痕,铸件表面不平整,影响外观。由于该部位硬度较高,甚至产生白ロ,故打磨十分困难。2.铸件在放冷铁部位受激冷,有可能表面广3_产生白ロ层,机加工困难,且机加工后会留下明显发白,有光泽的表面,与周围无冷铁部位形成明显色差及硬度差,发白部位硬度高于四周。 这在机床工作台,带导轨等铸件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砂型的结构进行改进,在放置外冷铁的外侧增设木板,造型时增加一次填砂步骤,将木板取出后,进行填砂。这样在激冷物的外侧增设ー层型砂,成为“暗冷鉄”,可以消除残留在铸件表面上的印痕及避免加工后出现色差。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ー种能消除冷铁印痕及避免加工后产生色差的鋳型结构,包括砂型、石墨块、木板,其特征在于在砂型内埋入石墨块,石墨块外侧设有木板。所述的石墨块至少设有I个。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用石墨块代替原来的灰铸铁或碳钢作为激冷物,石墨块可反复使用,降低成本;在激冷物外侧增设ー层型砂,成为“暗冷鉄”,将铸件与石墨块隔离,消除外冷铁引起的印痕、色差及表面白ロ层;加工后,T字槽无显微疏松和缩松;这样铸件表面光洁,组织均匀,本体硬度在HS30以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參见图1,I为砂型,2为石墨块,3为木板,4为T字槽,5为模型,6为砂箱,7为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说明。如图I所不,在砂型I内埋入石星块2,石星块2外侧设有木板3 ;石星块2至少设有I个。用成型石墨块2代替传统的灰铸铁或碳钢冷铁作为激冷物。石墨的导热系数大于灰铸铁,故其激冷效果优于灰铸铁;石墨块2在铸件开箱清理后,可回收反复使用,无使用次数限制,而灰铸铁冷铁只能反复使用2 4次,否则会影响激冷效果,甚至会引起铸件表面气孔,报废;石墨块形状,尺寸大小,可随要求订制。在需放置冷铁部位,制作木模时,增加ー块厚10mm,面积大小和冷铁激冷面相同或稍大的活动的木板3。石墨块厚度根据需要激冷部位厚度而定,约为需激冷部位厚度的l/ri/5,如需激冷部位为曲面,则木板3也应做成相应曲面,用于起模后,取出木板3,进行二次填砂。这样,在鋳型完成后,激冷物与型腔之间隔了ー层IOmm的型砂,成为“暗冷鉄”。由于石墨快激冷能力优于灰铸铁,虽不与铸件直接接触,仍能达到明冷铁同样效果,但可消除残留在铸件表面上的印痕及避免加工后出现色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消除冷铁印痕及避免加工后产生色差的铸型结构,包括砂型、石墨块、木板,其特征在于:在砂型(1)内埋入石墨块(2),石墨块(2)外侧设有木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消除冷铁印痕及避免加工后产生色差的鋳型结构,包括砂型、石墨块、木板,其特征在于在砂型(I)内埋入石墨块(2),石墨块(2)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侃张艺民唐为农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林飞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