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27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包括放置在钢板下方的框式校准架体;还包括若干中轴线互相平行的传导辊,所述传导辊的两端分别与校准架体相对的两内侧连接,还包括至少3个侧壁限位轮,每相邻的两个传导辊之间存在间隙,每一个侧壁限位轮设置在该间隙处,且侧壁限位轮的中轴线与传导辊的中轴线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辅助工人上料生产,能自动校准进料口,可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轮的生产,具体是指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
技术介绍
生产汽车的钢轮分很多步骤,一般的生产步骤为先将钢板弯曲成圆桶,然后将开口处焊接时的侧壁封口,然后进行冲压扩口处理,最后冲压成型。经过研究发现,由于上料部分,即先将钢板弯曲成圆桶的部分采用的是人工上料,该处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因此此处的生产效率低下,现有的上料方式是,工人将料钢板放置在卷圆机的进料口,然后需要找准进料口的位置,将钢板限位后,最后才将钢板送进卷圆机内。由于一个钢板均有十来公斤,因此如果没有匹配的导向引导装置,仅仅靠人力进行送料,难以提高效率,甚至,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会造成后续生产中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的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可辅助工人上料生产,能自动校准进料口,可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包括放置在钢板下方的框式校准架体;还包括若干中轴线互相平行的传导辊,所述传导辊的两端分别与校准架体相对的两内侧连接,还包括至少3个侧壁限位轮,每相邻的两个传导辊之间存在间隙,每一个侧壁限位轮设置在该间隙处,且侧壁限位轮的中轴线与传导辊的中轴线垂直。还包括驱动电机装置,所述传导辊和侧壁限位轮均受驱动电机装置的驱动控制。所相邻的两个侧壁限位轮分别位于钢板的一侧。所述传导辊的数目至少为4个。所述两侧壁限位轮在校准架体侧视方向的投影距离为D,D等于钢板的宽度。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将本设计中的校准架体的高度设计到与卷圆机进料口齐平,形成一个操作平台,为了能驱动钢板前进,同时能自动对准进料口,本技术在前所述的基础上增加了传导辊,所有的传导辊均互相平行,这样钢板即可在所有传导辊的上方驱动前进。然后再此基础上设置侧壁限位轮,两侧壁限位轮在校准架体侧视方向的投影距离为D,D等于钢板的宽度,这样,钢板只能砸侧壁限位轮所限制的区域内按照设计的路线前进。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辅助工人上料生产,能自动校准进料口,可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校准架体的侧视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校准架体;2、传导辊;3、钢板;4、侧壁限位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一如图I、2所示,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包括放置在钢板3下方的框式校准架体I ;还包括若干中轴线互相平行的传导辊2,所述传导辊2的两端分别与校准架体I相对的两内侧连接,还包括至少3个侧壁限位轮4,每相邻的两个传导辊2之间存在间隙,每一个侧壁限位轮4设置在该间隙处,且侧壁限位轮4的中轴线与传导辊2的中轴线垂直。还包括驱动电机装置,所述传导辊2和侧壁限位轮4均受驱动电机装置的驱动控制。所相邻的两个侧壁限位轮4分别位于钢板3的一侧。所述传导辊2的数目至少为4个。所述两侧壁限位轮4在校准架体I侧视方向的投影距离为D,D等于钢板3的宽度。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将本设计中的校准架体I的高度设计到与卷圆机进料口齐平,形成一个操作平台,为了能驱动钢板前进,同时能自动对准进料口,本技术在前所述的基础上增加了传导辊2,所有的传导辊2均互相平行,这样钢板即可在所有传导辊2的上方驱动前进。然后再此基础上设置侧壁限位轮4,两侧壁限位轮4在校准架体I侧视方向的投影距离为D,D等于钢板3的宽度,这样,钢板只能砸侧壁限位轮4所限制的区域内按照设计的路线前进。实施例二 如图I、2所示,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包括放置在钢板3下方的框式校准架体I ;还包括若干中轴线互相平行的传导辊2,所述传导辊2的两端分别与校准架体I相对的两内侧连接,还包括至少4个侧壁限位轮4,每相邻的两个传导辊2之间存在间隙,每两个侧壁限位轮4设置在该间隙处,且侧壁限位轮4的中轴线与传导辊2的中轴线垂直。且处于同一间隙的两个传导辊2分别位于钢板的两侧。还包括驱动电机装置,所述传导辊2和侧壁限位轮4均受驱动电机装置的驱动控制。所述传导辊2的数目至少为2个。所述两侧壁限位轮4在校准架体I侧视方向的投影距离为D,D等于钢板3的宽度。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将本设计中的校准架体I的高度设计到与卷圆机进料口齐平,形成一个操作平台,为了能驱动钢板前进,同时能自动对准进料口,本技术在前所述的基础上增加了传导辊2,所有的传导辊2均互相平行,这样钢板即可在所有传导辊2的上方驱动前进。然后再此基础上设置侧壁限位轮4,两侧壁限位轮4在校准架体I侧视方向的投影距离为D,D等于钢板3的宽度,这样,钢板只能砸侧壁限位轮4所限制的区域内按照设计的路线前进。如上所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的侧壁限位轮4的设计属于交替排布在钢板的两侧,而实施例二中的侧壁限位轮4每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钢板的两侧。对于实施例二的设计,限位效果稳定,但设计和制作成本大。实施例一的效果设计简单,但不稳定。一般的如果应用的钢板面积或宽带较大,则使用实施例二,如果钢板的面积或宽带较小。则使用实施例一。 综上,就能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钢板(3)下方的框式校准架体(1);还包括若干中轴线互相平行的传导辊(2),所述传导辊(2)的两端分别与校准架体(1)相对的两内侧连接,还包括至少3个侧壁限位轮(4),每相邻的两个传导辊(2)之间存在间隙,每一个侧壁限位轮(4)设置在该间隙处,且侧壁限位轮(4)的中轴线与传导辊(2)的中轴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在钢板(3)下方的框式校准架体(I);还包括若干中轴线互相平行的传导辊(2),所述传导辊(2)的两端分别与校准架体(I)相对的两内侧连接,还包括至少3个侧壁限位轮(4),每相邻的两个传导辊(2)之间存在间隙,每一个侧壁限位轮(4)设置在该间隙处,且侧壁限位轮(4)的中轴线与传导辊(2)的中轴线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车轮生产的钢板进料校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江雷小平肖传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