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桶外壁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3138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涉及一种圆桶外壁整形装置,包括上压模、下压模,左、右支架,左、右液压油缸,电机减速器,上压模固接有从动轴,从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右支架的内滑道孔中,所述轴承上部与右液压油缸连接,右液压油缸固定在右支架顶部;下压模为两根,下压模同轴固接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内滑道孔下方的右支架上,传动轴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承座上;另一端键接有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对应的从动轴上键接有从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电机减速器上的主动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压模间对圆桶侧壁的滚压,大大保证了整形质量的一致性;通过本装置对整形一个圆筒只需3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及旧桶回收再清洗
,尤其涉及一种圆桶外壁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节约资源,需要对化工、石油等领域使用过的旧桶进行翻新再利用。由于旧桶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局部的变形,如圆桶壁内陷或凸出,就需要工人将这些部分进行整形。对于封闭的圆桶工人可以通过向桶内打压的方式进行整平。而对于开放式的圆桶,目前,圆桶的整形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通过人工敲打实现圆桶桶壁的平整,这种方式工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一个圆桶需要几十分钟才能整形完成,噪音大,翻新成本高,而且,整形质量得不到保障,圆桶整体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圆桶外壁整形装置,通过机械化操作进行整形,从而提高整形效率,保证整形质量。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桶外壁整形装置,包括与圆桶外壁形状相应的圆柱形上压模、与圆桶内壁形状相应的圆柱形下压模、带有内滑道孔的左、右支架、左、右液压油缸、电机减速器,所述上压模同轴固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右支架的内滑道孔中,所述轴承上部与所述右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右液压油缸固定在右支架顶部;所述下压模为两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桶外壁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圆桶外壁形状相应的圆柱形上压模、与圆桶内壁形状相应的圆柱形下压模、带有内滑道孔的左、右支架、左、右液压油缸、电机减速器,所述上压模同轴固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右支架的内滑道孔中,所述轴承上部与所述右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右液压油缸固定在右支架顶部;所述下压模为两根,位于上压模的下方,所述下压模同轴固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内滑道孔下方的右支架上,所述传动轴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承座上;另一端键接有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对应的从动轴上键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电机减速器上的主动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桶外壁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圆桶外壁形状相应的圆柱形上压模、与圆桶内壁形状相应的圆柱形下压模、带有内滑道孔的左、右支架、左、右液压油缸、电机减速器,所述上压模同轴固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右支架的内滑道孔中,所述轴承上部与所述右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右液压油缸固定在右支架顶部;所述下压模为两根,位于上压模的下方,所述下压模同轴固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支承在所述内滑道孔下方的右支架上,所述传动轴一端通过轴承支承在支承座上;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喜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腾达建筑装潢材料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