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影手术洞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1586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影手术洞巾,该造影手术洞巾包括带洞口的手术铺单,还包括透明薄膜,该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紧密联接并延伸出上述的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例如透明薄膜与与手术铺单的两侧或单侧边缘紧密联接。医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透明薄膜操作相关器械,方便操作,这样具有良好的阻菌效果好,防止细菌通过器械和病人相互传播引起的感染,且这样的一体化设计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术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影手术洞巾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学又称介入放射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影像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学科,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治疗。它不同于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传统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影像设备(数字减影X线机、CT机、核磁共振机和B超等)的引导下,通过微小的创口(米粒大小)将特定的精密器械(如导管、导丝等)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体外操作、体内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介入治疗特别适用 于内科药物治疗难以奏效,而又不能、不宜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近二、三十年来介入治疗学发展迅速,和内科、外科学一道成为临床3大支柱性学科。造影手术是介入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影手术是利用造影剂的噪音作用来显示内脏病变的手术,简单地说它是采用电视监视器高科技设备,通过在人体某一部位开一个小洞,然后用一根导管深入病人体内血管,进行修补、扩充、疏通工作的微创腔内手术治疗。手术洞巾是医院各类手术中用来铺盖手术野四周皮肤的屏障材料,目的是使无菌区与有菌区绝对分开,避免或减少手术中的污染,以保护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免受交叉感染,同时对手术人员也有保护作用。目前,造影手术中采用的手术洞巾主要是重复性纯棉质产品,纯棉布本身不具有透明性。由于造影手术中需在手术台边放置有多种仪器和设备以配合手术的进行。这些仪器和设备被不透明的棉质洞巾覆盖后,医护人员无法在棉质洞巾上面直接操作仪器和设备,使得造影手术中的操作十分不便捷,也有造成细菌在机器和病人之间转移或传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造影手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在手术中便于医生操作或使用相关仪器的造影手术洞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造影手术洞巾,该洞巾包括带洞口的手术铺单,还包括透明薄膜,该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紧密联接并延伸出该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上述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的两侧或单侧边缘紧密联接。上述透明薄膜可位于手术铺单在手术台边缘下垂的位置,用来覆盖手术台周围的仪器或设备。具体的,上述洞口周围的手术铺单上可设置有吸液层,该吸液层粘附在手术铺单上。上述手术铺单的洞口还可覆盖有手术薄膜,该手术薄膜与手术铺单封闭连接。上述手术铺单的洞口包括两个洞、四个洞或六个洞等。具体的,上述手术铺单上可设置有附件。上述附件可包括钩孔和魔术贴等的一种或几种。上述手术铺单为SMS层、木浆水刺无纺布层或PE-PP复合材料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造影手术洞巾的透明薄膜直接操作相关器械,方便操作,使手术过程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可视性。透明薄膜与手术洞巾一体化,覆盖病人的同时也覆盖住机器,防止细菌通过器械和病人相互传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造影手术洞巾A ;图2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造影手术洞巾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I所示的造影手术洞巾A,其包括手术铺单1,手术铺单I包括两个洞口,即一对洞口 2,在手术铺单I的两侧连接有透明薄膜3,左右各一。具体的,透明薄膜可采用透明PE膜,也可采用其他透明材质。透明薄膜3与手术铺单I的左右两侧紧密连接,并延伸出来。在本款洞巾中,透明薄膜3与手术铺单I的结合部位于手术铺单I在手术台边缘下垂处,使得洞巾在手术台的两侧位置为透明。需要说明的是,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结合位置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紧密联接并延伸出上述的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即可。例如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的造影手术洞巾B,其包括手术铺单21,手术铺单21上包括4个洞口,其中较小的洞口 22有一对,较大的洞口 23也有一对,透明薄膜24位于手术铺单21下半部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造影手术中,手术的具体部位和手术中各仪器的摆放位置设计不同的带透明薄膜的洞巾。采用了透明薄膜这一设计,医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透明薄膜操作位于手术台旁的相关器械,既不需要直接接触医疗器械又方便操作,防止细菌通过器械和病人相互传播引起的感染,且这样的一体化设计成本较低。本技术提供的造影手术洞巾的洞口周围设置有吸液层,吸液层可采用新型吸水抗渗透为一体的医用复合材料,面料柔软、无落絮、牢固强度及伸拉性好,具有阻隔微生物和液体的屏障、抗静电、抗酒精功能。吸液层可粘附在洞巾的关键区域位置即手术野周围,能够迅速吸收从手术开口中溢出的液体,避免重复污染手术切口或液体顺着洞巾流到地面,引起交叉感染。在图I所示的造影洞巾A中,4为吸液层,如图2所示的造影洞巾B中,25为吸液层。为使得造影洞巾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可在手术铺单的洞口上覆盖手术薄膜,手术薄膜与手术铺单封闭连接。例如,图I所示的造影手术洞巾A中,洞口 2上覆盖有手术薄膜5 ;图2所示的造影手术洞巾B中,大洞口 23上覆盖有第一手术薄膜27,小洞口 22上,覆盖有第二手术薄膜26。手术薄膜与洞口附近的手术铺单成封闭连接,这使得手术薄膜和手术铺单之间不会出现可让液体等透过的空隙,从而有效保证手术铺单覆盖部位的隔离状态。手术薄膜与手术铺单的结合部可位于洞巾的正面或反面(反面指洞巾使用时与病人接触的那面,正面指背离病人的那面),或洞口的边缘,并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手术薄膜在手术前,可用离型纸覆盖手术薄膜的黏性面,需要时将离型纸剥开即可露出手术薄膜的黏性面,将手术薄膜贴合在手术部位。由于手术薄膜与手术部位周围的皮肤紧密贴合,且手术薄膜与手术铺单封闭连接,使得手术铺单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滑动。同时,手术薄膜具有粘贴力强、封闭性好、无菌、无毒、无过敏、透明度好、使用方便的特点,可防止细菌的侧向转移、减少感染机会,手术后容易剥离、无残留物,方便医生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造影手术洞巾还可进一步的采用人性化设计,根据不同造影手术的特点,选择不同数量和大小的洞口,以满足各类造影手术的需要。例如,图I所示的造影手术洞巾A上采用独特的双孔设计,即洞口 2 —对,在如图2所示的造影手术洞巾B上采用的四孔设计,即其中较小的洞口 2有一对,较大的洞口 23也有一对。除上述的双孔和四孔设计以外,还可采用六孔设计,满足医生对穿刺部位进行多种选择。为方便医生的使用,本技术提供的造影手术洞巾上还设置有附件,附件为洞巾上的衍生结构,可以与洞巾一体合成,也可以组装在洞巾上,便于医护人员在手术中放置或固定手术器械、电线或导管等。上述附件在洞巾上的位置可根据医生手术的实际习惯和 需求进行设计,例如在洞口的附近等,具体位置的设置可以根据附件的实际使用来进行安排,其位置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造影手术洞巾B在洞巾的手术铺单上设置的附件为钩孔28和魔术贴29。其中,钩孔28为带有通孔的平面结构,其一侧固定在洞巾上,使用时,可以将电线或导管穿过该钩孔的通孔,这样可使电线或导管在洞巾上的位置被固定下来而不会随意摆放,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魔术贴29包括毛面贴和刺面贴,毛面贴的一面为毛面,另一面为非毛面;刺面贴的一面为刺面,另一面为非刺面。毛面贴的毛面可与刺面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影手术洞巾,包括带洞口的手术铺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薄膜,所述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紧密联接并延伸出所述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影手术洞巾,包括带洞口的手术铺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薄膜,所述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紧密联接并延伸出所述手术铺单的至少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造影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膜与手术铺单的两侧或单侧边缘紧密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影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膜位于手术铺单在手术台边缘下垂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造影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周围的手术铺单上设置有吸液层,所述吸液层粘附在手术铺单上。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全郑多姿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