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剖腹产手术洞巾,该洞巾包括带开洞的手术铺单,该开洞上覆盖有手术薄膜,且该手术薄膜与手术铺单封闭连接。洞巾开洞处的手术薄膜贴合在病人的手术部位,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能保持与切口周围皮肤的良好粘贴,使得洞巾不易滑动,一方面避免了因洞巾移动造成的对医生手术过程中持刀操作和对准手术野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手术薄膜紧贴于手术切口周围,防止切口周围的微生物细菌等侧移污染切口,从而减少了感染的机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术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剖腹产手术洞巾。
技术介绍
手术洞巾是医院各类手术中用来铺盖手术野四周皮肤的屏障材料,目的是使无菌区与有菌区绝对分开,避免或减少手术中的污染,以保护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免受交叉感染,同时对手术人员也有保护作用。手术洞巾多为带开洞的手术铺单,手术铺单覆盖在病人身上,手术铺单上的开洞则对准手术部位形成手术野。在进行剖腹产手术时,洞巾覆盖在产妇身上,洞巾开洞对准腹部手术区。现有的剖腹产手术洞巾一般采用重复性棉质产品,棉质洞巾材料本身不带粘性,在手术过程中洞巾 容易在病人身体上滑移,为手术操作带来不便,且棉质洞巾与病人间的服帖性差,血液容易顺着洞口向病人身体流开,污染非手术区,使得细菌等侧向转移,从而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棉质洞巾的阻菌效果不佳。而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手术,需要覆盖多层棉质洞巾和敷料来吸收血液,否则血液容易沾湿病人身体,污染非手术区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剖腹产手术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剖腹产手术洞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剖腹产手术洞巾,该洞巾包括带第一开洞的手术铺单,上述第一开洞上覆盖有手术薄膜,该手术薄膜与手术铺单封闭连接。上述手术薄膜的中间设有第二开洞。上述开洞的周围设置有集液装置,该集液装置包括集液袋和用于改变集液袋形态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设置于集液袋袋口端,集液袋设置在第一开洞的周围。上述支撑装置可为可变形的支撑条。上述集液装置可进一步包括排液阀,该排液阀设置于集液袋上。进一步的,上述集液袋袋体内腔中设置有过滤装置。上述手术铺单还包括至少一个裙摆状洞巾翼,该洞巾翼联接在手术铺单边缘且位于第一开洞的周围。该洞巾翼联接在手术铺单第一开洞四角且对应人体上半身支撑架两侧和左右大腿的部位。上述手术铺单上设置有附件。具体的,上述附件包括钩孔和魔术贴中的一种或两种。上述手术铺单为SMS层、木浆水刺无纺布层或PE-PP复合材料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剖腹产手术洞巾,在洞巾的手术铺单第一开洞处覆盖有手术薄膜,手术薄膜贴合在病人的手术部位,在长时间手术过程中能保持与切口周围皮肤的良好粘贴,使得洞巾不易滑动,一方面避免了因洞巾移动造成的对医生手术过程中持刀操作和对准手术野的影响,另一方面手术薄膜紧贴于手术切口周围,防止切口周围的微生物细菌等侧移污染切口,从而减少了感染的机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腹产手术洞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I为一款剖腹产手术洞巾的示意图。该剖腹产手术洞巾为带第一开洞2的手术铺单1,手术薄膜3覆盖第一开洞2,手术薄膜3与手术铺单封闭连接。手术薄膜3与第一开洞2附近的手术铺单I成封闭连接,这使得手术薄膜3和手术铺单I之间不 会出现可让液体等透过的空隙,从而有效保证手术铺单I覆盖部位的隔离状态。手术薄膜3与手术铺单I的结合部可位于该洞巾的正面或反面(反面指洞巾使用时与病人接触的那面,正面指背离病人的那面),或第一开洞2的边缘,并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在本例中,手术薄膜3与手术铺单I的结合部位于该洞巾的正面。手术薄膜3在手术前,可用离型纸覆盖手术薄膜3的黏性面,需要时将离型纸剥开即可露出手术薄膜3的黏性面,将手术薄膜3贴合在手术部位。由于手术薄膜3与手术部位周围的皮肤紧密贴合,且手术薄膜3与手术铺单I封闭连接,使得手术铺单I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滑动。同时,手术薄膜3具有粘贴力强、封闭性好、无菌、无毒、无过敏、透明度好、使用方便的特点,可防止细菌的侧向转移、减少感染机会,手术后容易剥离、无残留物,方便医生使用。由于剖腹产手术中不同孕妇的腹部大小形状不一,且腹部成球面,手术薄膜3贴合部位较大时,为确保手术薄膜3与产妇腹部的紧密贴合,可在手术薄膜3的中间设置第二开洞4,第二开洞4的作用在于让产妇的腹部露出,使得第二开洞4周围的手术薄膜3与腹部的贴合更加紧密,以便更好的适应不同大小的腹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二开洞4的形状为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在剖腹产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液体、异物、组织等,为收集这些液体等,还可在洞巾的第一开洞周围设计集液装置。如图I所示,集液装置包括集液袋5和用于改变集液袋形态的支撑装置。为便于将集液袋内的液体排出,集液装置还可进一步包括排液阀7。排液阀7可进一步与导管连接,便于集液袋5内部的液体排出。在集液袋5的袋体内腔设置有过滤装置,例如过滤层,液体经排液阀7流出前先通过过滤层过滤,以免手术中产生的组织等堵塞排液阀7或与排液阀7连通的导管。具体的,集液袋5主要用于收集手术中产生液体或其他异物或组织,该集液袋可为PE膜或其他材料。在本例中,集液袋5可采用环形设计,其包括上下开口的中空袋体,其中,上开口为袋口,下开口套住手术铺单I上的第一开洞2且与第一开洞2四周的手术铺单I形成封闭连接。集液袋5下开口端的袋体内腔尺寸小于袋体中部内腔。其袋口端的袋体内腔可小于袋体中部内腔,但并不限于小于。集液袋5在未使用时,袋体平贴于手术铺单I上。支撑装置位于集液袋的袋口端,用于改变集液袋形态,例如支撑装置直接撑开集液袋袋口,或通过提拉支撑装置使集液袋打开或调整集液袋的形状。在本例中,如图I所示,支撑装置为支撑条6。该支撑条6为可任意塑形的条状材料,支撑条的特点是一旦受力则可根据受力情况改变其形态并在外力消失后仍维持改变后的形态。支撑条6设置在集液袋5的袋口端,沿基本平行于袋口的方向水平环形设置,具体可设置在袋口端的袋体内侧也可设置在袋口端的袋体外侧,且与集液袋5袋体紧密结合。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将支撑条6向上(即背离手术铺单I的方向)提起,支撑条6的向上运动将带动与其结合的集液袋5袋体立起,从而将集液袋5立体化。由于支撑条6可以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维持住弯折状态,故集液袋5袋口的形状还可进一步通过调整支撑条6的形状而得以改变。在本技术中,集液袋也可采用其他具体结构,例如,集液袋整体位于第一开洞2的下方或侧下方,集液袋的袋口紧贴或靠近在第一开洞2的下方或侧下方且袋口端的部分袋体与手术铺单I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集液袋固定在手术铺单I上。而袋口端未与手术铺单I紧密结合的部分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可沿基本平行于袋口的方向水平设置或略为弧形设置,具体可设置在袋口端的袋体内侧也可设置在袋口端的袋体外侧。使用时,通过操作支撑条能改变袋口的张合并维持袋口的形状。例如,从支撑条的中部沿垂直于且背离手术铺单I的方向弯折支撑条,使支撑条从平贴在手术铺单的水平直线状态中变为垂直且与手术铺单I相邻的三角形两条边,支撑条的形变将带动与支撑条结合的袋体,即可将集液袋的袋口打开。由于支撑条可以在不受力的条件下维持住弯折状态,故袋口的打开状态也可维持。支·撑条的长度可根据集液袋袋口端可张开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支撑条的长度为袋口周长的一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掌握其核心原理后根据集液袋的实际设置来调整支撑条的长度和具体位置。为使得剖腹产手术洞巾与产妇身体的贴合度更好,本例中的剖腹产手术洞巾并不是简单的方形结构,而增加了洞巾翼的特别设计。洞巾翼为联接在手术铺单边缘的延伸部分,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剖腹产手术洞巾,包括带第一开洞的手术铺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洞上覆盖有手术薄膜,所述手术薄膜与所述手术铺单封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剖腹产手术洞巾,包括带第一开洞的手术铺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洞上覆盖有手术薄膜,所述手术薄膜与所述手术铺单封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的剖腹产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薄膜中间设有第二开洞。3.根据权利要求I的剖腹产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洞的周围设置有集液装置,所述集液装置包括集液袋和用于改变集液袋形态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集液袋袋口端,所述集液袋设置在所述第一开洞的周围。4.根据权利要求3的剖腹产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可变形的支撑条。5.根据权利要求3的剖腹产手术洞巾,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包括排液阀,所述排液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全,郑多姿,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