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挠性管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93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挠性管的加工装置,包括组装在机体支承座上的轴套和卡头支架,其特征在于:带有驱动轮的轴套内通过模架固定有凹模,套装在凹模内的凸模固定在传动心轴上,在凹模出口端设置能夹紧挠性管的弹性瓣式可调卡头,卡头前端外锥面套装在卡头支架的锁紧套内,卡头后端的螺距调节套通过螺纹连接在卡头支架上。(*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挠性管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管的卷绕成型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护电线、电缆的挠性管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防护电线、电缆的防护套管,一般采用塑料管。塑料加工装置的种类较多,但无法加工多层管。对于在环境潮湿、地形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施工作业的电线、电缆,由于塑料管较硬,套用比较困难,尤其是电线、电缆铺设走向复杂的施工作业中,塑料管不易弯曲,施工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施工作业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由多种片材紧密卷绕而成的挠性管。现有的单层挠性管,如蛇皮管的加工装置,只将一种钢带材料通过专用的成形轮压接成型,而不能将一种片材或多种片材紧密卷绕成型为挠性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挠性管的加工装置,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将一种片材或同时将多种片材紧密卷绕成一体,不仅节省工时,而且显著提高挠性管的工作效率及其抗拉、抗压强度,有效保证挠性管的产品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组装在机体支承座上的轴套和卡头支架,其技术要点是:带有驱动轮的轴套内通过模架固定有凹模,套装在凹模内的凸模固定在传动心轴上,在凹模出口端设置能夹紧挠性管的-->弹性瓣式可调卡头,卡头前端外锥面套装在卡头支架的锁紧套内,卡头后端的螺距调节套通过螺纹连接在卡头支架上。上述凹模内周和凸模外周分别设置有螺纹或螺旋槽。由于本技术采用结构设计合理的凹模、凸模,使两个模具进行相互转动,即可通过弹性瓣式可调卡头,将一种片材或同时将多种片材紧密卷绕成一体,所以不仅操作方便,节省工时,而且显著提高挠性管的工作效率及其抗拉、抗压强度。采用该装置加工挠性管,能有效保证挠性管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因此,本技术容易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卡头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2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该装置包括组装在机体8支承座9上的轴套7、模架4、凹模3、凸模2、心轴1和带有卡头锁紧套6和安装套10的卡头支架12和带有螺距调节套11的瓣式可调卡头5。其中带有驱动轮(链轮或齿轮)13的轴套7内,通过模架4固定有凹模3。套装在凹模3内的凸模2固定在传动心轴(空心轴或实心轴)1上。凹模3内周和凸模2外周分别设置有螺纹或螺旋槽,使二者在相互转动时,形成套管并让一种片材或同时将多种片材在其间紧密卷绕成一体。在凹模3出口端设置能夹紧挠性管(图中末示出)的弹性瓣式可调卡头5。该弹性瓣式可调卡头5外周表面呈锥形体,其规格、尺寸应按挠性管的规格选择,卡头5后端设置螺距调节套11。卡头5前端外锥面套装在卡头支架12的锁紧套6内,-->后端的螺距调节套11通过螺纹连接在卡头支架上12,调整螺距调节套11可带动卡头5沿其轴向移动,以改变卡头5前端外锥面在锁紧套6内的位置,从而改变其内周径向尺寸,使挠性管的表面形成符合设计要求的螺纹。挠性管的螺纹或螺旋槽具体规格、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卡头5后端的螺距调节套11的轴向位移来确定。使用时,将一种片材或同时将多种片材分别缠绕在心轴1上,驱动心轴1转动,即可将片材连续不断地送到凹模3和凸模2之间,然后经弹性瓣式可调卡头5使片材紧密卷绕成一体,即加工成所需要的挠性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挠性管的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挠性管的加工装置,包括组装在机体支承座上的轴套和卡头支架,其特征在于:带有驱动轮的轴套内通过模架固定有凹模,套装在凹模内的凸模固定在传动心轴上,在凹模出口端设置能夹紧挠性管的弹性瓣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祥徐志强任力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外合资营口鑫源金属套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