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性层叠膜、偏振板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924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薄型的偏振板,所述偏振板具备保护膜和形成于保护膜的一个面的偏振片层,且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供良好的对比度比;其中,偏振片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下且由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99.0摩尔%以下,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为40%以上、并且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为99.9%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偏振板被广泛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的供给元件等。作为这样的偏振板,以往一直使用在由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的偏振膜上粘接由三乙酰纤维素形成的保护膜的偏振板,但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装置在笔记本个人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中的发展等,要求薄壁轻量化。作为制造此类薄型偏振板的方法,提出了以下方法通过在基材膜表面设置聚乙烯醇系树脂后,进行拉伸,接着进行染色,从而得到具有偏振片层的偏振性层叠膜,将其直接用作偏振板,或在该偏振性层叠膜上贴合保护膜后,剥离基材膜,将由此得到的 层叠膜用作偏振板(例如参照 JP2000-338329-A、JP2009-93074-A、JP2009-98653-A 和JP2003-43257-A)。对于通过上述现有的方法得到的、在基材膜表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而成的偏振板而言,通过在基材膜表面上直接涂布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而形成树脂层,由此与使用聚乙烯系树脂原膜(7 ^ 原反)的情况相比,存在得到非常薄的聚乙烯醇层这样的优点。但是,在将通过上述现有的方法得到的偏振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方面有时未必充分。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供良好的对比度比的薄型偏振板、其中所使用偏振性层叠膜、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上述现有的方法中,在使用皂化度超过99. O摩尔%的、通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来形成树脂层的情况下,在得到的偏振板的偏振性能的方面有时不足,其结果发现使用偏振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比未必充足,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包括下述方案。[I] 一种偏振性层叠膜,其具有基材膜和形成于基材膜的一个面的偏振片层,其中,偏振片层的厚度为ΙΟμπι以下,由经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为40%以上,并且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为99. 9%以上。[2]根据[I]所述的偏振性层叠膜,其中,偏振片层以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被实施了单轴拉伸。[3]根据[I]或[2]所述的偏振性层叠膜,其被用于偏振板。[4]根据[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性层叠膜,其中,偏振片层隔着底涂层而形成于基材膜的一个面。[5] 一种偏振板,其具有保护膜和形成于保护膜的一个面的偏振片层,其中,偏振片层的厚度为ΙΟμπι以下,由经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为40%以上,并且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为99. 9%以上。[6]根据[5]所述的偏振板,其中,偏振片层隔着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而形成于保护膜的一个面。[7]根据[5]或[6]所述的偏振板,其中,偏振片层以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被实施了单轴拉伸。[8] 一种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其是[I] [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形成由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的聚乙烯醇系树脂 形成的树脂层而得到层叠膜的树脂层形成工序,以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对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拉伸膜的拉伸工序,以及用二色性色素将拉伸膜的所述树脂层染色而形成偏振片层的染色工序。[9] 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是[5] [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形成由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的树脂层而得到层叠膜的树脂层形成工序,以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对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拉伸膜的拉伸工序,用二色性色素将拉伸膜的树脂层染色而形成偏振片层,从而得到偏振性层叠膜的染色工序,在偏振性层叠膜的偏振片层的与基材膜侧的面相反侧的面贴合保护膜而得到多层膜的贴合工序,以及将基材膜从多层膜中剥离的剥离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提供良好的对比度比的显示的薄型偏振板和其中所使用的偏振性层叠膜。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或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基材膜的表面形成由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的树脂层,以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进行单轴拉伸,从而起到在后段的染色工序中得到良好的染色速度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基本层构成的一个实例的概略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偏振板的基本层构成的一个实例的概略剖面图。图3是表示图I所示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偏振性层叠膜的构成>图I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偏振性层叠膜的基本层构成的一个实例的概略剖面图。偏振性层叠膜10具备基材膜11和形成在基材膜11的一个面的偏振片层12。偏振片层12的厚度为ΙΟμπι以下、由经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偏振性层叠膜10的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为40%以上,并且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为99. 9%以上。偏振性层叠膜10可用作偏振板。由于偏振性层叠膜10具有如上所述的光学特性,所以在将偏振性层叠膜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板时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对比度比的显示。需说明的是,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可通过以下方式求出,即,在波长为380nm 780nm的范围内,求出偏振性层叠膜或偏振板的MD透射率和TD透射率,根据如下所示的式(I)算出各波长下的单体透射率,进而通过Jis Z 8701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能见度校正。另外,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可通过以下方式求出,即,与上述同样求出MD透射率和TD透射率,根据如下所示的式(2)算出各波长下的偏振度(%),进行与上述同样的能见度校正。 “MD透射率”为使偏振板样品的透射轴与从格-汤二氏棱镜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平行时的透射率,在式(I)、式⑵中表示为“MD”。另外,“TD透射率”为使偏振板样品的透射轴与从格-汤二氏棱镜发出的偏振光的方向呈直交时的透射率,在式(I)、式(2)中表不为“TD”。MD透射率、TD透射率均可用带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单体透射率(% ) = (MD+TD)/2……式(I)偏振度(%) = K (MD;TD) / (MDH-TD) 1X100 ·_····式(2)以下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基材膜]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基材膜11的材料,可使用例如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纤维素三醋酸酯等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聚丙烯酸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基材膜的材料,优选含有选自纤维素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纤维素酯系树脂是纤维素与脂肪酸的酯。作为这样的纤维素酯系树脂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纤维素三醋酸酯、纤维素二醋酸酯、纤维素三丙酸酯、纤维素二丙酸酯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1 JP 2010-081758;2010.12.27 JP 2010-289991.一种偏振性层叠膜,其具有基材膜和形成于基材膜的一个面的偏振片层,其中, 偏振片层的厚度为10 μ m以下,由经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为40%以上、并且能见度校正偏振度Py为99. 9%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偏振性层叠膜,其中,偏振片层以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被实施了单轴拉伸。其是以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对偏振片层进行单轴拉伸而得的偏振性层叠膜。3.根据权利要求I或2的偏振性层叠膜,其被用于偏振板。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性层叠膜,其中,偏振片层隔着底涂层而形成于基材膜的一个面。5.—种偏振板,其具有保护膜和形成于保护膜的一个面的偏振片层,其中, 偏振片层的厚度为IOym以下,由经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为99. O摩尔%以下,能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为40%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九内雄一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