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具体是指,在高差压条件及有限的可用体积内把流体调节成适当的动能并有效抑制流体内发生的噪音、振动及气穴(cavi tat ion),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可进行精密流体控制的缸 体组合体的流体流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流动控制装置通常是指装在阀门等流体处理装置中并对通过阀门的流体的动能进行适当控制,最终对流体的压力、速度、流量、噪音及气穴进行适当控制的装置。流体的动能取决于流体的流速,而且,流体的流速与决定流入ロ及排出ロ之间的流体压差(差压)、流体密度、流道形状及雷诺数決定的局部损失(局部流体阻力)有直接的联系。S卩,在流体控制装置中,流速在装置或附加到流体阻力部的特定差压条件下与流体阻力部损失系数的平方根成反比,而流体的动能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为了适当控制流体的动能,须增加流体阻力部的损失系数,可通过如下计算式表达这些被作为流体力学理论背景的流速(V)、动能(KE)及流量率(W)。计算式一 WV=-— Po^o计算式ニKE~— Po ドム计算式三2 ΡοζΔΡ :作用于装置或流体阻力部的差压,P ^ :流体密度,Atl :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具有缸体组合体,所述缸体组合体包括彼此重叠的缸体和用于控制流体的流量及流速的流道,所述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缸体(110),具有多个从中心轴水平地穿过所述缸体的细长形式的第一流道(111),所述第一流道(111)沿着所述缸体的外周面水平地及纵向地形成,水平地形成的流道彼此对称地倾斜; 第二缸体(120),设置在所述第一缸体(110)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缸体(120)具有与所述第一流道(111)相对应地形成并与所述第一流道(121)连通的第二流道(121),所述第二流道(121)的纵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流道(111)的纵向宽度; 第三缸体(130),设置在所述第二缸体(120)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三缸体(120)具有与所述第二流道(121)相对应地形成的第三流道(131),所述第三流道(131)与所述第一流道(111)同样大小且以与所述第一流道(111)相错开的方式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道至所述第三流道(111至131)与地面成约20°至约40°的倾斜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体流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纵向地形成的第一流道至第三流道(111至131)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使得当流道的彼此竖直地邻接的端部与地面平行时,每个上部流道的下端的一侧与每个下部流道的上端的一侧重叠在同一线上,从而当与所述流体流动控制装置(100)内接的塞子(40)的开度变化时形成连续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永范,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电力系统开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