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铸造用铸模、连续铸造用铸模的锥度调整方法以及连续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869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8:35
一种连续铸造用铸模、连续铸造用铸模的锥度调整方法以及连续铸造方法,通过第一连结轴(22a)将配置于固定铸模长边(1a)的上下方向的第一驱动机构(7a)以及第三驱动机构(7c)能够连动地连结,通过第二连结轴(22b)将配置于固定铸模长边(1a)的上下方向的第二驱动机构(7b)以及第四驱动机构(7d)能够连动地连结,使第一以及第二连结轴(22a、22b)绕其轴线旋转,由此,第一~第四驱动机构(7a~7d)连动地动作,并且,第一~第四驱动机构(7a~7d)使可动铸模长边(1b)的倾斜角度变化,从而能够没有左右方向的连结地实现铸模长边的锥形状的最佳化,另外与四点独立控制方式相比能够采用简单的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连续铸造中,在一对铸模长边间以能够更换的方式夹入ー对铸模短边的连续铸造用铸模,以及使用了该连续鋳造用铸模的连续铸造用铸模的锥度调整方法以及连续铸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为了鋳造板坯厚度不同的铸片而在线上更换铸模短边的技术(參照专利文献I)。在该线上更换技术中,将ー对铸模长边中的一方作为固定侧,使与该固定侧的铸模长边相对的另一方的铸模长边能够自由移动(即,使其为可动侧)。而且在这些固定侧以及可动侧的铸模长边之间,夹入与所希望的铸片厚度相符地制作的一对铸模短边。在固定侧的·铸模长边上安装有使可动侧的铸模长边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该驱动机构使一对铸模长边开闭,由此能够进行铸模短边的替换(更换)。因此,若考虑到连续铸造中的铸片的温度差引起的热收缩,则需要对铸模的上端和下端设置尺寸差,将铸模形成为锥形状。为了以最佳的锥形状铸出厚度不同的板坯,按厚度变更铸模短边的上下宽度,从而使锥形状最佳化。若铸片的厚度变厚,则铸模的上端和下端的热收缩量也变大,因此,更换为铸模的上端与下端的尺寸差大的铸模(铸模短边的上下宽度之差大的铸摸)。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下述技术为了与铸模短边相符地将铸模长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龟田澄广濑良泰三内藤诚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