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构造及窗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869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剥离强度高的结合构造及窗调节器。在提升臂(5)上形成贯通锥孔(35)和隆起部(45),该贯通锥孔(35)形成通过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工硬化的第一内壁部(33),该隆起部(45)具有与贯通锥孔(35)的内壁面(31)连续的内壁面(41),形成通过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工硬化的第二内壁部(43);在从动齿轮(3)上形成突部(51),该突部(51)从贯通锥孔(35)嵌入到隆起部(45),形成通过塑性变形进行了加工硬化的外壁部(53),具有与贯通锥孔(35)的内壁面(31)、隆起部(45)的内壁面(41)的至少一部分紧密接触的外壁面(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合了下构件和上构件的结合构造及具有该结合构造的窗调节器。
技术介绍
使用图5,说明通过凿密(力シメ)将2片板材结合的构造。在图中,在板状的下构件101上,事先形成了贯通孔103。在层叠于下构件101上的板状的上构件105的上面上,由上冲头形成与下构件101的贯通孔103同轴的带台阶的有底孔107。带台阶的有底孔107由底侧的小径部107a和开ロ侧的大径部107b组成。由于上冲头的直径比贯通孔103的直径更大,所以,下构件101的贯通孔103的周缘部变形,在下构件101的贯通孔103的周缘部上形成越往下面侧则越缩径的圆锥部109。并且,通过形成圆锥部109,贯通孔103成为越往下面侧去直径越大的贯通锥孔。 在上构件105上形成了嵌入到下构件101的圆锥部109、贯通孔103中、压接在圆锥部109的内壁面109a、贯通孔103的内壁面103a上的突部111。并且,在上构件105的突部111的下端面上,形成圆锥状的凹部113。通过形成此圆锥状的凹部113,嵌入到了贯通孔103的下构件101的突部111的壁被引导到贯通孔103的内壁面103a,突部111的外壁面Illa与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浩介上浦友洋
申请(专利权)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