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海涛专利>正文

铁皮铆接动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712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皮铆接动力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动力驱动的动力冲击杆,动力冲击杆与伸出壳体的冲击头连接,在冲击头外侧设置与壳体连接的模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将需要铆接的两层铁皮放置在冲击头与模头之间,利用冲击头对两层铁皮进行冲击,即可完成两层铁皮的铆接,无需铆钉。(*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皮铆接动力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铆接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两层铁皮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铆钉铆接的方法,操作复杂,且需要消耗铆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节约材料的铁皮铆接动力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铁皮铆接动力机,其特征是: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动力驱动的动力冲击杆,动力冲击杆与伸出壳体的冲击头连接,在冲击头外侧设置与壳体连接的模头。动力冲击杆与冲击头为一体式。动力驱动的动力冲击杆是电动机构驱动的动力冲击杆或气动机构驱动的动力冲击杆。本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将需要铆接的两层铁皮放置在冲击头与模头之间,利用冲击头对两层铁皮进行冲击,即可完成两层铁皮的铆接,无需铆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铁皮铆接动力机,包括机壳1,机壳1内设置动力冲击杆2,动力冲击杆2与伸出壳体的冲击头3连接,在冲击头3外侧设置与壳体1连接的模头4。动力冲击杆2与冲击头3为一体式。动力冲击杆2的动力驱动结构为气动机构,动力冲击杆2即为气缸5的活塞杆。-->实施例2:动力冲击杆6的动力驱动结构为常规电磁铁电动机构,动力冲击杆6为穿装于电磁铁线圈中心孔中,通过电磁铁7的工作,驱动动力冲击杆6的动作。其余同实施例1。
铁皮铆接动力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皮铆接动力机,其特征是: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动力驱动的动力冲击杆,动力冲击杆与伸出壳体的冲击头连接,在冲击头外侧设置与壳体连接的模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皮铆接动力机,其特征是: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动力驱动的动力冲击杆,动力冲击杆与伸出壳体的冲击头连接,在冲击头外侧设置与壳体连接的模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皮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周海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