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透镜的安装方法和光拾波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649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透镜、透镜的安装方法和光拾波器装置,所述透镜具有:透镜部,其使光会聚;反射平面部,其被设置在该透镜部的周围、且将所照射的平行光朝向照射方向反方向反射;檐部,其由粘接剂被粘接在透镜架上。在所述檐部所形成的粘接剂的涂布部相对于所述反射平面部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光盘上记录的信号的读取操作通过激光得以进行的光拾波器装置等所使用的透镜、该透镜相对于被装配部的安装方法以及具备所述透镜的光拾波器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将从光拾波器装置射出的激光对在光盘所设置的信号记录层进行照射、而使光盘所记录的信号的再生操作和向光盘的信号的记录操作得以进行的光盘装置正在普及。作为光盘装置,一般普遍使用的是称为CD (Compact Disc)和DVD (DigitalVersatile Disc)的光盘。另外,最近开发出使记录密度提高的光盘,即,使用Blu_ray规格的光盘的光盘装置。 就光拾波器装置而言,利用物镜的聚光作用,使从激光二极管放射的激光会聚到设于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另外,光拾波器装置将从信号记录层反射的激光照射到光检测器上。在光检测器中,组装有四等分传感器等的传感元件。由照射到四等分传感器上的激光的光量变化和位置的变化所伴随得到的信号,生成聚焦误差信号和循迹误差信号。通过利用这些信号控制物镜的位移位置,而使在光盘上所记录的信号的读取操作等得以进行。在光拾波器装置中所组装的物镜,按照能够进行向相对于光盘的信号面为垂直方向的位移操作(聚焦控制操作)和向光盘的径向的位移操作(循迹控制操作)的方式,经由粘接剂被固定在由4条支承金属丝等的支承构件所支承的透镜架上。为了正确地进行聚焦控制操作和循迹控制操作,需要使物镜的光轴相对于光盘的信号面的角度达到最佳,如此来装配光拾波器装置。这一物镜的角度调整操作,例如能够使用自动准直仪装置来进行。上述的角度调整操作,是在物镜与透镜架之间涂布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后所进行的。即,角度调整操作是在粘接剂没有固化的状态下、即紫外线尚未照射的状态下进行的。通过角度调整操作而使物镜的安装角度达到最佳的状态下进行调整时,照射紫外线,粘接剂被固化。在此,粘接剂的涂布作业(也称操作)由人工进行时,会发生粘接剂的涂布量和涂布位置产生偏差这样的问题。若粘接剂的涂布量和涂布位置产生偏差,则光拾波器装置的振动特性和可靠性发生问题。因此,粘接剂的涂布作业需要准确地进行。然而,关于粘接剂的涂布是否被准确进行的判定确认,是通过操作员用眼睛进行外观检查来进行的,由此操作员的熟练度和确认能力会支配光拾波器装置的品质这样的问题就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透镜。本方面的透镜具有使光会聚的透镜部;被设置在该透镜部的周围、且使所照射的平行光发生反射的反射平面部;由粘接剂被粘接在透镜架上的檐部。而且,在所述檐部所形成的粘接剂的涂布部相对于所述反射平面部倾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透镜的安装方法。在本方面中,使用上述第一方式的透镜。本方式的透镜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从自动准直仪装置放射的平行光向所倾斜的所述涂布部进行照射的工序;根据从该涂布部反射的平行光的有无,对粘接剂的涂布状态优良与否进行判定的工序。另外,本方面的透镜的安装方法,还能够包括如下工序将所述涂布部所反射的平行光的有无由自动准直仪装置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涉及光拾波器装置。本方面的光拾波器装置具备如下激光光源,其出射激光;光检测器,其接收由盘片反射的所述激光;光学系统,其包含第一方式的透镜,并将从所述激光光源出射的所述激光引导到所述盘片,且将所述盘片所反射的所述激光引导到所述光检测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及其他目的和新的特征,若对照以下的附图阅读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则更加完整清楚。但是,附图是专门用于说明的,不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图I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透镜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透镜的构成的剖面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透镜的构成的俯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透镜的平行光的反射操作的俯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由自动准直仪装置进行的调整操作的概略图。图6是用于说明构成自动准直仪装置的显示器部的显示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构成自动准直仪装置的显示器部的显示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透镜的构成的俯视图。图9A、B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透镜的构成的剖面图。图10A、B是分别表示具体的构成例的光拾波器装置的光学系统的构成的图。图IIA至D是分别表示具体的构成例的物镜的构成的图。图12A是表示具体的构成例的光拾波器装置和自动准直仪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2B是表示物镜的安装工序的流程图。图13A至D是分别表示具体的构成例的支架的构成、以及物镜与支架的关系的图。图14A至C是分别例示具体的构成例的物镜的安装工序中的光的状态、显示器部所显示的画面的状态和物镜相对于支架的安装状态的图。图15A至C是分别例示具体的构成例的物镜的安装工序中的光的状态、显示器部所显示的画面的状态和物镜相对于支架的安装状态的图。图16A至C是分别例示具体的构成例的物镜的安装工序中的光的状态、显示器部所显示的画面的状态和物镜相对于支架的安装状态的图。图17A至C是分别例示具体的构成例的物镜的安装工序中的光的状态、显示器部所显示的画面的状态和物镜相对于支架的安装状态的图。图18A至E是分别表示变形例的物镜的构成的图。图19A、B是表示变形例的光拾波器装置与自动准直仪装置的构成和物镜的安装工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使从激光二极管放射的激光会聚到光盘的信号记录层的光拾波器装置的物镜、及其安装方法。<比较例>首先,参照图5至图9B,对于比较例的透镜的构成和该透镜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在图5中,I是自动准直仪装置。自动准直仪装置I其构成方式为,向在基准台2载置的光拾波器装置3所组装的物镜进行平行光L的照射,并且接收从所述物镜反射的激光。4是运算装置。运算装置4被输入从所述自动准直仪装置I得到的信号、并且进行对该自动准直仪装置I的控制。运算装置4其构成方式为,根据显示器部4A所显示的图形,操作员能够对物镜的角度进行检测和调整。图8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物镜和透镜架的关系的俯视图,图9A是图8所示的A-A 剖面图。图9B是使图9A的虚线的圆圈部分放大了的部分放大图。在图8和图9A中,5是物镜。物镜5使从激光二极管放射的激光会聚到设于光盘的信号记录层上。物镜5具有使激光会聚的透镜部5A和在该透镜部5A的周围所设置的檐部(鍔部)5C。檐部5C作为使从自动准直仪装置I照射的平行光L朝着自动准直仪装置I方向反射的反射平面部5B发挥作用。6是透镜架。透镜架6以能够朝向聚焦方向和循迹方向位移的方式由4条支承金属丝(未图示)支承。在透镜架6上,如图9A所示这样,形成有载置所述物镜5的檐部5C的下表面的物镜固定部6A。所述檐部5C的下表面其构成方式为,与形成于所述透镜架6的物镜固定部6A抵接,规定物镜5相对于透镜架6的固定位置。如图9B所示,物镜固定部6A和与之连接的侧壁之间的角部分为圆形,在这部分抵接着檐部5C的下表面和与之连接的侧壁之间的角部分。因此,所述物镜5以檐部5C的下表面载置于物镜固定部6A的角部分的状态,能够朝向任意的方向稍微倾斜。相对于所述透镜架6,物镜5被粘接剂7粘接固定。作为此粘接剂7,一般使用经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然后,为了相对于透镜架6将物镜5固定在最佳的位置、即物镜5的光轴相对于光盘的信号面为最佳的位置,而使用图5所示的自动准直仪装置I。即,从自动准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其中,具有:透镜部,其使光会聚;反射平面部,其被设置在该透镜部的周围,且使所照射的平行光反射;檐部,其由粘接剂被粘接于透镜架,并且,在所述檐部所形成的粘接剂的涂布部相对于所述反射平面部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13 JP 2011-130793;2012.05.08 JP 2012-10651.一种透镜,其中, 具有: 透镜部,其使光会聚; 反射平面部,其被设置在该透镜部的周围,且使所照射的平行光反射; 檐部,其由粘接剂被粘接于透镜架, 并且,在所述檐部所形成的粘接剂的涂布部相对于所述反射平面部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镜,其中, 在所述檐部的上表面,按照具有使圆的一部分去除的轮廓形状的方式设置有所述反射平面部,且在所述圆和所述轮廓形状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所述涂布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镜,其中, 所述涂布部设置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中, 所述各涂布部的宽度彼此大致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其中, 所述各涂布部的形状彼此大致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其中, 所述各涂布部相对于所述透镜部的光轴为彼此大致对称的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镜,其中, 在所述檐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在该凹陷中设置有所述涂布部。8.—种透镜的安装方法,其中, 所述透镜具有透镜部,其使光会聚;反射平面部,其设置在该透镜部的周围,且使所照射的平行光反射到照射方向相反方法;檐部,其由粘接剂被粘接于透镜架,并且,在所述檐部所形成的粘接剂的涂布部相对于所述反射平面部倾斜, 所述透镜安装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将从自动准直仪装置放射的平行光向倾斜的所述涂布部进行照射的工序; 根据该涂布部所反射的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野彻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光学设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