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长度透镜(100),包括具有相对的两个纵长表面(111、112)的透镜部分(110),两个纵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纵长表面是具有折射光焦度的弯曲透镜表面。透镜部分(110)的横截面面积从在透镜部分(110)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朝向每一个端部改变。肋部分(120)被设置在与透镜部分(110)的纵长表面(111、112)的较长侧相邻的透镜部分(110)的两个相反侧中的每一侧处,并且在透镜部分(11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肋部分(120)的横截面面积以如下方式沿着纵向方向改变,所述方式使得包括透镜部分(110)和肋部分(120)的部分的沿着透镜部分(110)的纵向方向的横截面面积的变化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相对的两个纵长(oblong)表面的长长度透镜。
技术介绍
在本领域中,作为一种用于在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的光学扫描器中使用的透镜, 包括具有相对的两个纵长透镜表面的透镜部分的透镜(例如,fe透镜)是已知的。可以通过将熔融树脂材料通过浇口浇注到模具中以利用熔融树脂材料填充空腔、此后使得模具冷却以固化该材料并且从模具移除已固化的铸件(已模制透镜产品)而形成这种透镜,该模具的轮廓被确定为形成透镜的形状的空腔并且该模具的温度已经被调节在预定温度下。 (例如,见 JP11-183819A)。长长度透镜例如f θ透镜具有根据透镜的形状而变化的横截面面积(即,沿着与透镜长度的方向垂直的平面截取的截面的面积)。更加具体地,例如,JP11-183819A的f θ 透镜被设计成具有从在f θ透镜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朝向每一个端部逐渐地减小的横截面面积。结果,当树脂材料被浇注到模具中时,在离在f θ透镜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较近的部分和离在f θ透镜的长度方向上的每一个端部较近的部分之间,可流动性出现差异。因为沿着f θ透镜的长度的横截面面积的变化较大,所以相应地在离在f θ透镜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较近的部分和离在fθ透镜的长度方向上的每一个端部较近的部分之间的厚度差较大,并且因此,在最薄部分和最厚部分之间使得材料变成固体所需要的时间差异变得较大。可流动性的差异或者使得材料变成固体所需要的时间越大,则在已模制产品中更加可能产生缺陷。存在提供一种通过将树脂材料注射到模具中而模制的透镜的需要,其中减小了已模制产品不利地存在缺陷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包括透镜部分和肋部分的透镜。该透镜部分具有相对的两个纵长表面,该两个纵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纵长表面是具有折射光焦度的弯曲透镜表面。透镜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从在透镜部分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朝向每一个端部变化。肋部分被设置在透镜部分的与透镜部分的纵长表面的较长侧相邻的两个相反侧中的每一侧处,并且沿着透镜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肋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以如下方式沿着纵向方向改变,所述方式使得包括透镜部分和肋部分在内的部分的沿着纵向方向的横截面面积的变化更小。利用这种构造,在该构造中肋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以如下方式沿着纵向方向改变, 所述方式使得包括透镜部分和肋部分在内的部分的沿着纵向方向的横截面面积的变化更小,能够减小横截面面积沿着整个透镜的长度的变化。因此,能够使得沿着透镜的长度可流动性或者使得材料变成固体所需要的时间的差异更小,从而能够降低已模制产品不利地存在缺陷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其示例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方面、它的优点和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包括作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透镜的一个实例的f θ透镜的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图;图2是f θ透镜的透视图;图3是f θ透镜的平面图;图4是f θ透镜的截面视图;图5A-5F是用于说明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构造的f θ透镜的沿其长度的横截面面积的变化的示意性图示,其中图5Α是平面图,并且图5Β、图5C、图5D、图5Ε和图5F是分别地沿着图5Α的线B-B、C-C、D-D、E-E和F-F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6A-6F是用于说明根据传统设计方案(取作对照实例)构造的f θ透镜的沿其长度的横截面面积的变化的示意性图示,其中图6Α是平面图,并且图6Β、图6C、图6D、图6Ε 和图6F是分别地沿着图6Α的线B-B、C-C、D_D、E-E和F-F截取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在适当的情况下对附图进行参考地给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将首先描述其中设置包括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的光学扫描器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并且然后将详细描述透镜的结构特征。<激光打印机的总体配置>如在图1中所示,激光打印机1 (成像设备)包括本体外壳2和容纳在本体外壳2 内的几个构件,所述构件主要地包括用于馈送(例如,纸张的)片材S的片材馈送器单元3 和用于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4。在下文中,在描述激光打印机1中的每一个构件的布置和操作时,如从正在使用 (操作)激光打印机1的使用者的观点指定方向。更加具体地,在图1中,图纸的右手侧对应于打印机的“前”侧,图纸的左手侧对应于打印机的“后”侧,图纸的前侧对应于打印机的 “左”侧,并且图纸的后侧对应于打印机的“右”侧。类似地,从图纸顶部到底部延伸的直线的方向对应于打印机的“竖直”或者“向上/向下(上/下或者顶部/底部)”方向。片材馈送器单元3被设置在本体外壳2的内部的下空间中,并且主要地包括片材馈送盘31、片材压力板32和片材输送器机构33。在片材馈送器单元33中,在片材馈送盘 31中的片材S被片材压力板32向上挤压,并且与其它片材分离的每一张片材S被片材输送器机构33输送到成像单元4中。成像单元4主要地包括光学扫描器5、处理盒6和定影单元7。光学扫描器5被设置在本体外壳2的内部的上空间中,并且包括基本盒状的外罩 50和容纳在外罩50内的几个构件,所述构件主要地包括激光源(未示出);多角镜51 ;作为透镜的一个实例的f θ透镜100 ;反射镜53 ;和柱面透镜Μ。多角镜51被成形为基本上类似于具有由反射表面构成的六个侧面的六边形柱体。多角镜51以高速自旋并且从激光源反射激光束(见交替长短划线)以使得激光束沿着主扫描方向改变它的方向,从而激光束以恒定的角速度扫描。f θ透镜100是扫描透镜,使其改变它的方向并且利用多角镜51扫描的激光束通过该扫描透镜行进。在 ·θ透镜100中,多角镜51使其以恒定角速度扫描的激光束被转换成以恒定线性速率扫描的激光束。将在以后给出f θ透镜100的详细说明。反射镜53被构造为反射已经经过f θ透镜100的激光束从而该激光束被朝向柱面透镜M折回。柱面透镜M是被从反射镜53反射出去的激光束通过其行进的扫描透镜。在柱面透镜M中,激光束被折射并且被沿着副扫描方向会聚。在该光学扫描器5中,根据图像数据而得到调整并且被从激光源发射的激光束以该次序被从构件即多角镜51、f θ透镜100、反射镜53和柱面透镜M反射出去或者通过那里,从而光导鼓61的周表面被激光束快速地扫描(照亮)。处理盒6被设置在光学扫描器5的下方,并且被构造为能够通过当被设置在本体外壳2处的前盖(未用附图标记标注)被旋开时形成的开口而在本体外壳2中安装和从那里移除。处理盒6主要地包括光导鼓61、充电器62、转印辊63、显影辊64、刮墨刀65、供应辊66和用于存储调色剂(显影剂)的调色剂储存器67。在处理盒6中,光导鼓61的周表面被充电器62均勻地充电,并且然后被暴露于来自光学扫描器5的快速地扫描的激光束,从而在光导鼓61的周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调色剂储存器67中的调色剂经由供应辊66而被供应到显影辊64上,并且在显影辊64和刮墨刀65之间经过,从而在显影辊64上携带具有预定厚度的调色剂薄层。在显影辊64上携带的调色剂被从显影辊64供应到形成在光导鼓61的周表面上的静电潜像。以此方式,静电潜像得以可视化并且在光导鼓61的周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后,片材S被输送通过光导鼓61和转印辊63之间,从而在光导鼓61上携带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包括:透镜部分,所述透镜部分具有相对的两个纵长表面,所述两个纵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纵长表面是具有折射光焦度的弯曲透镜表面,所述透镜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从所述透镜部分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央朝向每一个端部变化;和肋部分,所述肋部分被设置在所述透镜部分的与所述透镜部分的所述纵长表面的较长侧相邻的两个相反侧中的每一侧处,所述肋部分沿着所述透镜部分的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肋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以如下方式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变化,所述方式使得包括所述透镜部分和所述肋部分在内的部分的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的横截面面积的变化更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治部康臣,藤谷淳治,出野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