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
,涉及海底地形的拟合,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数字高程模型是描述地表起伏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是由地面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构成的矩阵,形成栅格结构数据集。数字高程模型在建立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格网点上高程的计算,在数学上属于数值分析中的插值问题。任意一种插值方法都是基于原始地形起伏变化的连续性即邻近的数据点间的相关性来求解待定点的高程。基于地形的插值方法从数据分布规律来讲,分为基于规则分布的插值方法和基于不规则分布的插值方法;按插值点分布范围,分为整体内插、局部内插和逐点内插;按插值函数与采样点的关系,可分为曲面通过所有采样点的二维插值方法和曲面不通过所有采样 点的拟合方法;从内插曲面的数学性质来讲,有多项式、样条、最小二乘配置等插值函数;从对地形函数理解角度,有克里金法、多层曲面叠加法、加权平均法等。整体内插是在整个区域用一个数学函数来表达地形曲面,要求采样点的个数大于或等于多项式的待定系数,缺点是不易得到稳定的数值解,且求解速度较慢。局部内插是将区域按一定方法进行分块,对每块区域根据地形曲面特征单独进行曲面拟合,分块插值简化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实际情况获得确定待插点X的初始影响域:确定以待插点X为中心,r倍节点平均边长为边长的正方形区域,把正方形区域内的节点和与正方形交集不为空的约束线段作为待插点X的初始影响域Ω(PI,ГI),PI为正方形区域内的节点和约束线段端点的合集,ГI为约束线段集;r的大小应根据离散点的平均分布密度而定;步骤2、判断待插点X是否落在初始影响域的约束线段集ГI上,如果是则转步骤7执行,如果不是则进行步骤3;步骤3、构建嵌入特征约束后符合Delaunay三角化特性的三角网;步骤4、寻找插值点的准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根据实际情况获得确定待插点X的初始影响域确定以待插点X为中心,r倍节点平均边长为边长的正方形区域,把正方形区域内的节点和与正方形交集不为空的约束线段作为待插点X的初始影响域Q (P1,r1),P1为正方形区域内的节点和约束线段端点的合集,r1为约束线段集;r的大小应根据离散点的平均分布密度而定; 步骤2、判断待插点X是否落在初始影响域的约束线段集r1上,如果是则转步骤7执行,如果不是则进行步骤3; 步骤3、构建嵌入特征约束后符合Delaunay三角化特性的三角网; 步骤4、寻找插值点的准自然邻点; 步骤5、根据对偶法则,顺次连接A X Pnj Pnj+1的外心得到V (X),构建二阶常规Voronoi图; 步骤6、构建二阶约束Voronoi图; 步骤7、确定插值点的属性值,建立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的设置使落在正方形区域内的节点为20 30个。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采用端点三角形外接圆法,特征线段的一个端点三角形是仅以特征线段的一个端点为顶点,且一条边与特征线段相交的三角形; 设s [Ph Pe]是一条没有被DT网格包含的特征线段,Ah是Ph的端点三角形,Ae是匕的端点三角形,Cir(Ah)和Cir(Ae)分别为Ah和Ae的外接圆; 端点三角形外接圆法具体是设s[Ph PJ是一条没有被DT网格包含的特征线段,Ph、Pe分别为线段的两个端点,Ah是Ph的端点三角形,Ae是匕的端点三角形,Cir(Ah)和Cir(Ae)分别为Ah和Ae的外接圆;设Jh=Cir (Ah) n s [PhPe],即线段PhPe包含在A h的外接圆内的部分,Je=Cir (Ae) n s [PhPJ,即线段PhPe包含在Ae的外接圆内的部分,n表示交集,如果Jhnje=0,则比较线段Jh和上长度的大小若线段Jh的长度小于线段上的长度,则取线段上作为可嵌入的部分,线段Jh所对应的外接圆Cir (Ah)与特征线段S [PhPJ的交点作为Steiner点;反之取线段Jh作为可嵌入的部分,线段上所对应的外接圆Cir ( A J与特征线段s[PhPe]的交点作为Steiner点,特征线段去掉可嵌入部分后剩余的部分继续使用上面的方法,直到JhTlJe¥0,此时取Jh' n 的中点作为Ste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