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机跑轮,包括轮体,在所述轮体的外缘上包覆有耐磨弹性层。在所述轮体外缘上并沿外缘周向设有一道以上的凹槽,所述耐磨弹性层设在凹槽的上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减缓了桩体制作过程中,模具与离心机跑轮之间的冲击,消除出了因冲击引起的高频振动,从而减少了振动的辐射噪音。采用凹槽设计,能使上述轮体和耐磨弹性层之间能牢固地结合,增加聚氨酯的扶着力,同时将聚氨酯材料的内部热耗散到到最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源于“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CXLX12_06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机配件,具体说是一种离心机跑轮。
技术介绍
管桩生产过程中,离心为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离心工艺使得‘放入在管模里的混泥土’变得密实,同时使得预置桩初步成型。方桩是外方内圆,对于管模来说,中间没有心轴,因此,中间圆孔就是通过离心工艺自然成型的。方桩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将混泥土放入管模里,进行离心,高温高压处理,凝结成型,最后开模。管模内放入搅拌好的混泥土,就封口,将管模放在离心机上,进行离心成型。主要是通过电机动力传递到传动轴,传动轴上安装有跑轮,通过跑轮旋转,带动管模旋转,由于管模旋转,从而达到离心效果。 现有技术中,现有离心机的振动非常大,因此在车间的噪声也很大。通过实验测试现有离心机的机外辐射噪声高达104分贝。对工人的工作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分析产生振动与噪声的主要来源于桩体模具与离心机跑轮之间的相互冲击。由于质量大,高速运转,因此冲击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离心机运转振动与噪声的降低的离心机跑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机跑轮,包括轮体,在所述轮体的外缘上包覆有耐磨弹性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减缓了桩体制作过程中,模具与离心机跑轮之间的冲击,消除出了因冲击引起的高频振动,从而减少了振动的辐射噪音。为了使上述轮体和耐磨弹性层之间能牢固地结合,增加聚氨酯的扶着力,同时将聚氨酯材料的内部热耗散到到最小,在所述轮体外缘上并沿外缘周向设有一道以上的凹槽,所述耐磨弹性层设在凹槽的上面。为了使离心机跑轮能更加平稳地转动,优选,当轮体上凹槽为两道以上时,凹槽在轮体上呈对称分布。为了能使上述轮体和耐磨弹性层能有效地结合,同时又能保证响跑轮的强度,优选,所述凹槽的深为l-5mm。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噪音,同时能保证离心效率,优选,所述耐磨弹性层的厚度为6-12mm。此处耐磨弹性层的厚度不计槽深。为了使轮体和耐磨弹性层能更好地结合,优选,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倒等腰梯形。将上低边短,下底边长的等腰梯形定义为正等腰梯形;上底边长,下底边短的等腰梯形定义为倒等腰梯形。为了进一步提高轮体和耐磨弹性层的结合程度,进一步优选,所述等腰梯形的腰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为40-50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保证伦理和耐磨弹性层的紧密结合,优选,所述的凹槽有两道,对称地分布在轮体周边上,倒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为13-17mm。上述耐磨弹性层优选为聚氨酯树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地减缓桩体制作过程中,模具与离心机跑轮之间的冲击,能消除因冲击引起的高频振动,从而能减少振动的辐射噪音。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上Z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离心机简化模型降噪分析模型;图4为离心机简化模型降噪分析中模态分析求解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一种离心机跑轮,包括轮体1,在轮体I外缘上并沿外缘周向设有一道以上的凹槽2,在具有凹槽2的外缘上包覆有耐磨弹性层3,其中耐磨弹性层3所用材料为聚氨酯这样就能使得耐磨弹性层3设在凹槽2的上面并且增加聚氨酯的扶着力,同时将聚氨酯材料的内部热耗散到到最小。当轮体I上凹槽2为两道以上时,凹槽2在轮体I上呈对称分布。每个凹槽2的深为l_5mm,耐磨弹性层3的厚度为6_12mm,此处耐磨弹性层3的厚度不计槽深。每个凹槽2的形状为倒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腰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为40-50度。倒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为13-17mm。优选方案轮体I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道凹槽2,凹槽2的形状为倒梯形,倒梯形的下底边长为15mm,轮体I的厚为100mm,倒梯形底边最靠近轮体I边缘的一端距轮体I边缘的距离为20mm,到等腰梯形的腰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为45度,耐磨弹性层3的厚度为8mm (不计凹槽2深度),槽深为2_。将桩体模具放在离心机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在主动轮的带动之下便可完成离心工序。本专利技术原理是由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跑轮上都设有耐磨弹性层3,有效地减缓了桩体制作过程中,桩体模具与离心机跑轮之间的冲击,消除了因冲击引起的高频振动,从而减少了振动的辐射噪音。下面通过管桩离心机简化模型降噪分析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建立离心机简化模型跑轮建模时用弹簧K代替,管模用质量块m代替,模型如图3所示。二、定义单元参数把质量块质量设为54kg,弹簧刚度设为25000000N/m,在‘ansys’分析软件中的步骤图其中阻尼系数设为O。三、模态分析在‘ansys’分析软件中模态分析结果知固有频率为108HZ,求解图如图4所示。四、无阻尼谐响应分析在I号弹簧上施加沿弹簧方向的单位位移激励,求无阻尼谐响应。五、有阻尼谐响应分析重复步骤二定义单元参数、步骤四无阻尼谐响应分析,只需把阻尼系数设为2000即可(聚氨酯橡胶材料等效的阻尼系数),然后进行同样的谐响应分析。六、谐响应分析数据对比固有频率108HZ附近无阻尼与有阻尼时振幅和相位对比数据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离心机跑轮,包括轮体(I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体(I)的外缘上包覆有耐磨弹性层(3)。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体(I)外缘上并沿外缘周向设有一道以上的凹槽(2),所述耐磨弹性层(3)设在凹槽(2)的上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当轮体(I)上凹槽(2)为两道以上时,凹槽(2 )在轮体(I)上呈对称分布。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深为l-5mm。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形状为倒等腰梯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梯形的腰与水平面所成的锐角为40-50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2)有两道,对称地分布在轮体(I)周边上,,倒等腰梯形的下底边长为13-17_。8.如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弹性层(3)的厚度为6_12mm。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离心机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弹性层(3)为聚氨酯树脂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机跑轮,包括轮体,在所述轮体的外缘上包覆有耐磨弹性层。在所述轮体外缘上并沿外缘周向设有一道以上的凹槽,所述耐磨弹性层设在凹槽的上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减缓了桩体制作过程中,模具与离心机跑轮之间的冲击,消除出了因冲击引起的高频振动,从而减少了振动的辐射噪音。采用凹槽设计,能使上述轮体和耐磨弹性层之间能牢固地结合,增加聚氨酯的扶着力,同时将聚氨酯材料的内部热耗散到到最小。本专利技术源于“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CXLX12_0632。文档编号B28B21/30GK102825656SQ201210320620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3日专利技术者左言言, 曾宪任, 魏明涛 申请人:江苏中技桩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机跑轮,包括轮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体(1)的外缘上包覆有耐磨弹性层(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言言,曾宪任,魏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技桩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