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德庆专利>正文

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709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是由大齿轮A,带直齿压头,小齿轮A,V型垫块等所组成。手轮与小齿轮C同轴,并设置在手轮的前面,小齿轮C与大齿轮B啮合,大齿轮B与小齿轮B同轴,小齿轮B与大齿轮A啮合,大齿轮A与小齿轮A同轴,小齿轮A与设置在大齿轮A与大齿轮B之间中心的带直齿压头啮合,带直齿压头的下方放有工件,工件的下面均布有2根铜杆,铜杆设置在V型垫块上,V型垫块设置在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机械杠杆原理根据工件的弯曲程度、工件粗细,调整手柄转动周数及拉力,就可达到校直量具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量具,特别是涉及到用于量具校直的一 种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技术背景对于量具加工行业,尤其是生产游标卡的企业来说,校 直是一道较为重要的工序,每道加工工序都会产生变形,也就是说第一道 工序的后面紧接着就是一道拍平校直,对小游标卡尺来说可以直接用铜锤 敲击进行校直,但对于进入精加工的大型卡尺来讲就不能继续延用这种方 法了,因为敲击力根本解决不了变形,再说重击也易产生凹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 机,它能很好地解决目前以上量具加工行业校直量具所存在的问题,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是由大齿轮A,带直 齿压头,小齿轮A,小齿轮B,手轮,铜杆,V型垫块所组成,其特征在 于手轮与小齿轮C同轴,并设置在手轮的前面,与小齿轮C同侧,小齿轮C与大齿轮B啮合,大齿轮B与小齿轮B同轴,小齿轮B设置在 大齿轮B的前面,大齿轮A与小齿轮B同侧,小齿轮B与大齿轮A啮合, 大齿轮A与小齿轮A同轴,小齿轮A设置在大齿轮A的后面,小齿轮A 与设置在大齿轮A与大齿轮B之间中心的带直齿压头啮合,带直齿压头 的下方放有工件,工件的下面均布有2根铜杆,铜杆设置在V型垫块上, V型垫块设置在机座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机械杠杆原理根据工件的弯曲程度、工件粗细,调整手柄转动周数及拉力,就可达 到校直量具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中的主视图的局部剖视;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中的左视图; 1.大齿轮A, 2.带直齿压头,3.小齿轮A, 4.小齿轮B, 5.大齿轮B,6.小齿轮C,7.手轮,8.工件,9.铜杆,10. V 型垫块,11.机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图2中,本技术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是由大齿轮A1, 带直齿压头2,小齿轮A3,小齿轮B4,手轮7,铜杆9, V型垫块10所 组成,其特征在于手轮7与小齿轮C6同轴,并设置在手轮7的前面, 与小齿轮C6同侧,小齿轮C6与大齿轮B 5啮合,大齿轮B5与小齿轮 B 4同轴,小齿轮B 4设置在大齿轮B 5的前面,大齿轮A1与小齿轮B4 同侧,小齿轮B4与大齿轮A1啮合,大齿轮A1与小齿轮A3同轴,小齿 轮A 3设置在大齿轮A l的后面,小齿轮A3与设置在大齿轮A l与大齿 轮B 5之间中心的带直齿压头2啮合,带直齿压头2的下方放有工件8, 工件8的下面均布有2根铜杆9,铜杆9设置在V型垫块10上,V型垫块 10设置在机座11上。具体实施时,向下旋动手轮,小齿轮C带动大齿轮B减速转动,大齿轮B与小齿轮B同轴,这样小齿轮B带动大齿轮A作减 速转动,大齿轮A与小齿轮A同轴,这样小齿轮A带动带齿压头向下运动, 从而产生向下的压力。调整两个铜件之间的距离,可校正不同弯曲程度的 工件。如设手轮直径为4)300mm,小齿轮C、大齿轮B、小齿轮B、大齿轮 A、小齿轮A的节圆直径分别为d)80 mm, d) 340 mm, *80 mm, d) 300 mm, (t) 80 mm,设手轮转速为1转/分,则减速比为0. 07,大齿轮A转速为0. 07 转/分,小齿轮A转动的距离为80X3. 14X0. 07=17. 6 mm,即当手轮转动 一周940 mm,带直齿压头向下的移动距离为17. 6 mm;设施在手轮上向下 的力为40公斤力时,在压头上可以得到40X(1/0. 07)X(300/80)=2100 公斤力,这样就可以根据工件的弯曲程度、工件粗细来调整手柄转动周数 及拉力,就可达到校直量具的目的。权利要求1.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是由大齿轮A(1),带直齿压头(2),小齿轮A(3),小齿轮B(4),手轮(7),铜杆(9),V型垫块(1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手轮(7)与小齿轮C(6)同轴,并设置在手轮(7)的前面;与小齿轮C(6)同侧,小齿轮C(6)与大齿轮B(5)啮合;大齿轮B(5)与小齿轮B(4)同轴,小齿轮B(4)设置在大齿轮B(5)的前面,大齿轮A(1)与小齿轮B(4)同侧,小齿轮B(4)与大齿轮A(1)啮合;大齿轮A(1)与小齿轮A(3)同轴,小齿轮A(3)设置在大齿轮A(1)的后面,小齿轮A(3)与设置在大齿轮A(1)与大齿轮B(5)之间中心的带直齿压头(2)啮合,带直齿压头(2)的下方放有工件(8),工件(8)的下面均布有2根铜杆(9),铜杆(9)设置在V型垫块(10)上,V型垫块(10)设置在机座(11)上。专利摘要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是由大齿轮A,带直齿压头,小齿轮A,V型垫块等所组成。手轮与小齿轮C同轴,并设置在手轮的前面,小齿轮C与大齿轮B啮合,大齿轮B与小齿轮B同轴,小齿轮B与大齿轮A啮合,大齿轮A与小齿轮A同轴,小齿轮A与设置在大齿轮A与大齿轮B之间中心的带直齿压头啮合,带直齿压头的下方放有工件,工件的下面均布有2根铜杆,铜杆设置在V型垫块上,V型垫块设置在机座上。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机械杠杆原理根据工件的弯曲程度、工件粗细,调整手柄转动周数及拉力,就可达到校直量具的目的。文档编号B21D3/00GK201105297SQ20072004642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范宏伟 申请人:韩德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齿轮齿条传动式校直机是由大齿轮A(1),带直齿压头(2),小齿轮A(3),小齿轮B(4),手轮(7),铜杆(9),V型垫块(10)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手轮(7)与小齿轮C(6)同轴,并设置在手轮(7)的前面;与小齿轮C(6)同侧,小齿轮C(6)与大齿轮B(5)啮合;大齿轮B(5)与小齿轮B(4)同轴,小齿轮B(4)设置在大齿轮B(5)的前面,大齿轮A(1)与小齿轮B(4)同侧,小齿轮B(4)与大齿轮A(1)啮合;大齿轮A(1)与小齿轮A(3)同轴,小齿轮A(3)设置在大齿轮A(1)的后面,小齿轮A(3)与设置在大齿轮A(1)与大齿轮B(5)之间中心的带直齿压头(2)啮合,带直齿压头(2)的下方放有工件(8),工件(8)的下面均布有2根铜杆(9),铜杆(9)设置在V型垫块(10)上,V型垫块(10)设置在机座(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韩德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