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9365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调整装置,特别是辊式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技术方案是由压下丝杠(5)、齿轮式压盘(6)、平衡弹簧(7)、涡轮减速机(3)、齿轮轴(4)、传动齿轮(2)、旋转手柄(1)组成,压下丝杠(5)从齿轮式压盘(6)和涡轮减速机(3)穿过,平衡弹簧(7)位于涡轮减速机(3)和其上方的齿轮式压盘(6)之间,沿压下丝杠(5)周向布置,齿轮式压盘(6)通过齿轮轴(4)与传动齿轮(2)连接,传动齿轮(2)与旋转手柄(1)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压下机构的预紧力,延长弹簧和矫直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压下机构平稳运行,降低维修强度,提高作业率和矫直产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调整装置,特别是辊式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辊式型钢矫直机是用来矫直型钢,其压下机构一般由前横梁、后横梁、前压下、后压下、锥齿轮减速机、指示器及电动机组成,前、后横梁是箱型钢结构件,各内装四台涡轮减速机,涡轮中间装有压下螺丝,压下螺丝下端与工作辊连接,前后两台涡轮减速机通过套筒联轴器把两个蜗杆连接起来。后横梁外侧装有四台锥齿轮减速机,分别由一台电动机通过锥齿轮减速机、涡轮减速机驱动前后压下丝杠带动矫直辊上下移动,完成矫直型钢的压下调整工序。为保证压下机构传动平稳,保证矫直质量,压下机构设有弹簧调整预紧力,弹簧位于前涡轮和其上方的压盘之间,沿压下丝杠周向布置。这种结构由于无法在横梁外侧调整弹簧的压下量,弹簧疲劳后,压下机构的预紧力逐渐变小,压下机构欠平衡,矫直型钢时,压下丝杠上下跳动,影响矫直质量和矫直产量,严重时需要停产修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及时调整压下机构的预紧力,保证矫直质量,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由压下丝杠、齿轮式压盘、平衡弹簧、涡轮减速机、齿轮轴、传动齿轮、旋转手柄组成,压下丝杠从齿轮式压盘和涡轮减速机穿过,平衡弹簧位于涡轮减速机和其上方的齿轮式压盘之间,沿压下丝杠周向布置,齿轮式压盘通过齿轮轴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旋转手柄连接。采用本技术,可以根据压下丝杠的跳动情况,适时方便调整平衡弹簧的压缩量,解决因弹簧疲劳引起的欠平衡、跳动大的问题。转动旋转手柄,通过传动齿轮、齿轮轴的传递,转动压在平衡弹簧上面的齿轮式压盘,根据需要放松或压紧平衡弹簧,用手动完成压下机构预紧力的调整。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保证矫直质量等特点,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压下机构的预紧力,延长弹簧和矫直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压下机构平稳运行,降低维修强度,提高作业率和矫直产量。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旋转手柄1、传动齿轮2、涡轮减速机3、齿轮轴4、压下丝杠5、齿轮式压盘6、平衡弹簧7、工作辊8、矫直辊9、前横梁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实施例中,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由压下丝杠5、齿轮式压盘6、平衡弹簧7、涡轮减速机3、齿轮轴4、传动齿轮2、旋转手柄1组成,压下丝杠5从齿轮式压盘6和涡轮减速机3穿过,平衡弹簧7位于涡轮减速机3和其上方的齿轮式压盘6之间,沿压下丝杠5周向布置,齿轮式压盘6通过齿轮轴4与传动齿轮2连接,传动齿轮2与旋转手柄1连接。齿轮式压盘6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2为二级直齿轮;前横梁是箱型钢结构件,压下丝杠5、齿轮式压盘6、平衡弹簧7、涡轮减速机3、齿轮轴4位于前横梁10箱内,齿轮轴4伸出前横梁10,与传动齿轮2连接;工作辊8、矫直辊9位于前横梁10下方。根据压下丝杠的跳动情况,适时方便调整平衡弹簧的压缩量,解决因弹簧疲劳引起的欠平衡、跳动大的问题。转动旋转手柄1,通过传动齿轮2、齿轮轴4的传递,转动压在平衡弹簧7上面的齿轮式压盘6,根据需要放松或压紧平衡弹簧,用手动完成压下机构预紧力的调整。权利要求1.一种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压下丝杠(5)、齿轮式压盘(6)、平衡弹簧(7)、涡轮减速机(3)、齿轮轴(4)、传动齿轮(2)、旋转手柄(1)组成,压下丝杠(5)从齿轮式压盘(6)和涡轮减速机(3)穿过,平衡弹簧(7)位于涡轮减速机(3)和其上方的齿轮式压盘(6)之间,沿压下丝杠(5)周向布置,齿轮式压盘(6)通过齿轮轴(4)与传动齿轮(2)连接,传动齿轮(2)与旋转手柄(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式压盘(6)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2)为二级直齿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调整装置,特别是辊式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技术方案是由压下丝杠(5)、齿轮式压盘(6)、平衡弹簧(7)、涡轮减速机(3)、齿轮轴(4)、传动齿轮(2)、旋转手柄(1)组成,压下丝杠(5)从齿轮式压盘(6)和涡轮减速机(3)穿过,平衡弹簧(7)位于涡轮减速机(3)和其上方的齿轮式压盘(6)之间,沿压下丝杠(5)周向布置,齿轮式压盘(6)通过齿轮轴(4)与传动齿轮(2)连接,传动齿轮(2)与旋转手柄(1)连接。本技术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压下机构的预紧力,延长弹簧和矫直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压下机构平稳运行,降低维修强度,提高作业率和矫直产量。文档编号B21D3/02GK2796881SQ200420056990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家兰, 曹希华, 孙会杰, 刘卫洪 申请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钢矫直机压下机构的预紧力手动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压下丝杠(5)、齿轮式压盘(6)、平衡弹簧(7)、涡轮减速机(3)、齿轮轴(4)、传动齿轮(2)、旋转手柄(1)组成,压下丝杠(5)从齿轮式压盘(6)和涡轮减速机(3)穿过,平衡弹簧(7)位于涡轮减速机(3)和其上方的齿轮式压盘(6)之间,沿压下丝杠(5)周向布置,齿轮式压盘(6)通过齿轮轴(4)与传动齿轮(2)连接,传动齿轮(2)与旋转手柄(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兰曹希华孙会杰刘卫洪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