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色温和显指的白光LED,包括基座、散布有黄色荧光粉的封装体、以及设于基座和封装体内部的LED单元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单元回路包括:电源;白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蓝光LED芯片组;红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红光LED芯片组;绿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绿光LED芯片组;所述电源通过白光控制回路、红光控制回路和绿光控制回路分别为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和绿光LED芯片组提供驱动电流;所述基座与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绿光LED芯片组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调色温和显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LED),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色温和显指的白光LED。
技术介绍
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高亮度的白光LED以其寿命长、光效高、抗震性能好不易破损、无辐射与低功耗等传统光源无法与之比较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例如在很多家庭、机构、政府和工业应用中,白光LED正在迅速取代白炽灯成为主要照明光源。参照图I和图2,现有白光LED包括基座100、设于基座100上的蓝光LED单元回路200以及散布有黄色荧光粉的封装体300,蓝光LED单元回路200是由多个蓝光LED芯片 210串联组成的蓝光LED芯片组和白光控制回路组成,并被封装于封装体300内,蓝光LED单元回路200的蓝光LED芯片210的阳极电性连接电源的正电极410,阴极电性连接电源的负电极420,电源通过正电极410和负电极420为蓝光LED单元回路200提供驱动电流。上述蓝光LED单元回路200的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电源通过白光控制回路为蓝光LED芯片组提供驱动电流,进而产生白光。上述LED采用的是蓝光LED芯片加黄色荧光粉,当黄色荧光粉受激发后发出黄色光,这样,蓝光和黄光混合发出白光。上述LED中,光源的色温及显指主要由荧光粉的特性决定,通过改变荧光粉的成分及占胶比重可以调节白光光源的色温及显指,但在实际产品制造中,一种荧光粉成分及占胶比重对应一类光源,即所封装好的光源的色温及显指是固定的,无法在照明时动态调节光源色温及显指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色温和显指的白光LED结构,改善白光LED的显色性,并使得LED光源的色温可调,从而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思想是通过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再加上红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并通过调节红光LED芯片和绿光LED芯片的电流的大小,来调节色温及显指。另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多组不同波长的红光LED芯片与多组不同波长的绿光LED芯片,使其光谱更充分,提高显指。本技术一种可调色温和显指的白光LED,包括基座、散布有黄色荧光粉的封装体、以及设于基座和封装体内部的LED单元回路,所述LED单元回路包括电源、白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蓝光LED芯片组、红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红光LED芯片组,和绿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绿光LED芯片组,所述电源通过白光控制回路、红光控制回路和绿光控制回路分别为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和绿光LED芯片组提供驱动电流。所述基座与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绿光LED芯片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绿光LED芯片组被封装于封装体内。进一步的,所述红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红光LED芯片组是N个红光控制回路以及与这N个红光控制回路分别电连接的N个红光LED芯片组,其中N>1。所述红光LED芯片组内的不同组的红光LED芯片的波段不同。进一步的,所述绿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绿光LED芯片组是N个绿光控制回路以及与这N个绿光控制回路分别电连接的N个绿光LED芯片组,其中N>1。所述绿光LED芯片组内的不同组的绿光LED芯片的波段不同。进一步的,所述封装体采用环氧树脂或硅胶透明材料制成。本技术的可调色温和显指的白光LED,由蓝光LED芯片组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所述蓝光LED芯片组是由一颗蓝光LED芯片或者由多颗同一波段的蓝光LED芯片串联组成,其颗数由所需亮度决定。蓝光LED芯片的同一波段是指在2. 5纳米范围内,蓝光芯片具体分波段是447. 5nm-450nm>450nm-452. 5nm、452. 5nm-455nm>455nm-457. 5nm、457. 5nm- 460nm、460nm_462· 5nm。上述的黄色荧光粉,占胶比重的7%_15%。所述胶是 硅胶或环氧树脂。一般来说,由蓝光LED芯片组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的白光色温范围是7000k-7500k。所述红光LED芯片组是由一颗红光LED芯片或者由多颗同一波段的红光LED芯片串联组成,其颗数由所需亮度决定。红光LED芯片的同一波段是指在5纳米范围内,红光芯片具体分波段是6lOnm-615nm、615nm_620nm、620nm_625nm、625nm_630nm、630nm_635nm、635nm-640nm。第一红光控制回路指的是第一红光LED芯片组及其驱动电源组成的回路,第二红光控制回路指的是第二红光LED芯片组及其驱动电源组成的回路,以此类推。所述绿光LED芯片组是由一颗绿光LED芯片或者由多颗同一波段的绿光LED芯片串联组成,其颗数由所需亮度决定。绿光LED芯片同一波段是指在5纳米范围内,绿光芯片具体分波段是510nm-515nm、515nm-520nm、520nm-525nm、525nm-530nm、530nm-535nm。第一绿光控制回路指的是第一绿光LED芯片组及其驱动电源组成的回路,第二绿光控制回路指的是第二绿光LED芯片组及其驱动电源组成的回路,以此类推。使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在白光LED的封装体内设有多路的各自独立的控制回路和LED芯片组,其中,一路是大家熟知的白光控制回路和与其串接的蓝光LED芯片组,提供蓝光,并与黄色荧光粉受激发后发出的黄光混合形成白光;一路是至少一个红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红光LED芯片组,提供红光,改变色温并增加LED的显色指数;还有一路是至少一个绿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绿光LED芯片组,提供绿光,改变色温并增加LED的显色指数;2.使用多组波段的红光LED芯片及多组波段的绿光LED芯片,可以使其光谱更加充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光谱中缺失部分,比单一波段红光LED芯片及单一波段绿光LED芯片更能提闻显色指数;3.另外,所述电源通过白光控制回路、红光控制回路和绿光控制回路分别为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和绿光LED芯片组提供驱动电流,可对白光控制回路、红光控制回路和绿光控制回路分别调整驱动电流,从而达到调整色温的目的,在低色温时,红光LED芯片组和绿光LED芯片组的亮度可表现的更高,若要降低照度,只需调整各个回路电流大小即可。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白光LED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现有白光LED的剖视图;图3是现有白光LED的LED单兀回路的电路不意图;图4是本技术白光LED的实施例I的LED单元回路的电路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白光LED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白光LED的实施例2的LED单元回路的电路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白光LED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色温和显指的白光LED,包括基座、散布有黄色荧光粉的封装体、以及设于基座和封装体内部的LED单元回路,所述封装体采用环氧树脂或硅胶透明材料制成。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LED单元回路包括电源、白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蓝光LED芯片组构成的蓝光LED单元回路200、红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红光LED芯片组构成的红光LED单元回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色温和显指的白光LED,包括基座、散布有黄色荧光粉的封装体、以及设于基座和封装体内部的LED单元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单元回路包括:电源;白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蓝光LED芯片组;红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红光LED芯片组;绿光控制回路以及与其电连接的绿光LED芯片组;所述电源通过白光控制回路、红光控制回路和绿光控制回路分别为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和绿光LED芯片组提供驱动电流;所述基座与蓝光LED芯片组、红光LED芯片组、绿光LED芯片组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盛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多彩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