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751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2:30
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其包括有上模A板、上模B板、下模A板以及下模B板,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装设有镶嵌组件以及侧抽芯组件,镶嵌组件包括有第一镶件组以及第二镶件组,第一镶件组包括有第一槽镶件、第一孔镶件以及定距拉杆,第二镶件组包括有第二槽镶件以及第二孔镶件,第一槽镶件、定距拉杆以及第二槽镶件分别装设于侧抽芯组件;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的分型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通过第一孔镶件和第二孔镶件的中心。随着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分离,第一镶件组、第二镶件组先后依次进行抽芯动作并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一孔镶件与DB插头的接线头端部发生碰撞干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型效果好、脱模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作为重要的电子连接器件,DB插头I广泛地应用于电脑等设备上,其中,DB插头I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插头本体11以及接线头端部12 ;如图I和图2所示,DB插头I的插头本体11与接线头端部12并非直线排布;为便于DB插头I稳定地连接于相应的DB插座,插头本体11 一般成型有两个用于安装螺丝的安装孔(即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且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成型于插头本体11的一对角位置,其中,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分别采用侧抽芯的方式成型而成,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分别包括有前端部的孔端部113以及后端部的槽端部114,须进一步解释,孔端部113用于嵌插螺丝的小头端部,槽端部114用于安置螺丝的大头端部。如图I所示,接线头端部12位·于第一安装孔111的后侧,对于采用侧抽芯方式成型的第一安装孔111而言,为防止用于成型第一安装孔111的金属镶件与成型后的连接头端部出现碰撞干涉,与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金属镶件以及抽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能够方便且有效地成型DB插头,脱模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有上模A板以及装设于上模A板下表面的上模B板,下模组件包括有下模A板以及装设于下模A板上表面的下模B板,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开设有用于成型DB插头的成型模腔,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装设有用于成型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镶嵌组件以及与镶嵌组件配合的侧抽芯组件,镶嵌组件包括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一镶件组以及与第二安装孔对应的第二镶件组,第一镶件组包括有第一槽镶件、第一孔镶件以及与第一孔镶件配合的定距拉杆,第二镶件组包括有第二槽镶件以及装设于第二槽镶件端部的第二孔镶件,第一槽镶件、定距拉杆以及第二槽镶件分别装设于侧抽芯组件;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的分型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通过第一孔镶件和第二孔镶件的中心。其中,所述定距拉杆的自由端部开设有定距拉槽,所述第一孔镶件包括有用于成型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应的孔端部的孔成型端部以及嵌插部,嵌插部可沿定距拉杆的延伸方向活动地嵌装于定距拉槽内。其中,所述第二孔镶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二槽镶件螺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包括有上模A板、上模B板、下模A板以及下模B板,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开设有成型模腔,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装设有镶嵌组件以及侧抽芯组件,镶嵌组件包括有第一镶件组以及第二镶件组,第一镶件组包括有第一槽镶件、第一孔镶件以及定距拉杆,第二镶件组包括有第二槽镶件以及第二孔镶件,第一槽镶件、定距拉杆以及第二槽镶件分别装设于侧抽芯组件;上模B板与下模B板之间的分型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通过第一孔镶件和第二孔镶件的中心。在该成型模具脱模过程中,随着上模组件与下模组件分离,第一镶件组、第二镶件组先后依次进行抽芯动作并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一孔镶件与DB插头的接线头端部发生碰撞干涉;故而,本技术具有成型效果好、脱模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为经本技术成型后的DB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经本技术成型后的DB插头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定距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孔镶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I至图7中包括有I——DB插头11——插头本体 111——第一安装孔112——第二安装孔113——孔端部 114——槽端部12—接线头端部 2—上模组件 21—上模A板22—上模B板 3—下模组件 31——下模A板32—下模B板 4——侧抽芯组件5——第一镶件组51—第一槽镶件 52—第一孔镶件521——孔成型端部522—嵌插部 53——定距拉杆531——定距拉槽6——第二镶件组 61——第二槽镶件62——第二孔镶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图I和图2分别为经本技术成型后的DB插头I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至图7所示,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3,上模组件2包括有上模A板21以及装设于上模A板21下表面的上模B板22,下模组件3包括有下模A板31以及装设于下模A板31上表面的下模B板32,上模B板22与下模B板32之间开设有用于成型DB插头I的成型模腔,上模B板22与下模B板32之间装设有用于成型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的镶嵌组件以及与镶嵌组件配合的侧抽芯组件4,镶嵌组件包括有与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一镶件组5以及与第二安装孔112对应的第二镶件组6,第一镶件组5包括有第一槽镶件51、第一孔镶件52以及与第一孔镶件52配合的定距拉杆53,第二镶件组6包括有第二槽镶件61以及装设于第二槽镶件61端部的第二孔镶件62,第二孔镶件62的后端部与第二槽镶件61螺接,第一槽镶件51、定距拉杆53以及第二槽镶件61分别装设于侧抽芯组件4 ;上模B板22与下模B板32之间的分型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通过第一孔镶件52和第二孔镶件62的中心。进一步的,定距拉杆53的自由端部开设有定距拉槽531,第一孔镶件52包括有用于成型第一安装孔111相应的孔端部113的孔成型端部521以及嵌插部522,嵌插部522可沿定距拉杆53的延伸方向活动地嵌装于定距拉槽531内。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的动作过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具体如下上模组件2与下模组件3合模,第一镶件组5和第二镶件组6分别伸入至成型模腔的相应位置,其中,第一孔镶件52的孔成型端部521用于成型第一安装孔111的孔端部113,第一槽镶件51用于成型第一安装孔111的槽端部114,第二孔镶件62用于成型第二安装孔112的孔端部113,第二槽镶件61用于成型第二安装孔112的槽端部114,此时,嵌装于定距拉槽531内的第一孔镶件52的嵌插部522的后端面与定距拉槽531的后端面抵接;待DB插头I成型完毕后,上模组件2与下模组件3分离,在侧抽芯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槽镶件51、定距拉杆53、第二槽镶件61以及第二孔镶件62随侧抽芯组件4 一起动作,此时,第二空镶件和第二槽镶件61从相应的孔端部113和槽端部114退离,第一槽镶件51从第·一安装孔111的槽端部114退离,第一孔镶件52停滞于第一安装孔111的孔端部113内,此时,第一孔镶件52的嵌插部522相对定距拉杆53的定距拉槽531向前移动,第一孔镶件52完成空跑动作;当定距拉槽531的前端面抵顶嵌插部522的前端面时,第一孔镶件52随定距拉杆53 —起动作并退离相应的孔端部113,待第一孔镶件52移动至第一槽镶件51退离前位置时,侧抽芯组件4停止动作,此时,上模组件2与下模组件3可成功分开并完成脱模动作。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技术具有成型效果好、脱模方便的优点。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DB插头成型模具,包括有相互配合的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3),上模组件(2)包括有上模A板(21)以及装设于上模A板(21)下表面的上模B板(22),下模组件(3)包括有下模A板(31)以及装设于下模A板(31)上表面的下模B板(32),上模B板(22)与下模B板(32)之间开设有用于成型DB插头(1)的成型模腔,上模B板(22)与下模B板(32)之间装设有用于成型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12)的镶嵌组件以及与镶嵌组件配合的侧抽芯组件(4),其特征在于:镶嵌组件包括有与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一镶件组(5)以及与第二安装孔(112)对应的第二镶件组(6),第一镶件组(5)包括有第一槽镶件(51)、第一孔镶件(52)以及与第一孔镶件(52)配合的定距拉杆(53),第二镶件组(6)包括有第二槽镶件(61)以及装设于第二槽镶件(61)端部的第二孔镶件(62),第一槽镶件(51)、定距拉杆(53)以及第二槽镶件(61)分别装设于侧抽芯组件(4);上模B板(22)与下模B板(32)之间的分型面呈阶梯状且依次通过第一孔镶件(52)和第二孔镶件(62)的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磊何德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长信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