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整形机,有工作台面,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为固定式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固有若干根中间有凹形口的槽,所述牵引装置有便其位置确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方便置入上述槽的凹形口内,通过凹形口上部两侧槽壁卡定固定件及固定件上部撑紧对固定件固定。其具有占用空间少、造价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修理机械,特别与汽车修理机械中的整形、矫正机械有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整形机械,大多采用近似龙门刨床样式结构,其大多采用活动式工作台面,由支撑结构控制其升降,其在使用过程中虽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占用空间大、造价高、通用性差(针对不同规格汽车往往设计制造不同的工作台面)、上下车不方便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成本低、通用性强、上下车方便的汽车整形的矫正机械。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有工作台面、牵引装置,所述工作台面为固定式工作台面,工作台面上固有若干根中间有凹形口的槽,所述牵引装置有使其位置确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方便置入上述槽的凹形口内,通过凹形口上部两侧槽壁卡定固定件及固定件上部撑紧对固定件固定。上述牵引装置一底座,底座上部有立柱,立柱内有一油缸,该油缸控制其上部的顶轮,顶轮上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固有上述固定件,另一端可配有顶、拉用工具,上述底座有上述固定件。上述底座的下部有行走轮,其中一个行走轮有一控制其升起、落下的偏心轮及手柄。上述立柱有一横臂,横臂两端各有一侧滑轮,上述牵引绳从侧滑轮靠近立柱一侧穿过。上述底座内有一球形腔,上述立柱的下端位于上述球形腔内,所述立柱的下端端部为球形并可在球形腔内滑动。本技术其工作台面为固定式工作台面,工作台上固有若干根中间为凹形口的槽,工作台面为固定式可直接选用地面为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可选用混凝土制成或铺设一般的钢、铁板为之,其也可略高出地面,能够方便固定牵引装置固定件的槽就固于上述工作台面上,所以上述工作台面占用的空间体积和高度减少和降低,上下车也大为方便,另外其减少了活动式工作台面的专用支撑架和专用工作台架面,成本也大为降低,同时,还具有通用性好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台面上的若干根槽一种组合形式示意图。本技术有工作台面1、牵引装置2,工作台面1为固定式工作台面,工作台面1可与地面等高或略高出地面,其可采用混凝土制成或铺设一般钢、铁板形成等等,工作台面1固有若干根中间有凹形口4的槽3,槽3的上部可与工作台面平齐,所述牵引装置有固定件5,固定件5的作用是在牵引装置2处于工作状态时其位置的确定,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在牵引装置2确定位置时,可将固定件5置入槽3的凹形口4内,利用凹形口上部两侧槽壁卡定固定件5,再通过用楔、橛等部件固定,进而实现对牵引装置的固定,当牵引装置解除工作状态时,从槽3的凹形口4内解下固定件5后移动或搬动牵引装置离开原位置即可。上述槽3数量多少和多根槽组合形式(如形状、占工作台面范围大小等)可根据需要设定,图3给出了其中一种组合形式,只要能方便对不同车型、不同恢复部位顶拉恢复即方便牵引装置2不同位置确定、固定件5在不同方位点上固定即可。上述牵引装置有一底座6,底座6上部有立柱,立柱内有一油缸,该油缸连接高压油泵,该油缸控制其上部的顶轮7,顶轮7上有牵引绳8,牵引绳8一端固有上述固定件5,另一端可以有顶、拉用工具,底座6上有一固定件5。在牵引装置2立柱有一横臂9,横臂9两端各有一倒滑轮10,牵引绳8从倒滑轮10靠近牵引装置2立柱一侧穿过,这样可更好地实现对牵引绳占用空间、方向、收紧度进行控制,使牵引绳更加紧凑,适合于较高大的牵引装置;底座6的下部有行走轮,行走轮的数量以三个为宜,其中一个行走轮11有一控制其升起、落下的的偏心轮及手柄12;上述方案如图1。上述底座6内有一球形腔13,牵引装置2的立柱的下端位于球形腔内,所述立柱的下端端部14为球形并可在球形腔13内滑动,此种方案可有效实现牵引装置2立柱向不同方位角度倾斜,进而能更好地适应对车辆不同顶拉部位恢复的需要。牵引装置2也可采用已广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相同领域或相近领域中现有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1对本技术工作过程进行简要陈述首先将牵引装置(该牵引装置底座有行走轮)推移到合适位置,通过偏心轮及手柄12将行走轮11升起,底座可在工作台面上落实,将底座6的固定件5置入其对应的槽3的凹形口内,通过楔橛等物对固定件5的上部进行撑紧固定,从而使牵引装置主体固定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再将牵引绳8一端通过该端的固定件5通过上述方式固于槽3上,牵引绳8另一端配上专用的顶或拉工具并作用于车辆的待恢复部位。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就用高压油泵向立柱内油缸输出压力油,油缸顶头上移,摧动顶轮上移,由于牵引绳8的一端已固于槽3上,牵引绳8的另一端可拉动专用工具,进而实现对待恢复部位复原的目的。进行完上述动作后可解除固定件5的固定,通过偏心轮及手柄12将行走轮11落下,将牵引装置推移到工作台面其它位置可重复上述动作。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类型型号车辆的修理。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整形机,其有工作台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为固定式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固有若干根中间有凹形口的槽,所述牵引装置有使其位置确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方便置入上述槽的凹形口内,通过凹形口上部两侧槽壁卡定固定件及固定件上部撑紧对固定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有一底座,底座上部有立柱,立柱内有一油缸,该油缸控制其上部的顶轮,顶轮上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固有所述固定件,另一端可配有顶、拉用工具,其所述底座有所述固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部有行走轮,其中一个行走轮有一控制其升起、落下的偏心轮及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有一横臂,横臂两端各有一侧滑轮,所述牵引绳从侧滑轮靠近立柱一侧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有一球形腔,所述立柱的下端端部为球形并可在球形腔内滑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整形机,有工作台面,牵引装置,其特征是,工作台面为固定式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固有若干根中间有凹形口的槽,所述牵引装置有便其位置确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方便置入上述槽的凹形口内,通过凹形口上部两侧槽壁卡定固定件及固定件上部撑紧对固定件固定。其具有占用空间少、造价低等特点。文档编号B21D1/00GK2390712SQ9922155公开日2000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贻信, 黄明山, 牛同伟, 陈久红 申请人:青岛市第二计量仪器实验工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整形机,其有工作台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为固定式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固有若干根中间有凹形口的槽,所述牵引装置有使其位置确定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方便置入上述槽的凹形口内,通过凹形口上部两侧槽壁卡定固定件及固定件上部撑紧对固定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贻信,黄明山,牛同伟,陈久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第二计量仪器实验工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