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星亮专利>正文

一种玩具积木组件及采用本组件的人偶积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528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玩具积木组件,由毗邻的其中一个部件伸出的球部和另一部件的管状部构成,球部具有球节,管状部内壁面形成有环形闭合圆底凹槽,球节可转动地与圆底凹槽嵌套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积木组件的一种人偶积木,双手掌通过球部与手臂的管状部以关节结构连接;躯干部也具有球节和轴杆结构,头部则由扇面形突起围合形成圆形孔洞和容置腔,球节收纳在容置腔内,使头部与躯干部构成活动连接。手掌可以绕手臂作出前后左右的转动,头部也可以绕轴杆作圆周旋转和上仰或下俯的动作,丰富了人偶积木的形态变化,形象生动,趣味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积木组件,还涉及采用该积木组件的人偶积木玩具。
技术介绍
积木玩具历史悠久,对于锻炼和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启发智力有特别的作用。积木玩具由多种形状规格的积木通过拼装,构成不同形态的玩具。积木从最初的简单几何形状的部件,向具有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等多种形态发展,结构从单一向复杂变化,由单一的个体向由不同部件构成,体积也向小型化发展,才能拼装出更加精致的玩具。这对于积木本身部件间的连接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能满足制造和准确表达效果的需要。传统常规的大型玩具所采用的轴承连接、镶嵌连接、齿轮连接等活动连接方式,显然不能适用于小体积又有灵活转动要求的积木产品。虽然,有业者提出了一种关节连接结构,在中国专利CN03808129. 6公开了一种由球窝关节连接的玩具造型,每个身体零件可操作性地通过球窝关节装置进行连接,每个球窝装置由一个从身体零件的一个区域突出的球部和一个位于毗邻的身体零件上的窝部构成,球部具有一个支撑在轴上的球节,窝部具有可转动性地接纳球部的窝,球节在窝内转动,从而实现零件间的相互转动。这种关节连接结构解决了体积比较大的玩具产品不同部件间的连接问题,但同时对加工和生产的精确度要求更高了。对于整体尺寸小于I英寸,由不同的部件组合成的积木产品,上述专利结构仍然过于复杂,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一种结构更加简单的连接方式解决积木部件之间的连接,是业者希望得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小体积玩具积木的部件之间连接,特别是关节连接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玩具积木组件,包括毗邻连接的不同部件,其特征是,Btt邻部件之间通过可转动的关节结构连接,每个关节结构具有一个从积木部件的一个区域伸出的球部和一个毗邻部件的管状部,球部具有轴杆和轴杆顶端的球节,管状部的内径小于球节直径,其内壁面形成以管状部轴芯为轴的环形闭合圆底凹槽,球节可转动地与圆底凹槽嵌套连接。积木的不同部件之间组装时,将球节压入毗邻部件的管状部,管状部开口稍为扩张,球节嵌入凹槽中,球部牢靠地安装到管状部中。同时,由于球节的球面与凹槽圆形底面形成紧密的嵌接接触,既能转动,又具有一定的摩擦力,所述球部能够绕管状部作旋转运动和成一定角度的固定。所带来的效果是毗邻部件的连接能够模彷关节活动。积木通常采用塑料或橡胶制造,对于小体积的积木块,在浇铸工艺中,凹槽结构通常比凹窝结构更加容易成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备工艺成熟,低成本,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的积木组件,还可以在管状部的开口位置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球节的直径,大于轴杆的宽度。在管状部的开口位置形成缺口,使球部能够从管状部的开口向缺口位置转动,从而实现直角乃至大于直角的转动,参见附图3所示。因而应用到譬如人体或动物的肢体部位与躯干的连接,也可以应用到植物的造型上。一种采用本技术积木组件的人偶积木,具有头部、躯干部、双臂及双腿,双臂由手臂件和手掌件组成,所述手掌件具有轴杆,轴杆顶部为球节;手臂件的前端为管状部,其内壁靠近开口位置形成环形闭合的圆底凹槽,圆底凹槽以管状部轴芯为轴,球节与圆底凹槽形成紧密的可转动连接。手掌件与手臂件的连接采用关节连接结构,手掌件的球节套接到手臂件圆形管状部的凹槽中,形成活动连接,手掌件可以在手臂件的前端绕轴芯转动,也能够作出前后左右 的腕部动作,并且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固定。使用时,如手掌件进一步拼接其它配件,能够丰富和扩展积木块的形态变化,形象愈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吸引力。上述的人偶积木,其头部与躯干部的连接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活动连接结构,所述的头部由主部件和盖部件组成,主部件底面底面由至少三个以中轴为圆心的扇面形突起构成,呈均匀分布,围合形成圆形孔洞;所述躯干部与头部连接处具有球部,球部由轴杆和轴杆顶端的球节构成,球节的直径大小应使球节可以穿过上述圆形孔洞,并被梯形突起卡住而不脱落;盖部件固定在主部件顶面,与主部件底面之间形成容置腔,球节穿过圆形孔洞,收纳在容置腔内,与主部件构成活动连接。头部通过其内部的容置腔收纳球节,完成与躯干部的连接,由于球节的直径较圆形孔洞稍大,而轴杆的直径较圆形孔洞小,因此,球节不会从圆形孔洞中滑落,头部部件不会与躯干部脱离。同时,由于球节对盖部件的支撑作用,使头部与躯干部之间具有间隙,且,轴杆与圆形孔洞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头部部件既可以绕轴杆作圆周旋转,同时也能作上仰或下俯的动作,并在一定的角度形成偏转和固定。与现有人偶积木的轴杆与圆孔的插接相比,扩展了头部的活动形态,更加具有动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关节连接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连接结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结构分解图。图5是图4部件6的底面视图。图6是图4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应用实施方式。如附图1、2所示,由塑料制备的人偶积木,包括头部、躯干部、双臂、双腿。双臂由手臂件I和手掌件2构成,手掌件的前端为爪状,后端为轴杆4,轴杆顶端为球节5,手臂件的前端为圆管状,球节的直径较手臂件的圆管直径大。手臂件圆管靠近开口位置的内壁形成有圆环状的圆形凹槽3,凹槽3的底面直径与球节的直径相同。组装时,将手掌件用力压入手臂件的圆管内,使球节嵌套在凹槽中。由于凹槽直径与球节的直径相同,手掌件可以紧密地被凹槽包裹,同时,球节能够在凹槽中灵活转动。参考附图4 6,头部6由主部件7和盖部件8构成,主部件内有容置腔9,主部件底面由6个扇面形突起9构成,呈均匀分布,围合形成圆形孔洞10。躯干部与头部连接处具有球部20,球部由轴杆22和轴杆顶端的球节21构成,球节21的直径比圆形孔洞10的直径稍大。安装时,将球节靠近圆形孔洞,用力使球节从圆形孔洞的完全穿入,收纳于容置腔内,球节顶面对盖部件形成支撑,圆形孔洞可以卡住球节,轴杆与圆形孔洞之间留出了空隙,头部部件既不会从球节上脱落,还可以绕球部作圆周旋转或上仰、下俯的动作,模仿人体头部的动作。本实施例的人偶积木,采用球节与圆形凹槽的关节连接结构,实现了手掌件的旋转和摆动的动作,在手掌件上拼接其它配件,就能够摆出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的各种形态,配合手臂件的转动,形象栩栩如生。同时,头部的动作可以模仿人体的头部形态,手部与头权利要求1.一种积木组件,包括毗邻连接的不同部件,其特征是,毗邻部件之间通过可转动的关节结构连接,每个关节结构具有一个从积木组件的一个区域伸出的球部和一个毗邻部件的管状部; 球部具有轴杆和轴杆顶端的球节,管状部的内径小于球节直径,其内壁面形成以管状部轴芯为轴的环形闭合圆底凹槽,球节可转动地与圆底凹槽嵌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积木组件,其特征是,还可以在管状部的开口位置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小于球节的直径,大于轴杆的宽度。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I或2所述积木组件的人偶积木,由头部、躯干部、双臂及双腿,双臂由手臂件和手掌件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手掌件具有轴杆,轴杆顶部为球节;手臂件的前端为管状部,其内壁靠近开口位置形成环形闭合的圆底凹槽,圆底凹槽以管状部轴芯为轴,球节与圆底凹槽形成紧密的可转 动连接; 所述的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积木组件,包括毗邻连接的不同部件,其特征是,毗邻部件之间通过可转动的关节结构连接,每个关节结构具有一个从积木组件的一个区域伸出的球部和一个毗邻部件的管状部;?球部具有轴杆和轴杆顶端的球节,管状部的内径小于球节直径,其内壁面形成以管状部轴芯为轴的环形闭合圆底凹槽,球节可转动地与圆底凹槽嵌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星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