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星亮专利>正文

一种无须设尾矿库无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的洗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7446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须设尾矿库无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的洗锰工艺,是将开采出的锰泥先经锰泥破碎机破碎,再经锰泥洗矿机洗锰,得到锰矿,洗锰泥水进入尾矿泥水收集池,经尾矿处理机分离,清水回用,泥土回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锰矿泥开采后就地洗锰,减少了运输锰矿泥环节,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2)洗矿水的循环使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3)无尾矿库,不仅土地占用少,而且克服了尾矿库原有的生产安全隐患,降低了建设投资;(4)增设了锰泥破碎,大大解决了以往大块的锰泥不能进机,或对洗锰机破坏性大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洗矿效率,比原有流程效率提高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锰矿生产,特别是7种无须设尾矿库无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的洗锰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锰矿生产的流程是(1)锰矿源地矿泥的开采;(2)将开采矿泥装车运输至洗锰场地;(3)在洗锰场地配备堆放锰泥及洗锰台,并用人工将锰泥用水枪送入锰泥洗矿机,生产出锰产品;(4)洗锰余下的尾矿泥水需用沙泵抽入或直接流入尾矿库。这种工艺的不足是-(1)生产用水量大,洗锰废水不能循环使用,水资源浪费大,且污染环境;(2)要设置尾矿库,不仅占用土地,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尾矿库在春雨季节容易造成溃坝,存在很大的安全生产隐患;(3)开采和回填运输量大,费工费时费钱;(4)洗锰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须设尾矿库、无环境污染、用水量少、洗矿效率高的洗锰工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须设尾矿库无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的洗锰工艺,它是将开采出的锰泥先经锰泥破碎机破碎,再经锰泥洗矿机洗锰,得到锰矿,洗锰泥水进入尾矿泥水收集池,经尾矿处理机处理,泥水分离,清水回用,泥土回填。该方法含有如下步骤1、 在锰矿泥开采地旁设置一台以上的锰泥破碎机和与锰泥破碎机配合使用的锰泥洗矿机、同时设置尾矿泥水收集池和尾矿处理机;2、 将开采出来的锰泥送入锰泥破碎机,通过该机将大块锰泥破碎到直径小于120mm的小块锰泥;3、 将上述破碎后的小块锰泥直接机械送入锰泥洗矿机洗锰,得到锰产品;4、 洗锰余下的尾矿泥水流入尾矿泥水收集池;5、 用尾矿处理机对尾矿泥水收集池的泥水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回用洗矿,泥土回填到废开采坑。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洗锰方法的设备主要有锰泥破碎机、锰泥洗矿机和尾矿处理机。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洗锰方法的锰泥破碎机主要由机架、电机、变速箱、料斗、螺旋旋转轴、缓冲轴、刀架轴、刀盘、刀、皮带轮和链轮组成,在机架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变速箱和电机,左端的变速箱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右端的变速箱与电机连接,机架中部设置料斗,在料斗中部设有穿过其左、右侧壁的螺旋旋转轴,该轴左端头同轴配装有链轮和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左端的变速箱连接,在料斗底部同一平面上设有三条等距排列、相互连接且与螺旋旋转轴平行的缓冲轴,其中一条缓冲轴通过链条与螺旋旋转轴上的链轮连接,缓冲轴下方设有轴线方向与其垂直的且与该缓冲轴平面平行的四条带刀盘的相互连接的刀架轴,旋转时相邻刀架轴上刀盘上的刀的刀口互相咬合,且高出缓冲轴上表面50mm,其中一条刀架轴的一端配装有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右端的变速箱连接。所述的螺旋旋转轴左、右两部分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片;所述的缓冲轴表面设有对称、等距排列的凸点构件,左端分别配装有链轮,相邻的缓冲轴之间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所述的刀架轴上等距设有六个圆形的刀盘,每个刀盘上均等分设有四把呈L形的刀,刀架轴的一端分别配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所述的右端的电机为调速电机。用于实现本发朋洗锰方法的锰泥洗矿机,包括筒身、设置在筒身内的双螺旋轴、设置在螺旋轴上的叶片、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变速箱,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每条螺旋轴长度为6800mm,螺距为320mm,该轴上设置的叶片为84片,其中设置在螺旋轴前四圈螺距上的叶片为送锰泥摩擦叶片,其余螺距上设置的叶片为打浆与送矿齿条叶片,以叶片座与螺旋轴配装。所述的打浆与送矿齿条叶片由四根立式的螺纹齿条等距交错排列设置在光身半叶片的两面上,叶片下部与螺纹齿条间距相对应处设有加强筋,叶片下端设有与叶片座相匹配配装的榫头;所述的送锰泥摩擦叶片由四根立式的螺纹齿条等距交错排列设置在光身叶片的两面上,螺纹齿条长度与光身叶片长度相同,叶片下部与螺纹齿条间距相对应处设有加强筋,叶片下端设有与叶片座相匹配配装的榫头;所述的叶片座固设在螺旋轴上,该叶片座上设有与叶片下端榫头匹配配装的凹槽;所述的螺纹齿条高度为300mm,断面长度和宽度各为20mm,相邻的螺纹齿条中轴线间距为47mm,所述的光身半叶片的宽度为160mm,高度为160mm,厚度为10mm。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洗锰方法的尾矿处理机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锰矿泥开采后就地洗锰,减少了汽车运输锰矿泥环节,节约了国家有限的汽、柴油资源,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2)生产用水量少,流程的水循环使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避免了生产后的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3) 土地占用少,不会破坏土地结构,开挖空出的锰矿泥场地可得到及时复垦,农民可直接进行耕种;(4)大大减少了建设投资,完全克服了尾矿库原有的生产安全隐患,免除了兴建尾矿库的大额投资,耗能、耗水少,生产成本低,效益显著;(5)增设了锰泥破碎,大大解决了以往大块的锰泥不能进机,或对锰泥洗矿机破坏性大的特点,它能对大于800mm的锰泥,通过锰泥破碎工序,能将800mm大的锰泥破碎小于120mm以下,直接送入锰泥洗矿机,大大提高了洗矿效率,比原有流程效率提高35°/。。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洗锰工艺流程框图2为本专利技术锰泥破碎机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锰泥破碎机的后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锰泥洗矿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锰泥洗矿机打浆与送矿齿条叶片结构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锰泥洗矿机送锰泥摩擦叶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洗锰工艺含有如下步骤(1) 在锰矿开采地旁设置锰泥破碎机、锰泥洗矿机、尾矿泥水收集池和尾矿处理机;(2) 将锰矿开采出来的锰泥送入锰泥破碎机,通过锰泥破碎机将大块锰泥破碎至<120mm的小块锰泥;(3) 将上述破碎后的锰泥经锰泥洗矿机初洗、复洗,得到锰矿产品,同时收集洗锰泥水进入尾矿泥水收集池;(4) 用尾矿处理机,对尾矿泥水收集池的泥水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回用洗矿,泥土回填到废开采坑。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锰泥破碎机,它主要由机架l、电机、变速箱、料斗2、螺旋旋转轴14、缓冲轴12、刀架轴7、刀盘10、刀11、皮带轮和链轮组成,在机架1左端设有ZQ250型变速箱3与电机6通过皮带连接,在右端设有ZQ400型变速箱4与调速电机5连接,机架1中部设置料斗2,在料斗2中部设置穿过其左、右侧壁的螺旋旋转轴14,该螺旋旋转轴14左端头同轴配装有链轮和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左端的变速箱3连接,料斗2下部同一平面上设有三条等距排列、相互连接且与螺旋旋转轴14平行的缓冲轴12,缓冲轴12左端头分别配装有链轮,相邻的缓冲轴之间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其中一条缓冲轴通过链条与螺旋旋转轴14上的链轮连接,缓冲轴12下方设有轴线方向与其垂直的且与该缓冲轴平面平行的四条带刀盘的刀架轴7,刀架轴7的一端分别配装有相互啮合的齿轮8,其中一条刀架轴的另一端配装有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右端的变速箱4连接。螺旋旋转轴14通过轴承设置在机架1上,其左、右两部分分别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片15。缓冲轴12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机架1上,其表面设有对称、等距排列的凸点构件13。刀架轴7分别通过轴承设置在机架1上,刀架轴7上等距设有六个圆形的刀盘10,每个刀盘上均等分设有四把呈L形的刀11,旋转时相邻刀架轴7上刀盘10的刀11的刀口互相咬合,且高出缓冲轴12上表面50mm。工作时,锰泥从料斗口进入,在设有旋向相反螺纹片的螺旋旋转轴旋转带动下,锰泥均匀分配顺畅地跌落到缓冲轴上,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须设尾矿库无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的洗锰工艺,是将开采出的锰泥先经锰泥破碎机破碎,再经锰泥洗矿机洗锰,得到锰矿,洗锰泥水进入尾矿泥水收集池,经尾矿处理机分离泥水,清水回用,泥土回填,该方法含如下步骤: (1)在锰矿泥开采地旁设置锰泥破 碎机和与锰泥破碎机配合使用的锰泥洗矿机,同时设置尾矿泥水收集池和尾矿处理机; (2)将开采出来的锰泥送入锰泥破碎机,通过该机将大块锰泥破碎到直径小于120mm的小块锰泥; (3)将上述破碎后的小块锰泥送入锰泥洗矿机洗锰,得到锰产 品; (4)将洗锰余下的尾矿泥水引进尾矿泥水收集池; (5)用尾矿处理机对尾矿泥水收集池的泥水进行泥水分离,分离后的清水回用洗矿,泥土回填到废开采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星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